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11.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毕赤酵母发酵过程两阶段故障诊断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在毕赤酵母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人白介素-2融合蛋白(IL-2-HSA)过程中,诱导期甲醇浓度和pH值直接影响了IL-2-HSA表达量的高低和发酵过程的稳定.为了准确有效的控制这两个参数,本论文基于毕赤酵母诱导期的生理学特性和过程参数特征,提出了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的毕赤酵母表达IL-2-HSA过程的诱导期两阶段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诊断系统能够在线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毕赤酵母诱导期的各种故障.当系统提示出现故障时,离线分析,对比最优的pH值和甲醇质量浓度变化曲线,确定故障类型,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毕赤酵母;神经网络;故障诊断;甲醇浓度
-
21012.DSPE-HPLC-MS法测定水产品中的三聚氰胺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样品用甲醇、pH4.5的乙酸铵缓冲溶液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Thermo Fisher Hypersil Gold C18柱(150 mm×2.1 mm,5 μm)分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含量为5~5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方程为y=8 958.7X-3 327.8,相关系数R2=0.999 6,检出限为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82.8%~100.4%,RSD均小于5.0%.
关键词:三聚氰胺;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水产品
-
21013.葡萄发酵烟用香料的制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葡萄为原料,经过生物发酵后制备烟用香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收集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该香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鉴定出29种组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峰面积,其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为:苯乙醇(23.73%)、丙二醇(15.84%)、糠醛(7.67%)、油酸乙酯(6.05%)、亚油酸乙酯(4.11%)、十六酸(3.78%)、2-甲基丁醛(3.48%)、2,3-丁二醇(3.29%)、十六酸乙酯(3.08%)、2-氨基苯甲酸甲酯(1.55%)、丁内酯(1.1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15%)、乙基9-癸烯酸酯(1.13%)等.将该香料进行了卷烟添加实验,结果表明该香料有降低余味、柔和烟香,明显改善烟气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葡萄;生物发酵;烟用香料;同时蒸馏萃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
21014.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对山梨酸钾的耐受差异性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茵对山梨酸钾防腐剂的耐受性差异进行了探讨.以食品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茵和单增李斯特茵)与革兰氏阴性茵(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针对纯培养状态和模拟食品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入1 g/L山梨酸钾后革兰氏阴性茵的菌数可减少近102~103.5 CFU/mL,而革兰氏阳性茵的菌数只能减少近10 CFU/mL,说明山梨酸钾对革兰氏阴性茵的抑茵效果比革兰氏阳性茵要高2倍以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和即食海带的接种模拟实验结果与生长曲线结果相吻合,显示革兰氏阳性茵对山梨酸钾的耐受性强于革兰氏阴性茵,此结果对于今后应用山梨酸钾进行革兰氏阳性菌类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革兰氏阳性茵;革兰氏阴性菌;耐受性;山梨酸钾
-
21015.莴苣微波喷动均匀干燥工艺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莴苣微波喷动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将产品和热风、喷动、真空冷冻、真空微波干燥的产品进行比较,旨在发现微波喷动干燥的优势所在.产品的质量主要通过复水率、叶绿素质量分数、色泽、能耗、感官评定等方面来衡量.实验结果表明,莴苣最佳微波喷动干燥参数为干燥前期(10min),微波功率为300W,热风温度为68~78℃,喷动风速为8 m/s;干燥后期(45min)微波功率为200W,热风温度为68~78℃,喷动风速为6 m/s.检测结果表明,微波喷动干燥产品的复水性、叶绿素质量分数、色差值和感官评定均优于热风干燥、喷动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产品,复水性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微波喷动干燥在节约能耗方面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莴苣;微波喷动联合干燥;工艺参数;比较
-
21016.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茶渣蛋白质的工艺条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茶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茶渣蛋白质,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碱液浓度、料液比对茶渣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条件;比较分析了超声辅助碱提和热水浴碱提茶渣蛋白质提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茶渣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频率为26 Hz、超声温度54℃、超声时间61 min、碱液浓度0.35 mol/L、料液质量比比1 g∶27 mL,在此条件下,茶渣蛋白质一次提取率为86.50%,超声碱提相对于热水浴碱提,一次提取率提高了37.2%.
关键词:茶渣;蛋白质;超声波辅助提取;响应曲面法
-
21017.被包装物质量对泡沫材料刚度及阻尼系数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泡沫材料刚度及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建立试验测量系统.通过激振台对泡沫材料施加激励,通过两个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获得由泡沫材料所组成的缓冲包装系统的振动传递比曲线,通过曲线的共振峰值实现系统阻尼比的求解,进而得到泡沫材料的刚度及阻尼系数.通过试验测量研究被包装物质量对泡沫材料刚度和阻尼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被包装物质量的增大,泡沫材料的刚度有增大趋势,阻尼系数逐渐增大.被包装物质量的改变不仅改变了缓冲包装系统的振子质量,而且显著影响了泡沫材料的刚度和阻尼系数.
关键词:泡沫材料;刚度;阻尼系数;被包装物质量;传递比曲线
-
21018.腌制苋菜梗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品质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腌制苋菜梗是浙东传统的特色腌制食品,了解其细菌种群结构并探讨对亚硝酸盐等理化品质的影响,以确保腌制食品的安全性.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的方法,对腌制成熟的苋菜梗中细菌组成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了乳杆菌、类香菌、弓形杆菌等6个菌属,其中乳杆菌属占优势为总数的83.9%.与此同时,测定了腌制苋菜梗体系亚硝酸盐等一些理化指标,腌制成熟时pH值为4.35,盐度为5.5,亚硝酸盐质量分数为3.99mg/kg(未超标),细菌和乳酸菌浓度分别为8.8×106 CFU/mL和1.6×106 CFU/mL.
关键词:腌制苋菜梗;16SrDNA克隆文库;菌群结构;品质
-
21019.农药检测用植物酯酶的筛选及提取工艺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从10种植物种子中提取植物酯酶,以总酯酶活力、比活力以及对有机磷农药的灵敏性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植物酯酶,并研究其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大白豆的总酯酶活力和比活力均高于其它9种,对有机磷农药的敏感性也较强;大白豆酯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0.04 mol/LpH 7.0的磷酸缓冲液为提取液,料液比1∶6(m∶V),搅拌提取90 min.
关键词:植物酯酶;有机磷农药;总酯酶活力;大白豆
-
21020.水分活度对碧螺春绿茶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碧螺春绿茶为实验材料,研究水分活度对绿茶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活度对绿茶的贮存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水分活度下贮存4个月后,在高水分活度区域,绿茶的稳定性显著下降,各生化成分含量迅速降低.在低水分活度区域,碧螺春茶相对稳定,但脂质、咖啡碱、儿茶酚等成分含量的保留值小于A叫0.33处.碧螺春绿茶在Aw0.2~0.3范围内(单层水分含量对应范围)具有最佳稳定性.
关键词:水分活度;绿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