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篇
413 篇
12538 篇
2249 篇
346 篇
778 篇
1104 篇
397 篇
2195 篇
2605 篇
1196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1 篇
136 篇
289 篇
996 篇
327 篇
780 篇
[金融业] [2025-08-15]
低通胀的环境是近年来债券牛市的根基。但近期商品价格大幅走高,权益市场风格 A 股再创新高,使得投资者担忧债券牛市的根基是否动摇,而资金面的异动又加剧了这样的担忧,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了震荡超过一个季度的 1.6%-1.7%的区间,出现了大幅调整。事实上,上半年国内 GDP 增速达到5.3%,但名义GDP反而创下了疫情以来的新低,因此政策强调“反内卷” 可能也反映了其对通胀关注度的提升。那么,债券投资者需要担心通胀环境的改变吗?
[金融业] [2025-08-12]
信用债 ETF 已成为债市工具化投资的核心载体,费率低、流动性好、可质押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信用债 ETF 的快速增长,目前挂钩各类指数的信用债 ETF 总规模已经超过 3000 亿元,构成债券市场重要的市场参与力量。
[金融业] [2025-08-12]
专项债发行节奏与进度:当前整体提速但低于往年同期,化债前置。今年新增专项 债发行节奏上前低后高,截至6月底,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达49%,5 月以来开始加速,但仍显著低于2022-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63.2%。背后要素有三: 1) 2024Q4 大规模发行政府债发行降低上半年发债紧迫性; 2)自审自发试点等政 策使得各地发行进度分化; 3)专项债支持方向新增化债、地产收储等挤占传统基建投向资金。预计Q3仍有35%左右专项债额度落地以追平前期缺口,而从今年专项债三大主要投向相对来看,化债是上半年主力完成方向,总化债进程已达 80%,下半年专项债资 金支持项目建设(基建+地产)可能集中释放。
[金融业] [2025-08-12]
6 月社融数据有所改善,政府债为社融核心支撑。总量上社融数据在改 善,6 月社融规模为 4.2 万亿元,同比多增 9008 亿元。结构上政府债为核心支撑,6 月政府债券融资规模为 1.4 万亿元,同比多增 5032 亿元,相较之前年份明显“靠前发力”。截止至 6 月,剔除政府债券融资后今年累计社会融资规模为 15.2 万亿元,同比多增 4099 亿元,但相较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 16.3 万亿还略有差距,货币政策仍需进一步发力。
[金融业] [2025-08-08]
6 月末银行间债市杠杆率环比上升:6 月末银行间市场杠杆率为 107.65%,较上月末的 106.79%上升 0.87pct,总体略低于历年同期杠杆率。2025 年 6 月,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总托管规模 171.29 万亿元,环比增加 12968 亿元;其中,中债登环比增加 15434 亿元、上清所环比减少 2465 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医药制造业] [2025-08-07]
2025 年 1-6 月,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宏观政策组合持续发力,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向好,但部分行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在此形势下,医药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 3.0%;二是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同比增长 1.3%;三是行业零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 1.4%;四是行业营业收入和行业利润总额均呈负增长,分别为同比下降 1.2% 和 2.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5-08-07]
2025 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9055 亿元,同比增长 1.0%。尽管增速较 2025 年 1-5 月下降 0.4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也下降 2.0 个百分点,但整体仍保持正增长,显示出电信业务在经济环境中的韧性。
[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 [2025-07-23]
零售行业:2025年中国潮流玩具行业白皮书(精华版)-头豹研究院
[金融业] [2025-07-11]
消费贷市场在政策利好下迎来发展机遇,中央及地方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消费贷放量发展。2024年消费市场回暖、金融科技发展及金融素养提升等多因素支撑消费贷市场持续增长。全国性商业银行积极发力消费贷,但增速表现分化。未来,消费贷市场将面临短期规模回落,但中长期市场规模将扩大,商业银行将强化业务管理,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金融业] [2025-07-11]
近年来,普惠金融规模不断扩大,贷款规模连续增长,产品创新不断推进,个性化、场景化产品涌现,数字化技术应用更加深入。从今年二季度来看,金融监管等机构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和乡村振兴。此外,本文提出为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服务水平,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