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篇
412 篇
12509 篇
2247 篇
346 篇
776 篇
1104 篇
396 篇
2193 篇
2561 篇
1194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92 篇
319 篇
759 篇
[金融业] [2021-09-06]
财富管理业务是国内银行角力的重点领域。多家上市银行日前在中报中详尽披露了财富管理业务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明显提升,理财业务等手续费收入也带动了银行中间收入稳定增长。与此同时,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等关键数据指标增长情况可观。另外,资管新规过渡期目前接近尾声,中报显示,银行理财“老产品”压降加快推进,净值型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金融业] [2021-09-06]
迈好“十四五”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开局之年,银行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中期答卷。刚刚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稳健向好,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发展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良好开局来之不易。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大零售、财富管理、金融科技成为下一步银行业走好转型发展之路的关键。上半年,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经营效益表现亮眼,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长重新站上两位数。从营业收入情况看,工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64亿元,同比增长6%;建行实现经营收入38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农行实现净经营收入3663亿元,同比增长7.8%;中行营业收入为3028.55亿元,同比增长5.53%;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77亿元,同比增长7.7%;交通银行实现净经营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5.6%。
[金融业] [2021-09-06]
中国银行业的收入主要依赖于息差收入,但是从长期看,利息是大概率下降的,息差是必然收窄的,那么未来银行业竞争的一个焦点就是表外的中间业务收入,这也是提了多年的口号。多年以来,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加紧布局,已经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今年上半年国有四大银行的净息差就是下降的,那就意味着利息收入是下降的。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利息收入又占大头,一般在7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一个较好的业绩,非息收入必须跟上,非息收入中的大头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一般就是指的中间业务收入。只有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保持较好的增长,才能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仔细研读今年上半年四大国有银行年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方面,已经出现了分化,有些银行抓住了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明显的增长,有的则增长较缓慢。
[金融业] [2021-09-06]
首批基础设施REITs成立近3个月,开局良好。记者发现,产权类REITs经历短期的波动调整后,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富国首创水务REIT这2只生态环保项目展现出较强的成长性,涨幅在10%左右。此外,从投资者和券商销售反馈来看,目前持有的大部分投资者对投资现状较为满意,但期待后续能够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以提高对产品的进一步认识。从相关REITs管理人来看,正积极储备后续项目和推进扩募等相关工作。
[金融业] [2021-09-06]
在介绍地方债务化解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资主体—融资渠道—还款来源—增信措施—国资体系”五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与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宁波市破解基础设施投融资困境的五个成功案例,提出了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重构的有效路径。其主要包括:打造市场化城市综合服务商、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创新构建综合还款来源、推进增信体系转型、建立新型国资国企体系。
[金融业] [2021-09-06]
2021年3月,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出台,明确要求银行从负债的来源稳定性、结构多样性、与资产匹配合理性、获取的主动性、成本适当性及项目真实性六个方面加强负债质量管理,对银行构建更加全面的负债业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09-06]
近年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但过度医疗问题仍然存在。今年4月,某知名三甲医院大夫曝光“肿瘤医疗不良行为”的事件,就反映了过度医疗的危害以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过度医疗为何屡禁不止,其症结在于各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不清、发挥作用不充分。有效遏制过度医疗问题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内在要求,有必要尽快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金融业] [2021-09-06]
自2021年年初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试点开启以来,多家银行相继开展业务实践,目前已有6家银行通过银登中心完成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13起,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推出为商业银行规范和创新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提供了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但由于目前尚处在探索实践时期,在个人不良资产包定价机制、债权转让通知、合法催收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和挑战,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有望进一步加快,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6]
2021年5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至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提高至13.5%,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从养老金改革的角度来看,以上数字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用三组官方数据加以进一步说明。第一,按照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劳动就业人口(15~64岁)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7%,提高到2050年的43.6%。第二,在2020年年底出版发行、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提到,老龄化的加速导致中国养老保险抚养比越来越低,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第三,上述人口变化和赡养率的变化导致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书中还指出,到2029年当期将首次出现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耗尽。实际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过去连续六年阶段性降费减税的基础上,2020年进一步采取了超常规的企业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免、减、缓”措施,从而使得2020年中国就已经首次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首次”指的是1997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以后首次出现养老金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是在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口,财政补贴规模大致相当于每年养老金支出的15%左右。
[房地产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06]
本报告梳理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文件,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和市场发展的部门规章;就2015年农业部等部门主导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情况以及各地方政府就农村土地市场发展进行的试点活动进行梳理;从政策层面总结中国农村土地市场2015年的发展,展望2016年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