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 篇
807 篇
24806 篇
1918 篇
1443 篇
1922 篇
1752 篇
624 篇
3125 篇
6538 篇
2086 篇
312 篇
219 篇
981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5 篇
534 篇
1775 篇
[金融业] [2025-02-19]
展望 2025 年,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下,全年实际 GDP 增速 有望维持 5.0%左右。政策方面,狭义赤字和广义赤字规模均有望提升,预 期管理重要性提升,政策连贯性或强于以往,需根据经济动能恢复情况和特 朗普关税政策进展对国内的扰动相机抉择。内生动能恢复或仍偏慢。节奏上, 四个季度 GDP 增速预计呈现“U”型,化债、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加快使用、 “两新”“两重”等政策加码支持一季度经济乘势而上,下半年外需影响或 逐渐体现,政策预计加强对冲。结构上,消费、基建首先受益于政策驱动, 制造业投资有韧性,地产投资拖累减弱,出口不确定性较大。价格端,政策 聚焦人口民生消费,有望助推核心 CPI 改善;基建施工跟进、地产跌幅收 窄叠加工业供给端的结构性优化,PPI 四季度有望结束跌势
[金融业] [2025-02-19]
股票信号为-3/4 ,偏空观点。基本面持续发出看空信号,货币政策和信用延续之 前的偏空信号。资金情绪和国际影响力信号延续偏空,ERP 由看多信号转为中 立。
[金融业] [2025-02-19]
地方两会对A股投资结构有哪些启示-策略研究·专题报告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2-19]
军用飞机是现代战争空中力量的核心。军用飞机在制空权争夺、战略投 送、战场支援及体系化作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军事技术的 快速发展,战略空军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隐身化的方向演进。高空 长航时无人机、隐身轰炸机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列装,进一步增强了其 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与此同时,战略空军的全球化部署和快速反应能 力,使其成为大国博弈和地区安全的重要工具。
[金融业] [2025-02-19]
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的经济增速分化;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不均,美国明显占优。 2、美国经济韧性回落,美联储降息可能先慢后快。美国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经济实现软着陆可能性较大。降息或先慢后快,总体1-2次。 3、欧洲复苏前景惨淡,欧央行预计持续降息。欧元区经济增长疲软,德国甚至负增长,欧央行2025年或将进一步降息2-3次。 4、日本经济持续修复,日央行或稳步加息。居民薪资增速稳步上升,日本核心CPI超过2%,日央行或将在2025年稳步加息。
[金融业] [2025-02-19]
年初以来黄金上涨超10%,并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短期金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或在于 关税担忧导致COMEX黄金期货较伦敦金现产生较大溢价,逼仓+跨市场套利行为催生 大量购金需求。在关税不确定性落地前,黄金仍处于顺势,但随着投机多头拥挤度提 升,风险也在相应积累,建议保持操作灵活度。宏观维度上,建议关注特朗普关税政 策、地缘局势变化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微观维度上,关注黄金借贷利率、COMEX-伦 敦金价差、COMEX库存量、期货多空头寸等指标,捕捉情绪边际变化。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2-19]
DeepSeek R1 等国产大模型推出,引发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 科等大芯片适配热潮,促进国产大模型+算力芯片的生态发展;华为/荣耀/OPPO 等手机品牌也纷纷接入,或成为手机创新下一个突破口;小模型推理能力提升 及成本下降,AI 端应用落地及创新将持续加速。建议关注受益于国内 AI 生态发 展的国产算力芯片、AI 端创新加速的 SoC/存储等环节、自主可控需求相对迫切 的先进制造/设备/零部件/材料等上游环节,同时建议关注各科创指数和半导体 指数核心成分股,景气复苏趋势下把握业绩增长有望延续的公司。
[金融业] [2025-02-19]
中央层面:(1)制定实施了一揽子化债方案;(2)优化债务结构,降低 利息负担;(3)债务透明化和全口径监测;(4)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 地方层面:各地对于债务管控、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相关表述,方向很清 晰:在继续强调遏制新增、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的基础上,注重健全全口径债务 监测制度,推动融资平台压降、转型和退出,压降地方债务成本以及对违法违 规举债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
[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5-02-19]
从历史经验来看,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贸易调查、动用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即 IEEPA)和取消最惠国待遇。考虑到不同手段的触 发机制不同,其生效时间及落地节奏也自然不同。从落地时间来看,我们认为本 轮关税的落地节奏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层面特朗普上任后,不同领域政策 执行先后的权衡;二是客观而言,不同关税手段受到的限制性约束不同,时间存 在天然差异。
[金融业] [2025-02-19]
经历了模仿式排浪消费时代和消费升级时代,中国或正进入“品质消 费”的新时代,居民在消费决策中对产品质量的选择权重进一步放大,对于其他 “噱头”关注度进一步下降,这背后有着收入水平变化的因素,也有网络传播效应 进一步强化的推动。尽管宏观总量层面供给创造需求的逻辑存疑,但在微观视角 上,好的供给可以创造需求。提振消费的问题,不仅要靠总量政策拉动需求,也要 靠微观政策鼓励创造更多优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