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78 篇 当前为第 2102 页 共 2138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1011.洛伐他汀普洱茶开发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红曲菌是单子囊菌属的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代谢产生洛伐他汀,为了实现定向发酵洛伐他汀普洱茶,开发功能普洱茶产品,试验利用已筛选出的红曲菌株M13制成固体发酵剂,外源接种该菌种进行普洱茶发酵,研究微生物(红曲)在普洱茶发酵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外源菌种在定向发酵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制备的普洱茶中洛伐他汀含量达到0.299 mg/g,得到富含洛伐他汀的普洱茶产品,得出了定向生产洛伐他汀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对有益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红曲;洛伐他汀;普洱茶;加工工艺
  • 21012.辣椒制品中花椒油素含量的测定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两次提取,提取时间分别为3,0.5h,提取溶剂甲醇量分别为70,20 mL,采用ZORBAX XDB- C1B柱(4.6 mm×150mm,5 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进行液相色谱测定辣椒制品中的花椒油素.结果表明,花椒油素在0.001~0.04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3.62%.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辣椒制品中花椒油素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辣椒制品;花椒油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21013.漆酶处理对木材性能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漆酶处理对木材表面结构、热力学性质、表面浸润性以及持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出现表面壳状木质素覆盖层被部分移去并出现孔洞、木材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表面浸润性提高、持水能力增强等有利于人造板生产的性能变化.验证实验表明,漆酶处理后木材的加工性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漆酶;木质素;木材;性能
  • 21014.抗氧化能力的体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水果、蔬菜、茶叶和红葡萄酒等食品被认为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产品中的一些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作用.随着对天然抗氧化物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研究者开发出许多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有: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法、还原能力测定法、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法、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和脂质过氧化法等.这些方法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环境各不相同.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体外各种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和优缺点,并且对现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抗氧化能力;体外;分析方法
  • 21015.利用蛋白质同源性搜索检验细菌预测基因的起始位点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细菌基因组中基因密度高、结构相对简单,基因预测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细菌基因预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难以准确判断基因起始位点,目前应用最广的基因组自动注释方法给出的结果中,占总数约1/5的基因的起始位点有分歧,尚无利用基因结构的统计特征改进起始位点预测的有效方法.通过蛋白质同源性搜索,为推断起始位点提供新的线索.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 621H全基因组的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实质性改善起始位点预测结果.
    关键词:基因组注释;基因预测;同源性搜索
  • 21016.苏芳花花色素体外抗氧化性及抑菌性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从苏芳花鲜花瓣提取分离花色素,研究其在体外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结果表明:苏芳花花色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有效清除系统中的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且清除效果与色素浓度正相关.在苏芳花花色素浓度为0.48 mg/mL时,其还原力与0.1 mg/mL VC相当,而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则可分别达到59.3%和96.1%.苏芳花花色素能够显著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在色素浓度为0.48 mg/mL时,对3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46 mm、9.36 mm和8.14mm.苏芳花花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
    关键词:苏芳花;花色素;抗氧化性;抑菌性
  • 21017.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根据A、B、C和D肠毒素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和鉴定肠毒素基因型,并进一步克隆肠毒素基因.结果表明,待检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为A型,序列长为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同其他肠毒素A高度相似,等电点为8.85,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功能结构域和三位结构预测分析发现此蛋白含有肠毒素家族结构域和肠毒素C家族结构域.
    关键词:金黄色萄萄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克隆;膜结合蛋白
  • 21018.福建绞股蓝皂苷的优化提取及其抗肝癌活性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绞股蓝素有“南方人参”美誉,含有与人参皂苷相同骨架达玛烷型结构的三萜皂苷.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优化提取绞股蓝皂苷,测定其抗癌活性,为后续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奠定基础.利用HPLC分析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并确定提取绞股蓝皂苷的乙醇体积分数,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方法,进而MTT法测定提取的绞股蓝皂苷抗肝癌活性.HPLC分析确定用体积分数75%乙醇溶液提取绞股蓝总皂苷(GYP),体积分数45%乙醇提取极性绞股蓝皂苷(GYP1),体积分数90%乙醇提取弱极性绞股蓝皂苷(GYP2);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70℃水浴中以30质量的体积分数45%乙醇加热提取12 h为最佳条件提取GYP1,在60℃水浴中以30质量的体积分数90%乙醇加热提取6h为最佳条件提取GYP2;利用MTT法测定GYP、GYP1和GYP2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GYP和GYP2对肝癌细胞SMCC7721具有抗癌活性,半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165.83±14.12)μg/mL和(113.97±9.26)μg/mL,GYP1没有抗癌活性,表明绞股蓝抗癌药效成分主要是由弱极性绞股蓝皂苷发挥功效.
    关键词:绞股蓝皂苷;优化提取;抗肝癌活性
  • 21019.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粉霉病的抑制及机理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探讨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粉霉病的抑制效果及机理,作者观察了体外条件下硅酸钠对杏果粉霉病病原物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效果,并以”李杏”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0、25、50、75 mmol/L)浸泡果实10 min,测定常温贮藏期间处理对T.roseum 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以及对果实两种防御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抗性物质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条件下硅酸钠可抑制粉红单端孢(Trichotethium roseum)的生长,其中以25 mmol/L处理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85%.不同浓度硅酸钠浸泡可明显降低杏果损伤接种T.roseum的病斑直径,其中以50 mmol/L效果最好,且抑制效果可持续72 h.50 mmol/L硅酸钠处理还有效提高了果实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了总酚的积累,但对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由此表明,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直接抑菌和诱导果实抗性来抑制杏的粉霉病.
    关键词:果实;硅;采后病害;诱导抗病性
  • 21020.稳定化全麦粉的品质评价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稳定化全麦粉的水分、灰分、湿面筋、降落指数、粗蛋白、粗脂肪、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烷基间苯二酚、总酚、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总抗氧化值、脂肪酸值、储藏稳定性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化全麦粉的灰分、总膳食纤维、总抗氧化值、B族维生素及矿物元素指标高于普通小麦粉2~5倍,烷基间苯二酚含量达10倍多,其他指标与普通小麦粉相当.全麦粉储存4个月后,其脂肪酸值仍满足小麦粉的中国国家标准要求.稳定化全麦粉相比于普通小麦粉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稳定化;全麦粉;品质评价
首页  上一页  ...  2097  2098  2099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