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篇
812 篇
25024 篇
1943 篇
1451 篇
1926 篇
1761 篇
624 篇
3167 篇
6759 篇
2113 篇
317 篇
222 篇
982 篇
114 篇
343 篇
216 篇
1838 篇
538 篇
1783 篇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4-15]
行业政策:需求侧加力稳楼市,多地加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房项目供 应 2025 年 3 月,房地产政策延续“止跌回稳”基调,在需求侧加力推进稳楼市。中 央首次将“稳住楼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办、国办印发首次在促消费文件中 强调稳楼市,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进一步推动好 房子建设。多地加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房项目落地供应,预计随着配售型保障房供给规 模不断扩大、政策不断规范完善,房产的金融属性进一步弱化,市场或将走向“商品 房+保障房”双轨制运行。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5-04-15]
关注物管板块边际改善+变局时代高股息和纯内需避险属性带来的机会 24 年物管行业财报表现延续了 22 年以来在管面积和营收增速放缓的趋势, 继续消化地产影响和粗放扩张带来的“后遗症”,总体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亮点在于高股息和国央企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往后看,我们看好地产拖累 减弱、消费潜在回暖和高股息属性持续验证的趋势下,物管板块边际改善带 来的投资机会。尤其在当前的大变局时代,板块的高股息和纯内需避险属性 更加值得重视。建议关注:1、可选消费属性更为突出的标的,例如商管业 务毛利占比较高的华润万象生活,以及社区增值服务毛利占比较高的绿城服 务;2、盈利具备韧性,同时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或具备高股息潜力)标 的,如中海物业、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滨江服务;3、历史风险化解较为 充分且市拓维持规模的部分民企。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5-04-15]
2024年以旧换新弹性较超预期,2025年政策如期续作,空调购买台数限制放 宽,政策利好结构升级,内销均价向上驱动较强;外销北美敞口或有限,龙头海外 产能布局领先,应对经验充分,后续风险或可控,龙头新兴市场/OBM拓展持续贡献 增量。白电龙头2025冷年初报表质量优异,业绩预期稳健,高质量高股息,经营支 撑较强,持续推荐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海信家电。
[金融业] [2025-04-15]
审核趋严,引导城投实质转型-上交所债券审核3号指引修订详细对比及对城投影响分析
[金融业] [2025-04-15]
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 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 10%的“最低基准关税”,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 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 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其中,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 税”税率为 34%。据白宫网站和《纽约时报》等美媒报道,这是特朗普今年 1 月上台 后,迄今为止宣布的最大规模的新关税政策,向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祭出关税大棒。 “对等关税”不适用于某些商品,包括铜、药品、半导体、木材、黄金、能源和“美 国无法获得的某些矿产”。
[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4-15]
2025 年 3 月行业整体价差偏弱,美国关税政策或扰动需求侧 25 年 3 月末 CCPI-原油价差约 439,处于 2012 年以来 30%以下分位数, 受油价相对高位以及供需偏弱等影响价差仍有承压。3 月提价产品主要系磷 化工产品、脂肪醇等供给端受限的品种。我们认为,短期受美国关税政策影 响,行业下游需求跟进或存一定扰动;中期而言国内经济恢复以及亚非拉等 地区需求增长,终端需求有望逐步迎来改善,叠加供给侧自我调整,25H2 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5-04-15]
基础化工行业:化工品价格延续回落,关注需求具有保障的钾肥和磷化工行业
[金融业] [2025-04-15]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关键领域 如何“破局”,增量空间可能在哪些重点领域显现?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金融业] [2025-04-15]
一问:3 月消费在涨什么? 政策预期主导,基本面决定消费板块内细分行业的相对表现。 政策预期驱动消费指数上行。3 月消费市场呈现明显的政策驱动特征,中信消费风格指数全月累计上 涨 1.6%,走势呈现“博弈政策—预期兑现—获利了结”的“倒 V 型”。细分行业上,需求改善显著 或供给约束增强的消费细分行业股价涨幅相对更高,而需求疲弱的消费行业股价则依旧下跌。 二问:当前消费行业的基本面特征? 需求整体平稳,消费品销量改善,价格压力仍存
[金融业] [2025-04-15]
港股的本轮行情主要受到科技板块基本面改善和估值重估的驱动。分行业收 益来看,恒指本轮上行主要来自于消费、医药、信息技术行业的贡献,传统行业 (能源、公用事业、地产)等表现相对较弱。南向资金活跃,是当下港股交易主 要力量。2025 年一季度南向资金成交金额占港股总成交比例平均在 57.6%,已 达到历史高位。南向资金增持主要为科技板块,港股红利也仍具吸引力。 2. 基于过去五年估值的历史分位数,各板块的低估程度排序为:恒生医疗保 健>恒生消费>恒生科技>恒生高股息率。与美股 MAG7 相比,港股科技龙头仍 有重估向上空间;高股息板块、消费板块与医药板块估值也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3. 美元指数与中国香港市场表现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对于流动性正向冲 击(美元指数下行),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更为敏感;对于流动性负 向冲击(美元指数上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与恒生消费指数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