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1.柴油植物毛榛种仁油性质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参照我国国标规定的油脂性质的测定方法,测定了非粮柴油植物毛榛种仁的含油量、酸值、碘值、皂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折光指数、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毛榛种仁含油50.61%、密度917.0 kg/m3、酸值0.918 3 mg/g、碘值100.8 g/100 g、皂化值179.0 mg/g,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4~C20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占90%以上,以油酸(C18H34O2)和亚油酸(C18H32O2)为主,分别为60.49%和28.7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中三烯脂肪酸(亚麻酸)质量分数为0.56%,不含四烯及四烯以上脂肪酸.结果表明:毛榛种仁油性质优良,可作为北方地区重点开发的生物柴油原料植物.
关键词:柴油植物;毛榛;性质;分析;diesel plants;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et Rupr.;properties;analysis
-
1782.通过DHA藻粉的18SrDNA序列验证藻油脂肪酸组成推断DHA微藻属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我国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的DHA藻油包括产自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eoboida)和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通过对几种商品DHA藻粉的18S rDNA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对藻油的生产藻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基于18S rDNA序列分析数据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可进一步确定DHA微藻属名.
关键词:DHA;裂壶藻;吾肯氏壶藻;寇氏隐甲藻;脂肪酸组成;18SrDNA
-
1783.茶多酚对草鱼冷藏过程脂肪酸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GC-MS法研究草鱼鱼肉脂肪酸的组成及茶多酚对鱼肉脂肪酸变化的影响.测定在4℃贮藏条件下,添加不同含量茶多酚的鱼肉中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草鱼鱼肉中含有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9.29%,不饱和脂肪酸占70.68%;在4℃贮藏过程中,荼多酚对脂肪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添加了茶多酚的试验组中各脂肪酸含量都明显高于空白组,综合分析确定:茶多酚添加量为0.03%效果最佳.
关键词:茶多酚;草鱼;冷藏;脂肪酸;tea polyphenols;grass carp;cold storage;fatty acid
-
1784.摄食不同来源磷脂对大鼠脂质代谢及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摄食不同来源磷脂对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大豆油对照组(添加9%)、牛乳磷脂组(添加5%)、大豆磷脂组(添加5%)、蛋黄磷脂组(添加5%),喂食3周.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游离脂肪酸(FFA)及肝脏TC、TG、磷脂(PL)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脑内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与大豆油对照组相比,3种磷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蛋黄磷脂效果显著;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TC、TG和FFA含量,牛乳磷脂降低血清FFA显著,大豆磷脂降低血清TC、TG显著,蛋黄磷脂降低FFA显著,大豆磷脂显著提升了血清HDL -C含量;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肝脏TC、TG、PL含量,牛乳磷脂与大豆磷脂降低肝脏TG、TC显著,而蛋黄磷脂降低肝脏TG显著;3种磷脂对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各不相同,牛乳磷脂显著提高了脑内磷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提高了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研究表明,3种磷脂均有降血脂、肝脂作用,以大豆磷脂作用尤为明显,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益智作用可能优于牛乳磷脂.
关键词:磷脂;大鼠;脂质代谢;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
-
1785.少根根霉产油脂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优化少根根霉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为目标,利用经过预先优化的培养基配比,研究搅拌速率、通气量、初始pH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发酵条件为:搅拌速率200 r/min,通气量5.63 L/min,初始pH 6.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10 L发酵罐验证试验,发酵时间为96 h时,少根根霉菌丝体生物量达到3.75 g/L,生物转化率达到8.21%,油脂得率为26.5%.
关键词:少根根霉;深层发酵;搅拌速率;溶氧;通气量
-
1786.小麦粉品质性状与速冻油条品质指标的关系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了全面科学地评价小麦粉的性能指标对速冻油条加工品质的影响,选取了河南省20种不同的商品小麦粉并对其性能指标和制作油条的品质进行了全面测定,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小麦粉品质性状与速冻油条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粉中灰分含量、湿面筋含量、粉质拉伸指标、直链与支链淀粉均与速冻油条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灰分、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弱化度、拉伸阻力、直链淀粉含量、直/支、色度L值为影响速冻油条品质的主要因素.优质速冻油条用小麦粉的关键指标推荐范围为灰分小于0.55%、湿面筋质量分数为31.5%~35.7%、稳定时间5.2~8.8 min、弱化度41.2~64.2 Bu、拉伸阻力378~530 Eu、直链淀粉质量分数17.2%~23.7%、直支比0.315~0.545、色度L值93.43~ 94.62.
关键词:小麦粉;油条;品质;回归分析;通径分析;wheat flour;quick-frozen outiao;quality;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path analysis
-
1787.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和核桃中的8种金属元素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油茶籽和核桃中的铅、镉、铬、砷、汞、铜、锌、铁8种金属元素的方法.试验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和仪器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31 ~31.6μg/kg,加标回收率在80% ~ 110%之间,RSD在1.7%~7.8%(n=6)之间.采用该方法对黄豆标准样品(GBW10013)和苹果标准样品(GBW10019)进行验证,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不同地区的油茶籽和核桃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其中有害金属元素含量远低于现行标准的限量值.对于油脂含量较高样品中多金属元素的测定,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低检出限的特点.
关键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油茶籽;核桃;金属元素
-
1788.微波处理对冷榨花生油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在花生冷榨制油之前,对原料进行微波处理,提高出油率,降低油中磷脂含量.同时测定了花生油色度、过氧化值、酸值的变化.当微波加热的输出功率为800W、处理时间120s时,出油率为75.02%,比未加热处理的花生出油率提高了20.77%;当微波加热时间在240s以内时,压榨的花生油中磷脂质量分数由1.160%降低到了0.500%、花生油的酸值从0.5mg/g上升到0.9mg/g、过氧化值从3.0826mmol/kg上升到6.0201mmol/kg、色度黄值从7.90上升到14.93,这些指标的数值增长范围在花生油质量标准要求之内.
关键词:微波;出油率;酸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色度
-
1789.芝麻油脚中粗磷脂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从芝麻油脚中富集浓缩芝麻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磷脂含量为0.81%的芝麻油脚为原料,利用电解质水溶液对其中的磷脂进行絮凝富集,可以得到富含磷脂的芝麻磷脂粗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从芝麻油脚中富集浓缩芝麻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与油脚中磷脂质量比1.25∶1,电解质食盐添加量为油脚质量的0.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0 min,20%柠檬酸添加量为油脚质量的0.3%.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浓缩油脚中磷脂含量为9.23%.
关键词:芝麻油脚;磷脂;提取;条件
-
1790.籽瓜种子蛋白质组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籽瓜种子蛋白质含量为36%~ 40%,其部分必需氨基酸达到或超过FAO的推荐标准.该资源目前主要是用于鲜食或炒制食用,研究系统评价籽瓜种子蛋白质的组成,并对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籽瓜种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蛋白质提取因素与其提取率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籽瓜种子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资源,其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液pH 11.5、温度61.5 ℃加热77 min,此时蛋白质提取率66.8%,该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仅为3.44%,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关键词:籽瓜种子;氨基酸组成;响应面法;工艺优化;watermelon seed;amino acid composi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process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