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40 篇 当前为第 2095 页 共 2134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941.大豆油阻湿包装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针对一级大豆油在贮运过程中存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不断升高这一问题,通过在PET中共混PEN的方法来改善原有PET油瓶的防潮功能.采用DSC方法对PET、PEN共混相客性进行试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制得PET/PEN共混瓶坯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比较.试验通过对96 g 5 L PET和PET/PEN共混透明瓶透湿率的测定,同时对这两种瓶装一级大豆油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包装内一级大豆油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油本身酸价的变化.结果表明,PET/PEN共混瓶可以有效提高原有PET瓶对油包装的阻湿性能.
    关键词:大豆油;阻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湿率;油瓶
  • 20942.糙米芽制备及其在红曲保健酒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糙米芽制备及其红曲保健酒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糙米发芽、糙米芽汁制备及复合菌种发酵等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糙米芽制备适宜的工艺条件为25℃浸泡10 h、30℃下发芽24h;糙米芽汁制备中,采用70℃液化2h、55℃糖化2h所得糙米汁质量较高;酵母接种量为0.5%(m/V),红曲霉接种量为15% (V/V),在32℃下发酵5d,可得到色香味俱佳的糙米芽红曲保健酿造酒.
    关键词:发芽;糙米芽;糖化;红曲霉;发酵
  • 20943.黄牛肝菌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利用顶空GC-MS技术对黄牛肝菌干品和蒸馏萃取得到的黄牛肝菌馏分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黄牛肝菌干品中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相对质量分数为61.42%,主要为杂环类、酸类、酮类和酯类,主要成分有:戊酸、2,6-二甲基吡嗪、1-乙基-2-甲酰基吡咯、苯乙酮、苯甲醛、2,5-二甲基吡嗪、丙位戊内酯、2-乙基-(5或6)-甲基吡嗪和乙醇.从黄牛肝菌馏分中鉴定出46种挥发性成分,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相对质量分数为55.25%,主要为酮类、醛类、酯类和醇类,主要成分有:苯乙酸甲酯、苯甲醛、1-辛烯-3-酮、1-辛烯-3-醇、苯乙酮、环辛醇和2辛烯醛.微量芳香含硫化合物在黄牛肝菌馏分中有检出.样品在两种处理方式下鉴定得到16种相同组分,主要成分相对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干品分析得到的挥发性组分种类较馏分组分丰富,但蒸馏萃取对挥发性组分含量有富集作用.
    关键词:黄牛肝菌;干品;馏分;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GC-MS
  • 20944.葛根淀粉性质及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葛根是中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葛根淀粉是其主要食用成分,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传统方法制备的葛粉冲调性不佳,食用前的调理过程比较繁琐,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文章综述葛根淀粉的颗粒性质、理化性质,以及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葛根淀粉的改性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葛根淀粉;改性;理化性质;颗粒性质;酶法改性
  • 20945.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在杨梅汁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采用正交试验对从豆渣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SDF的最佳提取工艺:酶解时间1.2h,酶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3%,酶解温度为45℃,pH值4.5.研究了SDF对杨梅汁稳定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CMC-Na、黄原胶、果胶和SDF的添加量为自变量、沉淀率和△OD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了杨梅浊汁稳定剂的最佳配比:CMC-Na为0.0562%,黄原胶为0.034%,果胶为0.06%,SDF为4.82%.
    关键词:SDF;杨梅汁;沉淀率;浊度;响应面
  • 20946.草鱼肉酸化条件优化及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栅栏技术是近年来成功应用于鲜肉防腐保鲜的新技术,其中酸化(pH)是一个重要的栅栏因子.在栅栏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缓冲液类型、pH值、浓度和浸泡时间等酸化处理条件对草鱼肉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鱼肉最佳酸化条件:以浓度为0.4 mol/L,pH为3.0的乳酸/乳酸钠缓冲液浸泡6 min,该条件下.鱼肉低温贮藏6d时微生物菌落平均总数为5.85×104 CFU/g,远低于草鱼二级品微生物指标要求.
    关键词:草鱼;酸化;微生物;乳酸;缓冲液
  • 20947.臭氧对砀山酥梨采后生理及腐烂效果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研究了臭氧对冷藏条件下砀山酥梨采后生理以及贮期病害的影响.在冷藏(缓慢降温至(0±0.5℃)期间,每日用4 mg/m3臭氧处理砀山酥梨3h,定期测定了贮藏期相关生理指标和腐烂率,并进行了臭氧对砀山酥梨主要致腐菌梨青霉、梨褐腐、梨轮纹的离体和活体实验.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砀山酥梨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丙二醛含量,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对果实硬度没有显著影响;臭氧明显抑制引起砀山酥梨发生腐烂的青霉病、褐腐病、以及轮纹病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了接种病原菌在梨果实上的扩展.将臭氧用于砀山酥梨的贮藏,既可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又可防治果实腐烂.
    关键词:砀山酥梨;臭氧;采后生理;腐烂;梨病原菌
  • 20948.抗性淀粉及其防治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抗性淀粉及其减肥功能是近年碳水化合物和健康领域两个研究热点.文章综述抗性淀粉的减肥机制及其在国内外防治肥胖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总结已有文献,分析抗性淀粉影响餐后饱腹感、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别介绍产生该类影响的机制,揭示抗性淀粉具有有效预防控制肥胖症的功效,为抗性淀粉的应用和健康减肥提供理论依据并丰富该领域的资料库.
    关键词:抗性淀粉;肥胖症;研究进展
  • 20949.怀山药微波真空干燥模型的建立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对鲜切怀山药进行了微波真空组合干燥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值的水分比和时间的关系建立了怀山药的薄层微波真空干燥模型.结果表明:在干燥处理开始至物料含水率达到50%的范围之内,水分比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水分比的预测模型为:MR=(0.103 225 3P-1.628 6×15-5 W-0.009 729 556)(1/(0.089 295 9P-1.566 473 ×10-5 W-0.010 239 25)+t).通过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和预测怀山药微波真空干燥的水分比变化规律.
    关键词:怀山药;微波真空干燥;数学模型
  • 20950.多种致病菌同步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概述了致病菌检测的对象,包括细菌菌群的形态及细菌本身、细菌的DNA、细菌的代谢物;同时介绍了可同步检测多种致病菌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DNA传感器、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免疫传感器检测技术、多重PCR检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最后总结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种致病菌;同步检测
首页  上一页  ...  2090  2091  2092  2093  2094  2095  2096  2097  2098  209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