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1.2种臭黄荆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驱虫作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四川大竹所产的2种臭黄荆叶为对象,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气质联用分析,了解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性能及功效,并以臭黄荆叶为原料进行杀(驱)虫性试验研究.其中,样品A叶型较短,边缘呈锯齿状.样品B叶型较长,边缘平滑.结果表明臭黄荆叶A/B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红没药醇、1-辛烯-3醇、罗汉柏烯、α-石竹烯、β-紫罗兰酮、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α-柏木烯、α-古芸烯,其中大多成分都具有抑茵作用或抑制害虫作用.2种样品都对赤拟谷盗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样品A对对赤拟谷盗的驱避、触杀、种群抑制以及熏蒸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样品B.
关键词:臭黄荆叶;挥发性成分;杀(驱)虫试验;赤拟谷盗;premna leaf;volatile compounds;insecticide experiments;tribolium Castaneum
-
1722.供体受体复合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欧盟优控多环芳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欧盟推荐检测16种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多环芳烃.为了检测植物油中这16种物质,建立了供体受体复合色谱(DACC)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HPLC - UV/FLD)定量测定方法.试验证明此法可有效分离植物油中的这16种物质,减少了溶剂用量,节约了分析时间.
关键词:植物油;多环芳烃;DACC;HPLC-UV/FLD
-
1723.微波-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工艺参数的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马铃薯精制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酶解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5%,微波作用时间90 s,微波作用功率800 W,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0 C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0.10 PUN(G)/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时间6h,普鲁兰酶作用温度55℃的条件下,4℃老化24 h.经重复验证,RS得率最高达14.0%.
关键词:马铃薯抗性淀粉;微波;酶解;工艺
-
1724.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基料油酶法酯交换制备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硬脂和葵花籽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基料油.考察了不同搅拌速度、反应温度、酶加量和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前后油脂的熔点、晶型和结晶速率等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搅拌速度200 r/min,酶加量6%,在70℃下反应3h为最优的酯交换条件.酯交换产物的熔点大幅下降,晶型主要以β'晶型为主,结晶速率变慢.
关键词:酶法酯交换;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结晶行为
-
1725.琥珀酰化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了提高大豆水酶法的总油提取率,减少乳状液的形成,采用琥珀酸酐对酶解过程中的水解液进行酰化改性.研究了加酶量、液料比、琥珀酸酐添加量、酶解时间和改性时间对总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5 660 U/g,液料比6.34∶1,琥珀酸酐添加量2.95%,酶解时间2.53 h,改性时间2.48 h.在该条件下,总油提取率为(94.49±0.98)%.
关键词:琥珀酰化;改性;大豆;水酶法
-
1726.脱色工艺中不同脱色剂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脱除效果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在优化的脱色条件下,脱色剂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的脱除作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脱除效果显著,加入油质量3%的活性炭可以完全脱除样品中的苯并芘(苯并芘含量为7.12μg/kg);活性白土基本不具备脱除苯并芘的能力,但在活性炭中加入活性白土后,活性白土优先脱除油茶籽油中色素等杂质,为活性炭对苯并芘的脱除保留了吸附能力,使得活性炭对苯并芘的脱除效率提高,在3%活性白土的存在下,加入油质量0.3%的活性炭即可达到单独使用3%活性炭对苯并芘的脱除量,相当于将脱除苯并芘的能力提高10倍左右.
关键词:油茶籽油;脱色;苯并芘;活性炭
-
1727.特种植物油脂开发思路的探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开发特种植物油脂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特种植物油脂的特殊性在于其含有更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还在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高档食用油、营养补充剂、化妆品、药品及工业原料等方面.对利用区域优势开发特种植物油、开发营养调和油、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开发特种植物油脂、开发多种形式的深加工特种油脂这4个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拓展人们开发利用特种植物油脂的思路.
关键词:特种植物油脂;营养;开发利用
-
1728.不同破除休眠处理对小麦新种子POD活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研究不同方法破除休眠处理对小麦种子POD活性的影响,将新收获小麦种子用低温(2、4、6、8℃分别处理3、6、9、12 d)、H2O2(质量分数为0%、0.31%、0.63% 、0.95%,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h)、GA3(质量分数为0、0.025‰、0.050‰、0.075‰、0.1‰,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h)进行处理,并测定分析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小麦新种子时,处理时间对POD活性无显著影响;H2O2处理小麦新种子时,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POD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各GA3处理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各试验材料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小麦;POD活性;新种子;休眠
-
1729.几种蛋白质对非油炸方便面品质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小麦粉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品种间随机试验、均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小麦不同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种类对非油炸方便面品质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确定小麦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14%左右最适宜非油炸方便面的制作.小麦蛋白中,清蛋白与复水后方便面的黏结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复水后方便面的黏弹性呈负相关;麦谷蛋白与黏结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黏弹性呈正相关;总蛋白量和黏结性呈显著负相关,和黏弹性呈正相关.均匀试验结果显示,醇溶蛋白含量对非油炸方便面品质指标有显著性影响:麦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与品质指标关系均不显著.小麦粉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最佳组合为2.429和4.357 g/100 g.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非油炸方便面;品质;wheat protein;non-fried instant noodle;quality
-
1730.双螺杆挤压机操作参数对蚕豆挤出物径向膨化率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蚕豆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研究挤压温度和物料含水率对挤出物径向膨化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明确挤压温度、物料合水率与单位机械能耗和径向膨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对单位机械能耗(SME)有极显著影响(α<0.01);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和喂料速度对挤压物径向膨化率有极显著影响(α<0.01),螺杆转速对挤压物径向膨化率有显著影响(α<0.05).SME和径向膨化率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5 7(P <0.05).
关键词:蚕豆;挤压;单位机械能耗;径向膨化率;broad bean;extrusion;SME;expansion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