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 篇
807 篇
24757 篇
1918 篇
1442 篇
1922 篇
1750 篇
623 篇
3109 篇
6504 篇
2086 篇
308 篇
215 篇
980 篇
114 篇
342 篇
215 篇
1835 篇
534 篇
1775 篇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5-16]
医疗是指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辅助临床决策、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效率的智能化应用体系。AI 在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辅助诊断、AI 赋能医疗信息化、健康管理、药物研发以及医学检验等等。
[金融业] [2025-05-16]
在今年低利率、重交易的债市环境下,机构行为研究对于利率的指引意义有所 增加,而在我们此前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机构行为存在较多的伪规律,本文 聚焦于此一一探讨。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5-16]
2024 年全社会用电量 9.87 万亿千瓦时,yoy+7.0%;电源投资额 1.17 万亿元, yoy+20.8%;电网投资额 6083 亿元,yoy+15.3%。截至 2025 年 4 月 30,公用事 业板块累计下跌 2.9%,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9;电力板块累计下跌 2.3%, 电网设备板块累计下跌 5.4%,分别在 124 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 68 和第 8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5-1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7万亿千瓦时,yoy+7.0%;电源投资额1.17万亿元,yoy+20.8%;电网投资额6083亿元,yoy+15.3%。截至2025年4月30 日,公用事业板块累计下跌2.9%,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电力板块累计下跌2.3%,电网设备板块累计下跌5.4%,分别在124个二级行业 中排名第68和第8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5-16]
2024年,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总营收12548亿元,同比+5.35%;归母净利润192.96亿元,同比-45.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9.19亿元,同比- 50.09%;行业营收同比增速较2023年(+2.91%)提升,我们判断行业整体需求正处在逐步回暖的状态下。另一方面,行业归母净利润端压力仍在释放,我们总结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员工优化带来的离职补偿金增加、商誉减值计提/资产减值计提提升等;我们认为,随着政府化债改善下游 支出意愿,数字化持续深化及AI带来行业效率提升,行业归母净利润或已触及低点,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反弹。2024年,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5.36%,同比-2pct;净利率为1.54%,同比-1.42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63%/5.06%/9.05%,同比-0.50/-0.19/-0.59pct;盈利能力仍有承压,但行业费用率走势已经明显表现出向下拐点。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5-05-16]
2024 年业绩承压,整体盈利能力下滑。根据国盛环保 97 家环保公司组 合,环保行业 2024 年整体营业收入 3489.6 亿元,同比增速为-3.3%。归 母净利润 138.0 亿元,同比增速为-37.7%,或与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减值 损失计提增长有关。2025Q1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 788.3 亿元,同比下降 1.8%。归母净利润 72.5 亿元,同比增长 4.1%,主要系生产成本降低、投 资收益增长所致。
[金融业] [2025-05-16]
需求逐渐企稳,2025 年 Q1 利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具体来看,需求视角, 自 2024 年 9 月底政策逐渐发力以来,宏观景气度底部回升,而微观上市公司层 面全部 A 股(非金融石油石化)2024 年 Q4 与 2025 年 Q1 的累计营收增速分 别录得-0.8%与 0.3%,虽然整体依然明显低于名义 GDP 增速,然而也同样实现 了连续的弱改善,需求结构上看关税的影响在 2025 年 Q1 相对有限,甚至海外 的提前补库行为一定程度上使得外需成为了需求侧的重要拉动项。而映射到盈利 侧,受大规模的折旧与摊销计提影响,2024 年全部 A 股(非金融石油石化)Q4 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砸出“深坑”(-13.6%),而 2025 年 Q1 快速回升至 5.3%, 为 2022 年 Q4 以来首次正增长,并在利润率与杠杆率的底部企稳下,2025 年 Q1ROE(TTM)同样实现了边际弱改善。然而供给视角来看,政策刺激与突发 事件(海外补库)驱动的需求侧复苏对其的带动似乎有限,上市公司短期补库与 中期资本开支意愿依然较低,经营信心尚未修复,经营目标逐渐从扩大生产转向 去库回笼现金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部 A 股(非金融石油石化)的债务付息 成本不断创下新低且银行业绩逐渐承压,而来自于政府侧的补贴金额增长也逐渐 受制于债务压力而陷入瓶颈,过往传统货币与财政政策(降息与地方政府补贴等) 对上市公司尤其是新兴科技产业与高端制造业的支持范式可能正在迎来转变。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5-16]
资产负债表:基本满足三道红线要求,资产减值损失有所提升。2024 年多数重点房企中现金短债比、剔预资产负 债率、净负债率出现下滑,反映整体地产行业处于缩表的阶段,公司主动调整负债规模。部分重点房企 2024 年短期 有息负债占比提升,利用自身优质调整融资结构。存货结构方面,2024 年整体销售市场仍处于下行趋势,各房企竣工 存货的占比普遍有所上升。合同负债方面,2024 年除中国海外发展以外,其他房企的合同负债均出现回落,反映 2024 年各家房企销售依旧承压。资产减值损失方面,2024 年除绿地控股、中国金茂、滨江集团以外,其他重点房企的资产 减值损失相比 2023 年进一步扩大。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5-16]
4 月百强房企销售延续低位,总体符合预期,根据中指院数据, 2025 年 1-4 月,TOP100 房企销售总额为 11198.6 亿元,同比下降 10.2%,降幅较 1-3 月基本持平。4 月单月,TOP100 房企销售额同比 下降 16.9%,较 3 月单月降幅有所扩大。拿地方面,房企仍聚焦核心 城市,采取精准投资的策略,多地拍出高溢价地块,2025 年 1-4 月, TOP100 企业拿地总额 3608 亿元,同比增长 26.6%,增幅较上月减少 4.0 个百分点。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5-16]
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本轮周期量价下行时间更长: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正 式进入去库存周期。比较三轮地产下行周期,本轮周期住房和库存规模都更大,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宽松力度已经非常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已和 前两轮周期相当,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也相对更大。本轮周期销售量价数据连续下降月份均已超30个月,高于前两轮宽松周期,整体规模收缩明显。因 此我们认为,本轮房地产周期量价表现压力较大,去库存是实现市场止跌回稳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