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1 篇
13918 篇
478362 篇
16355 篇
11779 篇
3949 篇
6564 篇
1255 篇
75762 篇
38242 篇
12197 篇
1674 篇
2874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30 篇
3896 篇
5520 篇
养老金改革的前景、挑战与对策
2021年5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至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提高至13.5%,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从养老金改革的角度来看,以上数字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用三组官方数据加以进一步说明。第一,按照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劳动就业人口(15~64岁)的比例将从2020年的17%,提高到2050年的43.6%。第二,在2020年年底出版发行、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提到,老龄化的加速导致中国养老保险抚养比越来越低,将从2019年的2.65个人养活1个人,降低到2050年的1.03个人养活1个人。第三,上述人口变化和赡养率的变化导致养老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书中还指出,到2029年当期将首次出现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计结余将耗尽。实际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中国在过去连续六年阶段性降费减税的基础上,2020年进一步采取了超常规的企业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免、减、缓”措施,从而使得2020年中国就已经首次出现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首次”指的是1997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以后首次出现养老金缺口,并且这个缺口还是在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口,财政补贴规模大致相当于每年养老金支出的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