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1.几种风吹楠属植物脂肪酸成分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滇南风吹楠、风吹楠和琴叶风吹楠3种风吹楠属植物的油脂含量进行测定,并将油脂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种仁含油率都在54%以上,属于高含油植物;总脂肪酸中二十碳以下的脂肪酸含量都在99%以上,是比较理想的生物柴油的原料.
关键词:风吹楠属;脂肪酸;成分分析
-
1812.椰子油脂肪酸季戊四醇酯的制备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椰子油脂肪酸(CFA)和季戊四醇(PE)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通过回流分水酯化法合成椰子油脂肪酸季戊四醇酯.获得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3%(以反应物质量为基准),酸醇物质的量比4.4∶1,带水剂甲苯用量40%(以反应物质量为基准),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3h.在此优化条件下,酯化率为97.2%.产物结构经FT-IR光谱证实为椰子油脂肪酸季戊四醇酯(四酯),产物的酸值(KOH)为0.62 mg/g,皂化值(KOH)为254.9 mg/g,可作为生产绿色酯类润滑油的基础油.
关键词:绿色润滑油;椰子油脂肪酸;季戊四醇;制备
-
1813.脱皮对紫糯小麦粉特性和面包焙烤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不同脱皮时间下制得紫糯小麦粉的理化特性和面团的流变特性,以及对面包焙烤品质和贮藏过程中老化程度的影响.紫糯小麦的脱皮时间分别设定为0、1、3、5、7 min,相当于约0%、1%、3%、5%、9%的皮层被去除.结果表明,随着紫糯小麦脱皮时间的延长,小麦粉的出粉率提高,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及面团的粉质和拉伸特性也发生改变.脱皮5 min后制得的紫糯小麦粉以15%比例添加到普通面包粉中,面包含水量显著增加,体积和质量呈增大趋势,并且面包结构变好,面包评分显著上升.此外,添加紫糯小麦粉的面包较长时间放置后仍然松软,能有效延迟贮藏期间面包的老化,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其货架期.
关键词:脱皮;紫糯小麦;理化特性;流变特性;面包品质
-
1814.水浸法提取油茶饼中茶皂素的水解抑制实验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水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浸提工艺.利用除酶剂苯甲酸钠抑制茶皂素水解,对浸提过程中茶皂素的水解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除酶剂加入量、浸提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粒度、料液比、搅拌次数7个因素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浸提条件为:除酶剂加入量0.5%,浸提pH9,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h,粒度40目,料液比1∶10,搅拌次数5次.在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9.18%.
关键词:油茶饼;茶皂素;水解抑制;除酶;浸提
-
1815.5种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酯化效率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花生油为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常用的5种脂肪酸甲酯化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种方法的甲酯化效率存在很大差异;三甲基硅重氮甲烷法仅适用于游离态脂肪酸样品的甲酯化分析;硫酸-甲醇法、氢氧化钠-甲醇法、三氟化硼-甲醇法、乙酰氯-甲醇法可以实现样品中脂肪酸的甲酯化,其中乙酰氯-甲醇法的效率最高,其对样品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甲酯化效率分别是其他3种方法的1.10~1.70倍和1.03 ~1.44倍.乙酰氯-甲醇法对于结合态的脂肪酸样品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甲酯化效率;fatty acid;methyl esterification;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methyl esterification efficiency
-
1816.储藏压力对大豆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用2个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仪储藏大豆6个月,顶部分别加载150 kPa和300 kPa,理论计算得到粮食回弹模量仪的储粮筒内不同位置的压力(87、115、150、161、211、300 kPa).利用质构仪对不同储藏压力下的大豆样品进行压缩试验.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大豆籽粒压缩的最大破坏力(76.77~101.51 N),最大破坏能(68.28~84.12mJ),表观弹性模量(131.99 ~200.29 MPa).结果表明:随着储藏压力的增大,大豆籽粒压缩的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表观弹性模量逐渐减小.
关键词:大豆籽粒;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表观弹性模量;soybean seed;maximum compressive force to damage soybean;maximum compressive energy to damage soybean;apparent contact elastic modulus
-
1817.等离子体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试验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探索高效快速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新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处理黄曲霉毒素B1溶液,以黄曲霉毒素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黄曲霉毒素B1降解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对黄曲霉毒素B1降解有明显的效果,各参数影响顺序为:作用功率>作用时间>极距,最佳工艺为:作用功率200 W、作用时间80 s、极距3 cm,降解率可达51.67%.
关键词:等离子体;黄曲霉毒素B1;降解;plasmas;aflatoxin B1;degradation
-
1818.双酶分步水解法制备棉籽多肽的蛋白酶筛选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本研究利用6种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组合水解,测定水解过程中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同时对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为了高效制备棉籽多肽,可先用Alacalase水解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水解,再利用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继续酶解,最终产物的水解度可达到36.58%,多肽得率达到71.32%,相比单独应用Alcalase水解蛋白酶,水解度提高了91.32%,多肽得率提高5.88%.
关键词:棉籽蛋白;双酶分步酶解;水解度;多肽得率
-
1819.蓖麻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蓖麻毒蛋白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一种强毒性毒素,其在医药、农业及军事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主要对蓖麻毒蛋白的理化性质、致毒机理、提取纯化工艺及其在医药、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蓖麻毒蛋白提取过程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蓖麻籽本身毒蛋白含量不高,油脂含量较高,对其进行毒蛋白的提取最终收率不高,影响蓖麻毒蛋白在医药、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其基因进行改造,定向选育毒蛋白含量较高的蓖麻品种,促进蓖麻毒蛋白在生物农药和医药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蓖麻籽;蓖麻毒蛋白;生物农药;免疫毒素;检测;castor seed;ricin;biopesticide;immunotoxin;detection
-
1820.大豆胚芽的高效分离技术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大豆胚芽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与生理活性成分,然而在国内,工业化提取大豆胚芽的技术并不为人熟知,造成其一直混在豆皮中作为饲料廉价出售.为改变我国大豆胚芽资源低值低效的利用现状,对大豆制油前处理过程中的热脱皮、破碎及仁皮分离等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胚芽的提取与脱皮参数的控制紧密相关.需严格控制好头道大豆的破碎度,将其破碎成4瓣;头道与二道破碎的皮仁吸出物分别采用两台皮仁分离筛进行分离;控制二道破碎与吸皮的效果;此外,原料大豆需有效去杂,并控制好破碎豆的水分与温度.在优化的条件下,头道、二道破碎分离出的大豆胚芽分别占大豆总量的0.1%~0.3%与0.3% ~0.5%,纯度分别为86%~92%与72%~84%.
关键词:大豆;大豆胚芽;分离;脱皮;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