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8 篇
1058 篇
326809 篇
3242 篇
7544 篇
2207 篇
2753 篇
531 篇
37486 篇
9164 篇
3116 篇
739 篇
2289 篇
1311 篇
447 篇
752 篇
1386 篇
2587 篇
2739 篇
3959 篇
[金融业] [2020-03-29]
疫情防控和基层“三保”领域财政支出增速保持较快增长。根据财政部数 据显示,1-2 月受疫情影响,财政部门部分支出项目暂未启动,导致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2.9%,增幅比2019 年同期低17.5 个百分点,但是和疫 情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和保就业的社会保障支出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与 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卫生健康支出2716 亿元,同比增长22.7%;同期社会 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5%。基建领域财政支出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其 中,交通运输支出同比下降25.5%;城乡社区支出同比下降20%;农林水支 出2222 亿元同比下降0.4%,成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拖累,预计随着疫情拐点 来临,财政部将会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环保以及教育、医疗、 新基建领域的投入力度。受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预算外地方政府性基 金支出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COVID-19 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疫苗重要性不断提高。2020 年伊始,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至,并在中国爆发,但随着中国地区疫情的逐渐 平息,海外再起波澜。2020 年3 月12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博士将COVID-19 疫情定性为大流行,截止北京时间2020 年3 月 24 日,全球累计已有超30 万人确诊,涉及近160 个国家。由于较 强的传染能力和较弱的致死性,新冠病毒可以在不引起人注意的情况 下进行传播,导致了现阶段全球性的疫情蔓延。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疫苗研发的新技术路径不断迭代,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疫苗的研发已经历过减毒、 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等技术不断迭代过程,当前以DNA疫苗、 mRNA疫苗、重组载体疫苗等新技术路径开始不断涌现,未来新一代的疫苗品种也将不断问世,以应对临床满足需求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医疗资源向抗疫集中,Q1 医药消费仍具备较强韧性。春节期间,中国 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并随着春节返乡人群向全国扩散。全国 医疗资源向抗疫集中:最高峰有4 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各地医 院为应对本地疫情常规诊疗活动受到较大压制。短期对于医疗产品消 费需求有所减少,3 月中上旬,各地常规诊疗活动已经迅速恢复。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康希诺生物于2009 年在天津成立,是一所由跨国制药企业高管团队回国创立的疫苗研发企业。目前公司已建立基于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重组技术、结合技术、制剂技术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首个产品埃博拉疫苗Ad5-EBOV 已于2017 年获新药批准,两款流脑疫苗(MCV2、MCV4)均已提交上市申请。此外,公司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全年龄段百白破疫苗等也在临床试验中。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4.91%,报2745.62 点,中小板下跌5.91%,报6635.79 点,创业板下跌5.69%,报1915.05 点。医药生物同比下跌2.92%,报8248.62 点,表现强于上证1.99 个pp,强于中小板2.98 个pp,强 于创业板2.77 个pp。全部A 股估值为11.85 倍,医药生物估值为36.75 倍,对全部A 股溢价率为 210.04%,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根据国内的新增确诊病例增长情况,我们判断国内疫情基本进入发展 后期。目前一部分增量来自于境外输入,但是国内尤其是重点城市在 过去两个月内积累了充分的应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诊疗经验与能力,我 们判断国内对于后续的境外输入会有充分的应对,由于境外输入导致 的国内疫情二次爆发的概率很小。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结论:(1)海外疫情依然处于爆发中,尚未看到明显的拐点数据出现。(2)国内疫情已进入末期,近期需警惕境外输入病例对国内疫情进展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本报告主要解读日本上市药房的股价表现背后因素(EPS增厚),分析日本药房行 业的成功/失败经验以及对国内企业的启示。此篇报告系统性梳理了日本行业的关 键发展节点及医药零售上市公司成功/失败基因。
[医药制造业] [2020-03-29]
上周百奥泰逆势上涨,周累计涨幅2.90%,市值221.74 亿,成为唯一上涨的科创板医药公司。其余个股均有下跌,其中东方生物和南微医学跌幅较大,周累计跌幅均达到15.05%,月累计跌幅分别为32.02%及9.39%。我们认为科创板作为鼓励创新药械的融资平台,技术的创新性和稀缺性成为奠定市值的基础,建议把握相关公司创新产品研发持续迭代过程中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