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篇
412 篇
12509 篇
2247 篇
346 篇
776 篇
1104 篇
396 篇
2193 篇
2561 篇
1194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92 篇
319 篇
759 篇
[综合] [2021-07-21]
出口方面:出口同比增速反弹,大超市场预期。进口方面:进口同比增速回落,但仍居高位。展望后期:上半年进出口亮点频现,下半年增速或将回落。出口方面,由于下半年高基数效应影响放大,出口同比增速 或将回落;进口方面,大宗商品最快上行期已过,上游商品价量匹配, 对进口的提振逐步回归均值,进口将逐渐转为“量价齐稳”发展格局。
[综合] [2021-07-21]
除了再度超预期外,本次出口数据还表明国内供给扰动的影响被高估。海外需求持续强劲、东南亚需求集中释放,抵消了供给端的不利 影响。出口中价格贡献的提升弥补了广东港口集装箱堆积的有限冲击。直观来看,6 月出口这一表现与 7 月 9 日央行降准所暗含的经济承压相 悖。
[综合] [2021-07-21]
随着欧洲疫情得到控制,未来 需求复苏确定性较高,预计欧洲将支撑起全球需求,继续维持强劲状态。大宗商品进口增速高位回落。需求支撑叠加替代作用不足或促使出口增速维持高位。尽管去年下半年的高基数可能会对今年下半年的 同比增速产生影响,但综合考虑需求支撑以及其他国家对国内商品替代作用不足 等因素,预计下半年出口或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金融业] [2021-07-21]
总览:继续增持利率债,同业存单规模回落。利率债: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地方债均放。信用债:主要信用债整体增持,同业存单缩量。分机构:商业银行、广义基金、保险机构配置力量凸显。商业银行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加 3605 亿,主要增持地方政府债 2245 亿;资金面持续宽松,对债券情绪维持偏乐观。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7-2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1-07-21]
下半年,由于供需关系的不一致性,各有色金属品种存在强弱分化的可能。总体来看,锡、铝供给边际增量有限,维持去库存状态,价格易涨难跌;镍、铜依靠需求支撑价格,维持高位振荡;锌、铅由于供给恢复,价格上涨动能不足。
[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1-07-21]
宏观政策的调整与成本支撑是钢材基本面预期好转的重要推手,钢材期货价格提前启动,并在近期已经与现货形成共振,二者价格携手上行。7月份钢价走势较6月份有明显的改变,逐渐从振荡转入缓慢上升的状态中。截至7月19日,螺纹钢主力合约已经从5月份的前低位置反弹超过20%。笔者认为,宏观政策的调整与成本支撑是钢材基本面预期好转的重要推手,虽然当前由于高温现货成交状况一般,但期货和现货价格已经形成共振,这将强化市场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7-21]
从历史排放积累角度看,西方国家的碳排放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远超中国。但中国碳排放增长率很快,近年中国人均碳排放已与欧盟国家差不多了。有关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人均碳排放达6.97吨,欧盟国家(西欧加东欧28国)人均6.95吨。当然,从人均能耗来看,中国比西方国家还要低得多。2020年中国人均能耗为3.5吨标准煤,而西方国家人均一般在6吨标准煤以上,欧洲国家一般是8吨多标准煤,美国是10吨标准煤(最高时是11吨标准煤以上)。所以,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均能耗还要增加。碳达峰是2030年,这是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的。因为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消耗1吨标准煤排放2.7吨二氧化碳(我看不到不同的排放因子),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小得多,所以虽然中国的人均能耗低,但人均碳排放高,这主要是由能源结构决定的。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建筑业] [2021-07-20]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推动河南技术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新材料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在产业综合实力、产业链式发展、技术创新能力、高端人才资源等方面位居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河南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集群竞争力偏弱、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偏紧等。未来一段时期,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三链”协同、加快集群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夯实人才支撑,多措并举,促进河南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综合,汽车制造业] [2021-07-20]
本文是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情况(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