941 篇
804 篇
24525 篇
1887 篇
1434 篇
1915 篇
1736 篇
621 篇
3073 篇
6359 篇
2064 篇
304 篇
212 篇
973 篇
114 篇
342 篇
215 篇
1832 篇
528 篇
1770 篇
[金属制品业] [2025-03-05]
金属行业:铝启新程-铝产业链之七问七答-长江证券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3-05]
从金融股视角思考安全资产当立: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不确定性增强、 经济增速换挡、利率逐步下行的宏观背景下,安全性成为各主体资产配 置的重点考虑因素。从金融视角考虑安全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维度:1) 居民端:地产金融属性消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人口老龄化等因 素推动居民资产对安全性资产的配置。2)金融机构端:严监管背景下 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具有安全发展和稳健经营的诉求。3)监 管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 底线,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大前提,实现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是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3-05]
通信行业:三大运营商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数据要素产业化进程加速-月报-中原证券
[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25-03-05]
轮胎行业:2024年高景气收官,节后开工恢复性提升-月报-东海证券
[金融业] [2025-03-05]
年后,宏观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景气修复,近期小幅回落,生产端供需均衡回升,需求端消费好于投资。具体而言,工业生产原材料供需两端表现均衡,中下游开工率多数回升;地产端来看,二手成交整体表现好于新房,位于季节性较高水平;消费方面,从景气度来看电影消费形成支撑;出口端下行显示外需偏弱,海外市场或存供需不均。总结来看,包括不弱的春节消费在内,近期消费补贴仍在发力,整体消费端表现好于投资,在总需求框架下经济整体或仍表现磨底,但在一些领域中内生性的积极变化也在同步发生。
[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制造业] [2025-03-05]
客车这轮盈利能创新高吗?我们认为并不是遥不可及。1)国内没有价格战。2)寡头龙头格局。3)海外无论新能源还是油车净利率远好于国内(无需投固定资产)。4)碳酸锂成本持续下行。客车这轮市值空间怎么看?小目标是重新挑战2015-2017年上一轮行业红利的市值峰值。大目标重新打开新的天花板(见证真正意义的世界客车龙头)。
[汽车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5-03-05]
1 月批零销量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下滑,但新能源渗透率和自主品牌市占率维持高位。受春节假期影响,2 月 1-16 日零售/批发分别为 25.8/26.3 万辆,同比+11%/+65%,较上月同期-28%/-40%,其中 1-9 日日均零售 2.7万辆,10-16 日日均零售回升至 4.9 万辆。乘联会预计 2 月零售环比-30.3%至 125 万辆,其中新能源预计 60 万辆。节后置换补贴政策落地叠加新能源热度回升,有望稳定市场消费信心,并且厂商通过降价促销及智驾加配不加价等方式激发购买热情,助推车市回暖。推荐 25 年践行智驾平权的比亚迪,积极转型的上汽集团,以及弹性标的吉利汽车、长城汽车 A/H、小鹏汽车。
[金融业] [2025-03-05]
央行 1 月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超储率环比下降 0.1pct 至 1%。尽管央行对其 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上升超 2.8 万亿,但其与高频数据大致匹配,以往这一科 目异常高增的现象消除,其在 1 月的回升仍然未能对冲超储率的下滑。1 月 货币发行上升 1.47 万亿,略低于我们的预期,但以支付机构备付金为主的 非金融机构存款在 1 月大幅上升 0.68 万亿,考虑这一科目可能也反映了居 民的现金需求,相当于另一维度的现金漏出,这是拖累超储率走低的主要 因素。此外,1 月政府存款上升 2740 亿元略低于预期,但信贷高增及非银 存款大幅下降推升缴准基数,使缴准规模高于我们的预期。尽管如此,1 月 超储率的下降似乎仍然难以解释银行净融出降幅,而这样的下滑在 2 月仍在 持续。
[金融业] [2025-03-05]
特朗普上任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反复调整。为何针对“加墨”加征关税?新一 轮关税政策又将如何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3-05]
技术推动AI商业化发展,金融率先渗透。2022年底ChatGPT发布掀起了全球AI训练的浪潮,近年来全球大模型数量激增,模型参数量、 各项能力持续增强,技术快速突破。厂商开始逐步探索为特定行业定制的垂直领域模型,以满足不同行业及场景的个性化需求。从行业 来看,金融行业是AI渗透率领先行业。AI+金融应用目前已覆盖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环节,形成覆盖全生命周 期的解决方案。同时,当前中国金融AI部署仍处于早期,受AI推动市场有望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