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3 篇
1056 篇
326640 篇
3230 篇
7540 篇
2196 篇
2748 篇
530 篇
37451 篇
9026 篇
3113 篇
734 篇
2286 篇
1311 篇
447 篇
752 篇
1383 篇
2584 篇
2737 篇
3927 篇
[金融业] [2025-09-07]
生产:工业生产增速放缓,服务业保持稳定景气。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略低于预期,环比增长 0.4%,均较前月下降,反映出口动能减弱 带动生产放缓。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 0.8%。从结构看,制造 业和采矿业增长放缓,电力、热力及水供应业增速有所上升。中游制造业 中,通用设备、运输设备在政策支持下增速提升;上游黑色冶金、石油加 工等行业增速也有所上升;下游消费制造业则普遍放缓,反映市场对出口 预期趋于谨慎。产品产量方面,技术密集型产品增长降温,新能源汽车、 光伏电池或因“反内卷”政策影响增速回落;智能手机、微机等出口相关 产品产量增速明显下降,显示外需不确定性加剧。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 长 5.8%,与上月持平,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突 出,增速升至 11.9%。
[金融业] [2025-09-07]
择时雷达六面图:基于多维视角的择时框架。权益市场的表现受到多维度 指标因素的共同影响,我们尝试从流动性、经济面、估值面、资金面、技 术面、拥挤度选取二十一个指标对市场刻画,并将其概括为“估值性价比”、 “ 宏观基本面”、“资金&趋势”、“拥挤度&反转”四大类,从而生成[-1,1] 之间的综合择时分数。
[金融业] [2025-09-07]
科创债,是指由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发行以及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 创新发展的债券。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9-07]
行业:京沪政策边际放松,基本面延续磨底。从统计局数据看,2025 年 1-7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6.5%,降幅较 1-6 月扩大了 1.0 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降幅较 1-6 月扩大了 0.5 个百分点。观察 相对历史同期的销售规模,2025 年 7 月,商品房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 别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43%和 44%,均创下 2022 年以来历史同期新低。
[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5-09-07]
房地产行业: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降幅收窄-样本城市周度高频数据全追踪-招商证券
[房地产业,金融业] [2025-09-07]
时隔十年再次召开会议 意义及影响深远。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指明方向后,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将“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以“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为核心任务。后续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改造等将加速推进,同时房地产企业改变发展模式,行业 出清提速,将加快房地产行业走出本轮周期底部。
[金融业] [2025-09-07]
8 月 22 日,征收票息增值税后关键期限国债首次新发,10Y25 附息国债 16 (后文简称”2516”)票面利率 1.83%、30Y25 超长特别国债 06(后文简称” 25T6”)票面利率 2.15%。
[金融业] [2025-09-07]
随着上证指数加速突破 2021 年 2 月 18 日高点 3731 点,部分投资者认为本轮行情类 似 2014-2015 年“流动性牛市”,或呈现“快”牛行情。我们判断,本轮行情或难以复 制 2015 年,更可能呈现“慢牛”走势。与 2014-2015 年“流动性牛市”相比,本轮行 情在宏大叙事、宏观流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资金流向方面,两融余额和保证金余 额流入速度较慢,且未有场外配资(类似于恒生 HOMS 系统)的情况出现,或难以形 成“快”牛行情。投资建议方面,“慢”牛格局下, “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因 此“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建议关注银行、非银等大金融+军工 /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等科技成长方向。赔率思维下,“水往低处流”,前期滞涨的板 块或存在补涨可能性,继续增加对房地产板块的关注度。
[建筑业] [2025-09-07]
一线城市地产政策持续放松,提振消费建材需求预期。近期北京市和上海市相继出 台房地产政策优化措施,限购政策再度放松。 2025 年 8 月 8 日,北京新政明确: 符合条件的京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个税满 2 年的非京籍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 房不限套数。 8 月 25 日,上海新政:符合条件的沪籍家庭及连续缴纳社保/个税满 1 年的非沪籍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在房地产市场表现仍然疲弱的背景 下,一线城市地产政策放松再度释放积极信号,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进 行。在这一过程中,叠加城市更新带来的需求释放,将对于消费类建材需求预期回 稳产生积极提振作用。
[建筑业] [2025-09-07]
消费建材行业龙头企业已逐步披露中报,行业整体虽然需求仍属 于承压阶段,但我们也观察到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如防水、涂料等行 业龙头企业加强协同,开始在底部区域协同提价,各个品类价格竞争 明显缓和,同时如三棵树披露中报,我们看到其产品结构提升、费用 降低带来的盈利改善逻辑如期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