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篇
812 篇
25028 篇
1943 篇
1451 篇
1926 篇
1761 篇
624 篇
3167 篇
6764 篇
2113 篇
317 篇
222 篇
982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8 篇
538 篇
1783 篇
[农、林、牧、渔业] [2024-02-05]
从规模化进度来看,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可对标美国 20 世纪 80-90 年代,规模化的进程可能还要走 10 年。中国养殖场规模化从 2007 年开始,目前处于美国规模化启动阶段末期到加速阶段初期。1)从养殖场数量来看:2007 年到 2010 年,中国养殖场数量从 8235 万户下降到 2010 万户,降幅约 76%;美国到 1982 年,养殖场数量降幅约 86%。2)从场均存栏量来看:中国场均存栏量从 2008 年的 6.4 头上升至 2021 年的 22.4 头,翻了约 2.5 倍;美国从 1954 年到 1978 年,场均存栏量增长了 3.7 倍。
[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2-05]
3C 设备:消费电子行业或迎复苏,关注新技术带来的设备增量。智能手机和 PC 等消费电子产品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销量下滑之后,产业链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已经出现边际改善迹象。一方面临近换机周期临界点,“被动换机”需求有望复苏;另一方面,具备更强 AI 能力的智能手机或者 AI PC 的推出,或将刺激“主动换机”需求,带动消费电子见底复苏。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逐步复苏,下游开工率改善 3C 设备端有望率先受益,另外钛合金、折叠屏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催生 3D 打印设备、机床、刀具等新的需求增量。
[金融业] [2024-02-05]
自 10 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以来,城投债券提前兑付现象明显增多。提前兑付是指未设立或者未按照提前偿还条款,需要通过召开持有人会议进行决议的提前偿还,属于“非 事先约定的提前偿还”。从 7 月中央政治局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开始,多部门积极表态助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多地密集推出并落实化债支持政策与措施,城投进入新一轮的化债期。从化债工具来看,主要包括特殊再融资债券、协商金融机构支持化债、央行应急流动性支持等。随着 10 月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开启,单月新增城投债券公告拟提前兑付规模连创近五年新高,12 月单月规模达 523 亿元,为 2015 年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采矿业] [2024-02-05]
回顾2023年:动力煤价格,国内动力煤价格呈窄幅波动,先跌后升。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k)年内均价为726.84元/吨,较2022年全年均价736.73元/吨下降9.89元/吨。炼焦煤价格,2023年炼焦煤价格呈“V”字型走势,即一季平稳、二季下跌、三季反弹、四季翘尾。2023年京唐港主焦煤年内均价为2282.89元/吨,较2022年均价2840.04元/吨回落557.15元/吨。动力煤需求-火电,火力发电对煤炭的需求仍然强劲。动力煤需求-建材,需求持续低迷,但已呈企稳态势;化工2023年需求旺盛。炼焦煤需求,钢材出口拉动需求提升。动力煤供给,安监力度加大,国内供应增量有限。进口量保持高位,但增幅收窄。炼焦煤供给,2023年下半年以来,主产区安监持续严格,停产、减产煤矿较前期明显增多,增产难度大。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 [2024-02-05]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提出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并阐述了国家未来五年及以后的发展道路,强调 “新领域、新作战能力”比例,这一提法在境内外的舆论关注度居高不下。近年来,全球国防局势紧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各国不断推进新域新质作战化体系建设,军工板块有望开启新一轮的成长。从2023年国防支出top5来看,中国位居全球第二,这体现了国家对国防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军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军工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因素都将为军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4-02-05]
贸易重构深化持续,需求继续增长可期。2023 年产能利用率已近阈值,运价中枢上升且弹性增大。我们估算 2023 年原油油运需求(吨*海里)较 2019 年增长 9%,其中海运量(吨)滞后恢复至较 2019 年增长 2%,平均航距(海里)拉长 7%。2023 年下半年受高油价影响,运价旺季升幅受限。近期淡季不淡,仍得益于供需支撑。考虑全球约 10%油轮经苏伊士运河,短期红海局势影响通行效率,相关航线小船运价飙升。若影响持续,或逐步传导至 VLCC 大船。预计 2024-25 年需求将继续增长,原油作为传统能源仍将具有韧性,同时逆全球化下贸易重构将深化持续,叠加大西洋增产,航距将继续拉长。中东减产或不及预期,油价回落将促进贸易恢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4-02-05]
受红海事件影响,船公司在复航与绕行之间反复摇摆,对于全球集装箱航运业和供应链造成的不确定性增加。2024年1月5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宣布,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所有船只将不再通过红海,并警告客户做好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准备。马士基表示暂停红海/苏伊士的航行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尽管这会导致一些延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2-04]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 年 11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为 21.32GW,同比 +185%;1-11 月国内光伏累计装机 163.88GW,同比 +149%。11 月国内光伏装机环比大幅回升,我们认为光伏装机高增和年底抢装有关,12 月或将继续延续抢装行情,我们预计国内 2023 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超过 185GW。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2-04]
截至 22 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化学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1.81GWh,而据能源电力说公众号不完全计,23年以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合计备案规模已经达到 3.46GW/9.26GWh。行业发展尚在初期,但高增趋势已经显现。经济性是工商业企业与项目的主要驱动因素,峰谷套利、成本下降、政策补贴均带来 IRR 的显著提升。此外 ,分布式配储成为消纳调节的重要手段,未来台区配储或存在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行业千帆竞发,格局未定,具备渠道资源的开发运营商与具备技术、成本优势的龙头零部件供应企业或将持续受益。
[汽车制造业] [2024-02-04]
国内需求扩容叠加出口放量,2024年乘用车批发量预计再创历史新高。我们预计2023/2024年中国狭义乘用车批发总量为2606.1/2814.6万辆,同比+10.7%/+8.0%,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为2250.1/2361.6万辆,同比分别+5.1%/+5.0%。1)供给侧优化是刺激内需的核心驱动力。产品性价比、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升级是市场扩容关键因素,内销总量相较历史高点仍有上升空间。2)乘用车出口是总量规模高增长的带动因素,我国乘用车出口趋于多元化发展,海外市场仍有广阔空间。近两年出口产品动力形式结构逐渐向新能源转化,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至38%左右,随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向中高端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