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 篇
807 篇
24809 篇
1918 篇
1444 篇
1922 篇
1752 篇
624 篇
3126 篇
6539 篇
2086 篇
312 篇
219 篇
981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5 篇
534 篇
1775 篇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4-07-01]
千帆竞过,拥抱环保运营。2018-2019年,“去杠杆”和“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直指原有的过于依赖地方财政的商业模式。2020-2023年间,环保行业处于底部磨砺阶段,不断探索和优化商业模式。水务、固废、环卫等细分领域进入运营时代。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4-07-01]
CCER 的全称是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综合] [2024-07-01]
“沪九条”政策效应初显。上海房地产新政“沪九条”体现综合施策、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三大特点,自 5 月 28 日正式施行。政策施行以来,5 月 28 日至 6 月 10 日上海一手房认购总体平稳,成交量明显提升,日均成交 2 万方米,比 5 月 1 日至 27 日日均成交量增加 42%;二手住房市场成交价格保持平稳,成交量大幅提高,日均成交 700 套,比 5 月 1 日至 27 日日均成交量增加 3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4-07-01]
SpaceX 全球商业航天独角兽,在全球航天产业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SpaceX 由埃隆马斯克于 2002 年创立,尽管早期面临多次发射失败和财务挑战,但凭借其创新精神和独特的商业视野,赢得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大力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成为 SpaceX 不断壮大的强劲动力。SpaceX 实现了火箭的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的飞跃,以及“星链”项目的快速推进,稳坐美国最主要的航天发射服务提供商宝座,截至 2023 年,其市场估值逼近 1800 亿美元。
[批发和零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4-07-01]
叉车销量 5 月同比增长 10.2%,海内外销量增长持续。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及 Wind 数据:2024 年 5 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 11.04 台,同比增长 10.2%,1-5 月累计销售各类叉车 55.04 万台,同比增长 13.5%。分地区来看,5 月海外市场销量增速好于国内市场,其中,叉车国内市场销量 7.24 万台,同比增长 9.89%;出口 3.80 万台,同比增长 10.7%。
[建筑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综合] [2024-07-01]
2023年&2024Q1总结:2021下半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国内企业收入整体承压。受益海外拓展加速,2023年业绩增速转正,中联重科、柳工增速亮眼;海外高毛利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中联重科净利率跃居国内首位。受下游资金紧张影响,四家主要企业经营质量小幅恶化,2023年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表外风险敞口(按揭贷款和融资租赁担保余额占营收比重)徐工机械>柳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4-07-01]
我们详细研究了海外五大铜矿企业 ,包括南方铜业( Southern Copper ) 、 自由港 - 麦克莫兰( FreeportMcMoRan)、第一量子(First-Quantum)、安托法加斯塔 (Antofagasta)、凯戈汉姆(KGHM)。回顾了铜矿企业的发展历史,盘点了目前经营的铜矿项目,并详细统计了单个铜 矿项目的历史产量及对应的现金成本以及抵扣副产物的现金成本,并且还对五大铜矿企业未来发展项目做了盘点。此外,我们从铜矿储量、品位、开采成本及财务等方面做了海外五大铜矿企业与国内铜矿企业的对比。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4-07-01]
核准逐渐常态化叠加中国技术领先,核电设备有望显著受益 2019 年中国重启核电审批,随后三年每年核准机组数量稳定在 4-5 台。2022 年和 2023 年我国均核准 10 台,较 2021 年数量翻倍,审批显著提速,常态化审批渐行渐近。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而第四代核电技术大幅革新,不仅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还能有效缓解 U-235 短缺的问题。2023 年,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中国投运。通过对裂变核电技术详细的分析,我们认为,得益于中国技术领先和常态化审批逐渐恢复,核电有望被大力推广,核电设备将显著受益,关注核岛中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阀门等设备的投资机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7-01]
全球最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牌照覆盖所有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5 月重组成立,为我国第三个拥有核电运营资质的电力 企业,牌照覆盖所有电源类型,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国家电投集团目前业务包括电力、煤电铝 路港协同产业、金融,以及氢能、储能、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等“三新” 产业。截至 2023 年底国家电投资产规模 1.75 万亿元,拥有总装机 2.37 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 1.2 亿千瓦,占比超过 50%。从组织架构来看,国家电投集团旗下拥有六家上市平台,其中电力上市平台 5 家,环保上市平台 1 家,分别为中国电力、上海电力、吉电股份、电投能源、电投产融和远达环保。
[金融业] [2024-06-28]
2024 年 5 月,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成功发行 TLAC 非资本债券第一期。从实际情况来看,两只 TLAC 非资本债券初始定价锚定的是同期限普通债,步入二级市场后估值则逐渐向同期限二级资本债靠拢。本文从供给、需求及相关条款三个层面分析了 TLAC 非资本债券的定价机制,并对合理的买入点位给出建议,以供投资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