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 篇
804 篇
24525 篇
1887 篇
1434 篇
1915 篇
1736 篇
621 篇
3073 篇
6359 篇
2064 篇
304 篇
212 篇
973 篇
114 篇
342 篇
215 篇
1832 篇
528 篇
1770 篇
[教育] [2025-03-28]
双减及配套政策:大力压减校外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1 年 7 月 24 日,教育部发布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并密集出台配套政策,细 化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管理。2022 年 10 月 28 日,“双减”报 告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由原来的 12.4 万个压减至 4932 个,压减率 96%,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原 来的 263 个压减至 34 个,压减率 87%。2)政策复盘及展 望:义务教育减负为长期主线,非学科校外培训为有益补 充。①我国教育政策分为两条主线: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校外 培训发展,从初步探索到强力管控再到分类管理,支持非学 科类发展,主旨始终不变即为学生减负并促进全面发展;支 持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术技能人才。②展 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鼓励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教育] [2025-03-12]
AI 破局传统工业化、标准化教育困境,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是为适 应工业化社会对大规模、标准化工人的需求而打造的以校园内同年级集体授课为主要教学形 式,以考核选拔为主要导向的教育体系,但该模式下,无法兼顾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过往,鉴于资源有限性,因材施教无法普及,教育困境也难以打破。AI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国产低成本 AI 的诞生,让个性化学习的可行性大幅提升,AI+教育应用落地或将大幅提升教学/学习 效率及效果,兼顾规模化和个性化,同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 [2025-03-11]
投资建议:AI 技术持续升级迭代,教育领域是 AI 应用落地的核心 场景之一,AI 技术有望赋能教育公司降本增效。推荐标的:新东方 -S、学大教育、粉笔、卓越教育集团、思考乐教育、天立国际控股; 受益标的:有道、好未来、高途集团、豆神教育、盛通教育。
[教育] [2025-03-11]
学习是一个慢过程且具有反人性的特点,但每一轮技术革新都带来教育行业的重大变化。ChatGpt开启生成式AI时 代,DeepSeek则大幅降低成本,AI教育蝶变在即。>35è9°>AI “替代辅导老师”将远易于“替代主讲老师”,未 来甚至每个学生都需要AI学习助理。+R>ãÍ AI教育在拍照搜题、错题、测评、个性化答疑较成熟,并赋能企业内 部提质增效,但在精准学习有待提升。 AI教育应用潜力最大的是校外学习的学练测评环节,商业化方向包括:① *Ô6„?®0´)÷>ã+eD(6½1mBAÓ0ß ,集问答、辅助、教学为一体,Añ=œ9‚*Û-‰+]3°;D6½(答疑、批改、测评,练习 过程)、部分教学老师(知识点讲述,学习过程)Ü; 5[E<¹, 1mB)Â2+eAI教育2C软件应用(语言学习、答 疑);③B端应用场景。
[教育] [2025-03-04]
我们以近期多邻国股价最高点(2 月 18 日)为基准,相对 2024 年预 估收入和净利润,计算可得 PS 约为 26x,PE 超过 200x。虽然 23Q2 开始多邻国利润扭亏后,由于前期基数较低,单季度呈现翻倍式增长 的态势,但当前的 PS 和 PE 水平与消费类资产的估值体系并不相符。 因此,我们尝试更加类似 TMT 资产的估值方式,发现计算得到的现有 用户最大潜在价值与市值十分接近,我们推测,美股市场很有可能是 按照用户价值的方式给多邻国估值。
[教育] [2025-02-25]
技术跃迁与政策红利驱动 AI 教育加速发展。据艾瑞咨询 2024 年 8 月报告,2024 年中国教育科技市场合计约 3000 亿元规模,其中 C 端市场占比超 90%,同时 AI 渗透率仅约 7%(口径为市场规模中 AI 技术贡献占比),渗透提升空间巨大。AI 通过自动内容生成降低边际成本,依托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精准教学,同时以知识库、交互工具拓展场景边界,传统教育行业的 “高质量、大规模、个性化”不可能三角有望在 AI 技术下被打破,AI 正成为优化教育供给的核心驱动因素。近期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的 DeepseekR1 问世,在技术层面继续助推 AI 教育发展,包括有道、好未来等在内教育企业陆续接入,叠加政策顶层规划,国内 AI 教育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
[教育] [2024-11-21]
出国留学的历史复盘:1)1984 年中国开放自费留学,2000 年加入 WTO 后出国留学人数剧增,留学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教育。2008 年金融危机后海外留学生政策大幅放开,迎来加速增长。2012 年开始逐步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19 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 70 万,同比增长 6%。综合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2022 年我国留学生人数估计恢复到 2019 年的 90%以上。2)全球来看,中国是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占比 15%。中国留学生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去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分别占比 28%/15%/10%/8%/7%,合计约占 7 成。
[教育] [2024-08-19]
日本新生人口从 1973 年 203 万下滑至 2022 年 77 万人,已经持续近 50 年之久,下滑幅度达 62%。18 岁人口从 1992 年 205 万下滑至 2023 年 110 万,下滑幅度达 46.5%;然而同时段日本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仅下滑 22.0%,这得益于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大幅提升(同期从 57.2%提升至 84.0%)。若进一步观察其中结构,2023 年本科不管在入学人数、在校生、学校数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入学率高达 57.7%。自上世纪 90 年代后,本科入学率迎来加速提升(1990 年仅为 24.6%),并明显挤占了专科层次学校的入学率。
[教育] [2024-07-30]
国内教育经费概览:国内教育经费由五个大类构成,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八成,反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水平;事业收入(主要为学杂费)占经费收入接近 20%,反映学校自身创收能力。2022 年教育经费达 6.13 万亿元/同比+6.0%,2012-2022 年 CAGR 为 7.9%。
[教育] [2024-06-21]
近年来人们对于新生人口下滑的讨论热烈,这种担忧在教育行业更加明显。 根据教育行业规模=人口*渗透率*客单价的公式,在需求刚性导致的普遍高渗透率 以及公益属性导致的涨价难度大背景下,人口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变量。然而单 纯观察新生人口指标,就下教育行业未来成长悲观的结论,忽视了国内教育行业各学段结构复杂以及政策主观能动性强的现实。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高等教育、硕士等多个阶段单独研究,探讨各自人口基本面的趋势以及结构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