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篇
47 篇
1998 篇
426 篇
68 篇
212 篇
142 篇
41 篇
510 篇
1044 篇
283 篇
83 篇
139 篇
95 篇
52 篇
53 篇
84 篇
228 篇
244 篇
691 篇
[金融业] [2025-10-31]
首先,劳动力市场下行是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表象“锚”。前期劳动力市场脆弱紧平衡已经在 7 月有所打破,短期市场逐步供过于求。随着供需关系 的扭转,后续劳动者议价能力或有所下降。非农数据的整体降温,是促使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经济因素。
[金融业] [2025-10-31]
9 月 18 日,美联储降息 25bp,至 4.0-4.25%。资产表现方面,获利盘一度止盈离场,但多数资产出现 V 型走势,除贵金属外基本收复此前跌幅。点阵图显示年内继续降息 50bp,基本符合预期。数据预测对明年的通胀担忧略有升温,同时对增长较 6 月更为乐观。
[金融业,综合] [2025-10-31]
8 月经济内外压力显现,经济数据全面下滑,政策“及时雨” 的重要性凸显。8 月内外需扰动加剧,来自生产、消费、投资、出口等数据全面下滑,过去除了受外部冲击的特殊时期 外,三大需求共振走弱情况较为少见。关税预期扰动对企业生产备货形成拖累,“两新”“两重”对消费和投资的支撑作用 走弱,“反内卷”治理约束、地产投资跌幅创历史新低、专项债投资效率和空间不足等问题制约投资修复,经济压力逐渐显现,需把握“十五五”规划的政策窗口期,及时出台有力度、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
[金融业] [2025-10-31]
2025年 9月,美国国债市场显著反映出对经济降温的敏感反应。随着宏观数据持续疲软,美债收益率整体下行,长端利率回落尤为明显。市场开始定价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路径,尤其是在就业市场持续释放弱势信号的背景下。
[金融业] [2025-10-31]
美联储召开9月FOMC会议,如期降息25bp,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4.25%。会议声明中,认为“就业增速减慢,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低位”。删除了“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的表述,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上升”。点阵图显示,多数官员认为2025年应再降息50bp,较6月点阵图增加了一次降息。19位官员中,有1位官员认为年内应加息1次,有6位官员认为年内不再降息(6月为2位),有2位官员认为年内应再降息25个基点,即再降息 1 次(6月为8位),有9位官员认为2025年应再降息50个基点,即再降息2次(6月为2位),有1位官员认为2025年应再降息125个基点,即年内至少有两次50个基点或以上的降息(6月为0位)。新加入联储的米兰不出意外投出反对票,倾向于认为本次会议上降息50bp。
[金融业] [2025-10-31]
2025 年 1-8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3%,前值(前值指 2025 年 1-7 月数据,下同)为+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3.1%,前值为+3.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1.4%,前值 为-0.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30.0%,前值为+31.7%。
[金融业] [2025-10-30]
证监会近期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核心内容包括下调认购费、申购费,强化赎回费归入基金财产,并引导长期投资。ETF 高效灵活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可能推动 FOF 加大 ETF 配置。国内 ETF-FOF 产品仍处起步阶段,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行业轮动策略作为 ETF-FOF 构建的重要方式,其应用前景广阔。
[金融业] [2025-10-30]
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恶化使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 9 月议息会议开启降息通道,作为全球最具系统重要性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不仅关乎美国国 内经济波动,更通过资本流动、预期传导与汇率联动等渠道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这一背景下,各经济体货币当局再次面临如何协调内部物价稳定与外部汇率稳定的经典难题。事实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在于维持本国(地区)货币币值的稳定,这包括两个维度:对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稳定。作为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的制定主体,中央银行需统筹内外均衡,从全局视角做出有效决策,以实现内外部经济的均衡。
[金融业] [2025-10-30]
全球经济系统,正在开启新局,新局四条主线。国际货币系统主线、资产价格系统主线、现代产业系统主线,贸易市 场系统主线。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的崛起,在新格局中成新气象,A股、港股“新四牛”的态势初现。主线一:国际货币。国际货币,革故鼎新;国际储备,黄金归来;新兴央行,购金伊始;浪成微澜,空间广阔;美元宽松,资产利好。主线二:资产价格。A股港股,领涨全球;“新四牛”,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主线三:现代产业。美好生活,全线升级;新质生产,战略新兴;AI新纪元,智火燎原;未来场景,全面应用。 主线四:贸易市场。亚洲潜力巨大;全球贸易和产业链核心;制度型开放和区域一体化。
[金融业] [2025-10-30]
近年来国内经济供强于需的问题相对突出,上半年出口主导的外部需求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进入下半年后,需求端整体回落,生产端增速亦出现下滑迹象,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或是导致短期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反内卷对生产端的影响较为直接,或可类比供给侧改革时期通过行政手段去产能,或是 7、8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或也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需求相对偏弱的宏观背景下,反内卷对价格的提振作用仍待进一步传导短期 PPI 增速或有望筑底,但 CPI 增速仍在 8 月出现超预期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