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 篇
807 篇
24809 篇
1918 篇
1444 篇
1922 篇
1752 篇
624 篇
3126 篇
6539 篇
2086 篇
312 篇
219 篇
981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5 篇
534 篇
1775 篇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4-26]
3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 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 2023 年增长 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 A 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 90%、75%”“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04-26]
欧洲补库周期启动,新兴市场维持高增态势。我国组件出口规模延续同比价减量增的趋势,1-2 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下降 25%,累计出口规模同比增长 34.8%。分地区来看,我国出口欧洲地区的组件规模实现 3 个月环比增长,亚洲地区对我国组件的需求同比大幅增长。我国 1-2 月出口北美、非洲等地区的组件规模同比分别增长 81.4%和 55.6%。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4-04-26]
国产化与数控化:目前我国低端数控机床基本达到自给自足,中端数控机床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但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2 年金属切削机 床数控化率为 46.3%,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为 11.3%,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 70-80%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4-26]
国内工程机械 CMI 指数环比明显改善、内销逐步复苏,1-2 月工程机械出口额保持增长。1)国内:根据今日工程机械数据,24M3 国内工程机械指数(CMI)为 108.69,同比+1.09%、环比+15.66%。从 24M3 前三周的开工小时数来看,国内流通领域市场监测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同比提高 14.65%,环比提高 215.29%。从前瞻性的高频数据来看,我们预计工程机械内销有望逐渐进入复苏阶段,看好国内工程机械市场 24 年迎来拐点。2)出口: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4M1-M2 国内工程机械累计出口金额 530.85 亿元,同比+11.1%。从出口数据来看,国内工程机械厂商凭借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保持出口金额增长。目前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占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厂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顺利,中长期看好工程机械厂商出海机遇。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4-04-25]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渗透率同比下降。0.5pct 4Q202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 39739 亿元4Q202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 39739 亿元,同比增长 6.6%,增速环比下降 0.3pct;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渗透率(占社消零售总额比例)为 30.7%,同比下 降 0.5pct,主要由于上年高基数。分月度看,10-12M2023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3.6%/8.1%/8.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渗透率分别为 29.0%/34.6%/28.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4-04-25]
打通空地垂直空间,电气与智能化开启战略新兴产业元年。低空经济是指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1 年 2 月 24 日,“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出现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 年 12 月 11 日至 12 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低空经济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产业纳入战略新兴;2024 年 3 月 5 日,全国两会政 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低空经济列为新质生产力。据中国民航局表示,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 2023 年突破 5 千亿元,2035 年有望达 3.5 万亿元,2023-2035 年间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 17.6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4-25]
行情复盘。2021 年以来充电桩行业需求显著提升,国内外利好政策频出,但充电桩行业壁垒较低,二级市场担忧供需关系转向宽松后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充电桩指数整体呈现震荡上行。2024 年 3 月充电桩指数(884114.WI)跑赢沪深 300 大盘,政策加码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加是支撑板块指数强力表现的核心因素。截至 2024 年 3 月 29 日,充电桩(884114.WI)剔除负值后平均市盈率 TTM 为 27.18 倍,平均市净率 LF 为 2.87 倍,低于历史平均值,估值水平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中长期视角来看,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行业需求预计稳定增长,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4-04-25]
本篇报告从时间维度视角,以2010、2015年、当下三个时间节点,围绕低空经济、eVTOL的相关政策、eVTOL核心技术迭代做出讨论,并结合经济性测算论证eVTOL在城市空中出行领域的商业可行性。
[综合] [2024-04-25]
可控核聚变提供高效清洁能源,技术、成本要求高,商业化发电前景可期。据科技日报,核聚变是一种核反应形式,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兼具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清洁无污染优点的聚变能是化石能源的优质替代项。
[金融业] [2024-04-25]
今年以来,资金面宽松+供给不足下的“资产荒”成为债市主线。今年以来资金面体感宽松,OMO 余额维持低位,说明长期流动性供给相对充裕,央行精准调控维持 DR007 利率中枢稳定且略高于政策利率,资金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非银融资成本和 CD 利率下行。国债今年以来供给节奏较快,有和地方债、超长国债发行错位的考虑。受地方化债和前期的增发国债影响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明显较慢,往年 1 季度能发完提前批的 3/4,而今年仅发了约 3 成。资金充裕、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机构普遍欠配:(1)银行超储率处在偏高水平,但银行买债规模偏低(2)保险公司保费增长不慢,但配债速度受制于供给不足,新增保费的配债占比慢于往年。(2)理财规模不低,偏债型基金成立份额也高于往年,但基金公司和理财买债整体也弱于季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