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51.挤压法制备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工艺与结构表征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采用挤压法研究了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工艺.探讨三偏磷酸钠、氢氧化钠、水分质量分数,以及出料温度和螺杆转速对交联淀粉酯乳化能力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在三偏磷酸钠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6%,水分质量分数35%,出料温度120℃,螺杆转速110 r/min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乳化能力可以达到58.56%.同时,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征.
关键词:木薯;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挤压;制备;结构表征
-
21052.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其应用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文章综述目前各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的检测思路、检测指标、检测手段,包含了常规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核磁共振等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与优劣之处,以及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地沟油;潲水油;鉴别;检测
-
21053.蛤类滚筒式分级工艺参数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蛤类滚筒式分级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处理量、网板孔径增量、滚筒转速和滚筒直径对分级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板孔径增量是影响分级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滚筒直径,再次是处理量,影响最小的是滚筒转速.最佳工艺参数为处理量6 t/h,网板孔径增量2 mm,滚筒转速12 r/min,滚筒直径600 mm.
关键词:蛤类;滚筒;分级;网板孔径;准确率
-
21054.芝麻过敏原PCR检测方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芝麻是重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微小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针对芝麻过敏蛋白-2S白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建立并优化芝麻过敏原检测的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0.01 ng DNA,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芝麻;过敏原;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2S白蛋白
-
21055.外源激素对紫苏愈伤组织诱导及迷迭香酸积累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紫苏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向B5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进行正交实验,研究其对紫苏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培养基中,添加2,4-D1.0 mg/L+KT0.4 mg/L+6-BAl.0 mg/L+NAAl.5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苏叶片中迷迭香酸含量为0.25%,而在最佳培养基中培养40 d的愈伤组织中的含量为3.85%,有了显著的提高.研究为紫苏迷迭香酸高产细胞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紫苏;愈伤组织;正交试验;迷迭香酸
-
21056.干燥温度对改良挤压法制备的全谷物质构米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研究干燥温度(40~80℃)对改良挤压法制备的全谷物质构米的营养特性、食用品质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在40~80℃,全谷物质构米的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对其他营养素无明显影响;当干燥温度低于50℃时,全谷物质构大米样品具有易消解、米饭较软、黏弹性大、口感较好的食味品质;同时,DSC的试验数据表明干燥温度低于50℃时,全谷物质构米具有起始糊化温度略低,糊化时间更短,糊化焓更小的热力学特性.
关键词:全谷物质构米;改良挤压法;营养特性;质构特性;食用品质
-
21057.黑米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研究黑米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24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成4个组:组1(饲喂基础饲料)、组2(饲喂30%黑米和7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组3(饲喂60%黑米和4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组4(饲喂90%黑米和10%基础饲料的混合饲料).第6周收集小鼠粪便测定粪便含水率,第42天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与组1小鼠相比,摄入黑米后,试验组小鼠结肠双歧杆菌数和乳酸杆菌数显著上升(P<0.05),组2最高,其次是组3和组4;肠杆菌科数显著下降(P<0.05),组2最低,组4次之;组2和组4肠球菌数显著低于组1(P<0,05).试验组小鼠的血清HDL-C和HDL-C/TC都显著高于组1(P<0.05),组4的HDL-C最高,组2的HDL-C/TC最高.表明摄入全谷黑米可以提高小鼠肠道益生菌数量,全谷黑米对肠道具有益生作用.
关键词:黑米;肠道菌群;益生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物试验
-
21058.半干鲢鱼片油炸工艺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鲢鱼为原料,研究油炸前鱼片含水量对油炸产品、油炸条件对鲢鱼片脱水速率、吸油率、产品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最适条件为180℃,油炸约4.5 min,产品最终水分含量在40%左右.油炸前鱼片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能有效降低油炸时鱼片的吸油且能得到品质较好的鱼片.
关键词:鲢鱼;油炸;水分含量;含油率;质构
-
21059.肉中的功能性成分及其营养调控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产具有功能性作用的肉及肉制品,作者综述了肉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共轭亚油酸、维生素E、硒等4种功能性成分,以及通过营养手段对肉中这些功能性成分进行调控.
关键词:功能性成分;营养调控;肉品
-
21060.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了解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实施前后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溴酸盐污染情况,分析其污染原因,采用国标GB/T 8538-2008/54滤膜法和GB/T 5750.10-2006离子色谱法对样品中PA和溴酸盐进行分别检测.结果发现,在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中PA超标率分别为11.43%和35.42%,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42.12%.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期间,水源水和成品水PA超标率分别为30.30%和7.65%,成品水中溴酸盐超标率为18.10%.国标实施前后成品水PA污染主要原因分别在于加工过程的污染和水源水的污染.因此国标实施后矿泉水中仍存在PA和溴酸盐超标现象.
关键词: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溴酸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