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 篇
408 篇
12476 篇
2230 篇
346 篇
765 篇
1100 篇
396 篇
2182 篇
2529 篇
1190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88 篇
319 篇
728 篇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5-04-30]
水务行业产业链主要涉及从自然水源中取水、水加工处理、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 理等环节。产业链最上游是水源的获取,水资源丰富程度和水质优劣程度分别影响水务行业原水获取的难易程度和自来水生产的成本。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均对水务行业下游需求端产生重要影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5-04-18]
2025年中国厨房清洁用品行业:低碳环保国家政 策指引,行业细化赛道竞争激烈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4-11-0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4-11-0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4-08-13]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能力:2017-2023年,中国的工业废水处理能力由180.0百万吨/日增长至188.6百万吨/日,年复合增长率为0.8%。未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废水处理比率(已处理废水量与废水排放总量之比)的提升,预计未来工业废水的处理能力将会稳步增长。2024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93.4百万吨/日,我们预计到2028年,中国的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将达到208.7百万吨/日,2023-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产业园内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增幅已经超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增幅。产业园内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在2023年占比为21.1%,而2017年为19.0%,预计到2027年该比例将增至24.7%。
[综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3-09-04]
长期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都被认为是一个奢侈的长期问题。尤其在一些仍然饿着肚子 或刚刚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看来,全球气候变化是那些衣食无忧的发达国家“闲 的无聊”才会考虑的事—他们西装革履、有闲有钱,才会对成千上万年以后的事情操心, 才会把“代际公正”问题拿到现在争论不休。在欧洲,竟然有不少国家和企业愿意建立碳 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市场,愿意出钱向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购买碳排放配额。所幸,全球气候 变化问题逐渐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大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小小地球村面临的气候环境 变化。从人类人口持续增加、追求更好生活的不竭愿望来看,人类发展总体上还会不断增 加碳排放量,这与当前全球气候加速变暖的大趋势是能够相互解释的,但与人类绿色发展、 落实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大方向则相悖。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3-03-05]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修改单评价,2023 年1 月,全国339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4.8%,中度污染天数比例为5.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5.4%。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0.9 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上升2.3 个百分点。PM2.5 平均浓度为55μg/m3,同比下降1.8%;PM10 平均浓度为87μg/m3,同比上升14.5%;SO2 平均浓度为11μg/m3,同比持平;NO2 平均浓度为27μg/m3,同比下降12.9%;CO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平均为1.3mg/m3,同比持平;O3 日最大8 小时平均第90 百分位浓度平均为90μg/m3,同比上升9.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11-17]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能源结 构调整成效显著,“双碳”目标的提出将进一步加快我国能源转 型进程。不过,当前我国传统能源退出加快而新能源替补能力 不足,极易带来能源保障问题,一些现象也表明,我国能源转 型正在遭遇阵痛期,存在四大问题亟需解决:能源保障体系顶 层设计亟需加强、储备体系亟需完善、应急响应能力亟需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亟需提高,必须加快完善能源保障体系。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5-12]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零碳、可再生能源正在脱颖而出。氢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高效能源,在解决能源危机、全球变暖及环境污染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能源生产国,丰富的资源为发展氢能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5-12]
面对资源约束趋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排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表到质变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