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1.高山被孢霉原生质体菌龄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确定了适合制备生产用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将溶壁酶和蜗牛酶按比例(2%+4%)配制成混合酶解液制备不同菌龄Mortierella alpina 200012201(1)的原生质体,分别进行5L发酵罐连续发酵,通过苏丹黑B染色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发酵产物.结果表明:菌龄对高山被孢霉原生质体发酵产物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选择菌龄为12 h的高山被孢霉原生质体进行发酵培养较为理想,培养7d后总油脂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为17.3 g/L和7.55 g/L.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花生四烯酸;原生质体;菌龄;总脂
-
1742.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从过滤速率、蜡饼含油率、自动化程度、处理能力等方面介绍了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并与冬化过滤机作了比较,表明全自动隔膜压滤机在米糠油脱蜡中能完全替代冬化过滤机,并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精炼率,大大降低了蜡饼含油率,节约了成本,改善了卫生环境.
关键词:全自动隔膜压滤机;米糠油;脱蜡;过滤
-
1743.植物油中甾醇烯类物质的检测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建立了GC - MS测定植物油中4种甾醇烯类物质的方法.样品用石油醚提取,经硅胶柱净化,HP -5毛细管柱(5%苯基聚硅氧烷,30m)分离,质谱检测采用SIM模式.在0.062 5 ~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在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添加0.025、0.050 mg/kg和0.100 mg/kg水平的甾醇烯类物质,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测限可达0.010 mg/kg.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已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并可作为鉴别地沟油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甾醇烯类;植物油;地沟油
-
1744.一种新资源油脂——茶叶籽油的研究现状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茶叶籽油是以山茶科植物茶树成熟种子——茶叶籽为原料制备的食用植物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生理功能,是一种新开发的可食用植物油.茶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高于油茶籽油及橄榄油,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在高级食用油、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籽油的提取工艺、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茶叶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以期促进我国茶叶籽油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茶叶籽油;提取工艺;理化特性;组成成分;保健功能;tea seed oil;extraction process;physicochemical property;component;healthy function
-
1745.充氮气调对花生制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不同温度、不同储藏方式下储藏花生仁提取油的品质进行对比.试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储藏时间延长,油的色泽变化不明显,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上升趋势明显;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充氮98%气调组制油品质变化相对缓慢,充氮90%气调组效果不明显.在25℃以下储藏,各组试样的品质变化缓慢;在高温下储藏,充氮98%气调组在30℃下能延缓花生的酸败速度,但在35℃即使充氮效果亦不明显.因此,建议花生仁储藏温度不宜超过30℃,配以低温或气调效果更好.
关键词:花生仁;充氮气调;油品质
-
1746.生物柴油合成体系热力学数据的拓扑指数关联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针对酯交换法合成生物柴油体系中的各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及甲酯,采用一种新的拓扑指数计算方法计算了这些物质的拓扑指数值,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和Yoneda基团贡献法分别计算了这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fH°g,298.15K 及绝对熵S°g,298.15K(°)将计算得到的拓扑指数值与热力学函数值进行关联,并进行了相关程度的分析.结果发现,拓扑指数值与热力学函数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0,表明拓扑指数值与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函数值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关键词:生物柴油;拓扑指数;热力学函数
-
1747.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的评价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滤油粉及其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滤油粉处理过的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碘值、吸光度和外观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滤油粉处理后煎炸油的外观透亮,吸光度降低,酸值、碘值都有所降低,而过氧化值升高.研究表明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不佳,只能吸附炭化杂质.
关键词:煎炸油;滤油粉;净化
-
1748.分子蒸馏法纯化DHA藻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分子蒸馏对脱色DHA藻油进行纯化,以酸值、不皂化物、DHA含量等为分析指标,考察了不同的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器转速对DHA藻油分离除杂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进料预热温度30℃,冷凝水25℃,系统操作压力0.3Pa条件下,蒸馏温度240℃,进料速率2.0 mL/min,刮膜器转速150 r/min为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分子蒸馏纯化后DHA含量46.07%,高于传统脱臭工艺的38.41%.
关键词:DHA藻油;分子蒸馏;纯化;脱臭
-
1749.自然发酵法对豌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豌豆在35℃下分别自然发酵0、l、3、5d,研究对豌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透明度、溶解度、膨润力、黏度特性和质构特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的pH从7下降到4.2.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透明度降低.自然发酵后豌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润力均降低,发酵5d后,糊化温度从73.05℃升高到83.55℃,峰值黏度从178.42RVU降低到120.8RVU,淀粉凝胶硬度从920.349降低到104.01g.
关键词:豌豆淀粉;自然发酵;理化性质
-
1750.日粮添加不同来源脂肪酸对奶牛脂质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脂肪酸对泌乳中期奶牛脂质代谢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36头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产奶量、胎次及泌乳日龄将奶牛分为对照组、中短链脂肪酸(SMCFA)组和长链脂肪酸(LCF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SMCFA组和LCFA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400g/d SMCFA和400g/d LCFA,正试期为56 d.结果显示,LCFA组奶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在SMCFA和LCFA组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含量在SMCFA组显著降低(P<0.05),其余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LCFA或SMCFA对奶牛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SMCFA对泌乳中期奶牛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脂肪酸;脂质代谢;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