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81.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根据A、B、C和D肠毒素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和鉴定肠毒素基因型,并进一步克隆肠毒素基因.结果表明,待检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为A型,序列长为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残基,同其他肠毒素A高度相似,等电点为8.85,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功能结构域和三位结构预测分析发现此蛋白含有肠毒素家族结构域和肠毒素C家族结构域.
关键词:金黄色萄萄球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克隆;膜结合蛋白
-
20982.稳定化全麦粉的品质评价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稳定化全麦粉的水分、灰分、湿面筋、降落指数、粗蛋白、粗脂肪、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烷基间苯二酚、总酚、B族维生素、矿物元素、总抗氧化值、脂肪酸值、储藏稳定性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化全麦粉的灰分、总膳食纤维、总抗氧化值、B族维生素及矿物元素指标高于普通小麦粉2~5倍,烷基间苯二酚含量达10倍多,其他指标与普通小麦粉相当.全麦粉储存4个月后,其脂肪酸值仍满足小麦粉的中国国家标准要求.稳定化全麦粉相比于普通小麦粉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稳定化;全麦粉;品质评价
-
20983.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粉霉病的抑制及机理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探讨采后硅酸钠处理对杏果粉霉病的抑制效果及机理,作者观察了体外条件下硅酸钠对杏果粉霉病病原物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效果,并以”李杏”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0、25、50、75 mmol/L)浸泡果实10 min,测定常温贮藏期间处理对T.roseum 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抑制,以及对果实两种防御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抗性物质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条件下硅酸钠可抑制粉红单端孢(Trichotethium roseum)的生长,其中以25 mmol/L处理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85%.不同浓度硅酸钠浸泡可明显降低杏果损伤接种T.roseum的病斑直径,其中以50 mmol/L效果最好,且抑制效果可持续72 h.50 mmol/L硅酸钠处理还有效提高了果实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了总酚的积累,但对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由此表明,采后硅酸钠处理可通过直接抑菌和诱导果实抗性来抑制杏的粉霉病.
关键词:果实;硅;采后病害;诱导抗病性
-
20984.功能性营养物质对蓝藻厌氧发酵产酸的强化作用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提高蓝藻发酵的产酸量,向发酵体系中分别添加Fe、Fe2+、Ni2+、酵母浸膏4种营养物质来强化产氢产酸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种营养物质的添加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有机酸产量.其中,添加0.50 g/L的Fe、0.10 g/L的Fe2+、0.20 mg/L的Ni2+可使丁酸和总有机酸产量分别提高109%~148%和84%~102%.酵母浸膏的促进效果最佳,在其质量浓度为0.25g/L时,丁酸和总有机酸产量均为最高,分别可达到6 803 mg/L和9 269 mg/L,比空白组提高164%和105%.
关键词:蓝藻;发酵;丁酸;酵母浸膏
-
20985.电子束辐照对即食凤爪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即食凤爪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凤爪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剂量处理条件下凤爪的脂质氧化TBARS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弹性、汁液流失率、感官品质和菌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达到6.0 kGy时,产品贮藏180 d后其菌落总数为4 300 cfu/g,菌落总数电子束辐照的D10值在1.84~2.22 kGy;辐照剂量大于6.0 kGy时,TBARS值与空白相比有显著差异,而TVB-N则无显著差异;辐照剂量超过8.0 kGy时,则凤爪的弹性与汁液流失率有显著的影响.辐照剂量在一定范围内(8.0 kGy),对产品的感官品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常温下180 d的贮藏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电子束辐照可以显著降低并控制即食凤爪微生物含量,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关键词:即食凤爪;电子束;辐照;灭菌;品质
-
20986.纯化大肠杆菌表达胆固醇氧化酶的两种亲和分离介质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建立了从重组菌中高效亲和制备胆固醇氧化酶的方法,将一种源自Brevibacterium sp.(DQ345780)的胆固醇氧化酶基因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表达,,选择核黄素-5' 磷酸(FMN)及7-氯-异咯嗪作为亲和配体,构建胆固醇氧化酶亲和制备介质.通过两种介质的一步亲和吸附,获得纯度较高的胆固醇氧化酶样本,蛋白回收率分别为9.4%与9.9%(质量百分比),活性回收率分别为85.2%与93.4%(活性百分比).使用SDS-PAGE分析,纯化得到蛋白分子量为约50000,纯度分别为98.0%与97.5%(纯度百分比).通过静态吸附分析,胆固醇氧化酶相对两种亲和介质的最大理论吸附值分别为71.0与78.5 mg/g介质;解离常数分别为12.8和7.3 μg/g介质.
关键词:胆固醇氧化酶;大肠杆菌;核黄素;异咯嗪;亲和分离
-
20987.不同相对分子质量κ-卡拉胶马来酰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对κ-卡拉胶进行酸降解,经过透析得到两种卡拉胶低聚糖.分别与马来酸酐合成得到两种马来酰衍生物(MA和MB),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00和4540,且取代度相近.对产物进行FT-IR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MA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均优于MB,即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影响卡拉胶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κ-卡拉胶;酸降解;马来酰基化;抗氧化活性
-
20988.以草鱼下脚料为原料的鱼味酱加工工艺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充分利用草鱼加工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以咸干草鱼丁、香菇、黄豆、豆瓣酱为主要原料制作鱼粒香菇风味酱的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加工过程中郫县豆瓣、五香粉、杀菌强度对酱体质量、风味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相应的最佳配方;用物性测试仪对产品的品质特性进行评价,确定了鱼丁最佳处理工艺;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产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确定了此鱼粒香菇酱的特征风味物质.
关键词:鱼粒香菇风味酱;加工工艺;鱼丁;郫县豆瓣酱;五香粉;杀菌;物性测试仪;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
20989.热管蒸发器浓缩果汁芳香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以桃汁为试验介质,对其蒸发过程中芳香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热力浓缩过程中芳香成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恒客热过程中桃汁芳香成分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桃汁中芳香物变化的准数关联式,该经验关联式可为热管式蒸发器的开发设计以及果汁热力浓缩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桃汁;蒸发浓缩;变化动力学;芳香物
-
20990.单宁酶制备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0-15]
单宁酶主要由曲霉属等微生物发酵制备.它能够水解单宁中的酯键和缩酚羧键,生成重要的工业原料没食子酸等化合物.单宁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等领域.文章着重综述国内外在单宁酶菌种选育、培养基发酵体系、发酵生产、提取与分离纯化、固定化技术等制备方法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分析单宁酶制备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单宁酶;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基;固定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