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篇
412 篇
12509 篇
2247 篇
346 篇
776 篇
1104 篇
396 篇
2193 篇
2561 篇
1194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92 篇
319 篇
759 篇
[住宿和餐饮业] [2021-08-22]
餐饮业作为基础性消费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餐饮业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2020 年餐饮业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门店大面积停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资金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收入增速深度下滑。但中长期来看,餐饮业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是短期的,不会改变餐饮业快速发展、持续升级的长期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疫情倒逼餐饮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服务价值,餐饮行业增长模式加速转换。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8-22]
本监测报告内容覆盖智能制造装备总体产业,包括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化高端装备和重大集成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细分产业;以关键制造环节的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和以网通互联为支撑。包括智能产品、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各类智能机器人等。
[批发和零售业] [2021-08-20]
消费研究框架:就业、收入与消费倾向三因素模型。消费的变化可拆分为三个部分:消费指数(消费同比)=就业同比+收入同比+消费倾向同比。我们构建的消费指数与社零同比的走势十分相似,相关系数达0.89,验证了这一分析框架的科学性。基于该指数,我国消费呈现三大主要特征,一是收入为核心影响因素,疫情期间收入同比波动较大。二是疫情后半场消费倾向重要性明显提升,当前居民储蓄率仍高于疫情前,有较大修复空间。三是就业表现稳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对消费影响较小。
[金融业] [2021-08-20]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对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产业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我国平台经济总体态势好,但还存在风险和短板,监管也较为薄弱。平台经济正经历强力反垄断和安全审查,发展不确定性上升。当前,亟需厘清互联网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辩证看待积极和消极影响,健全平台经济治理措施。
[批发和零售业] [2021-08-20]
疫情和汛情的影响下,7 月消费较为疲软。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防控需求,居民的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导致商品消费和餐饮消费增速均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在于疫情影响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增长,同时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降低,从结构上来看,7 月限额以下消费的回落幅度大于限额以上消费。河南等地的汛情为短期因素,在未来的几个月影响将逐步淡化。
[金融业] [2021-08-20]
这篇报告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越南的宏观环境。同时我们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建地产为切入点分析潜在的投资机会。
[综合] [2021-08-20]
“十四五”开局之年进入下半场,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发布的下半年首月经济成绩单显示,7月,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累计来看,主要宏观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市场销售持续增加,网上零售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定,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业内人士指出,受基数影响,全年主要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与此同时,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仍是重要发力点。下半年,随着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持续发力,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有望继续提高。
[综合] [2021-08-20]
国家统计局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经济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但仍处在合理区间。7月份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主要表现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6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8%,比6月份回落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25亿元,同比增长8.5%,比6月份回落3.6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比1-6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等。造成相关指标增速回落的原因较多,比如7月高温、暴雨以及部分地区局部疫情带来的影响。河南、江苏、湖南等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不同程度上均比上月有所回落,就是受洪涝灾害以及疫情影响。其次,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导致主要指标增速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现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20]
[金融业] [2021-08-20]
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经济数据。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恢复,虽然部分指标月度间有波动,但多数宏观指标整体仍在不断修复,突出表现在累计数据两年平均增速在稳步回升。但是,这一趋势在7月份出现改变。受汽车缺芯、粗钢限产、国内散发疫情、暴雨汛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前7月工业、消费、投资等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同步出现回落,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这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表现吗?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影响,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累计来看,主要宏观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