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1381 篇 当前为第 2042 页 共 2139

所属行业:食品制造业

  • 20411.HACCP体系在出口俄式酸黄瓜中的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为了出口中亚俄式酸黄瓜罐头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借鉴,依据国际先进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对俄式酸黄瓜罐头生产各环节主要危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定出原辅料验收、装瓶、加汁、旋盖、杀菌4道工序为关键控制点(CCP),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HACCP;俄式酸黄瓜;质量安全;控制;HACCP;russian pickled cucumbers;quality and safety;control
  • 20412.豆腐干质构感官分析及评价小组能力评估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小组对市售豆腐干质构进行蛛网描述性感官分析,得到区分不同品质豆腐干的主要质构属性.通过计算信噪比变化趋势,研究了培训过程中评价小组的表现;采用Panel Check软件,评估了培训后的评价小组一致性、评价员区分能力和重复性;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豆腐干之间的质构差异及豆腐干与各属性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经过培训的豆腐干感官评价小组给出的数据较为准确、可靠;区分不同品质豆腐干的主要质构属性为:表面油感、凝聚性、硬度、成团性、咀嚼次数.
    关键词:豆腐干;蛛网描述性感官分析法;评价小组能力评估;质构
  • 20413.重组氨肽酶底物特异性及协同水解玉米蛋白质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以9种不同的氨基酸-对硝基苯胺为底物,考察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氨肽酶对底物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氨肽酶对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Leu-pNA水解活力最强,其次是两种由碱性氨基酸组成的Arg-pNA、Lys-pNA,对其它几种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Ala-pNA、Ile-pNA、Val-pNA、Phe-pNA、Pro-pNA表现出较弱的水解活力,而对酸性氨基酸组成的Glu-pNA则无水解活力.在此基础上考察其与内切蛋白酶协同水解玉米蛋白质的效果,以水解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明确氨肽酶与碱性蛋白酶复配水解玉米蛋白质的效果较佳.双酶水解产物中新增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碱性蛋白酶和氨肽酶单独水解的4.89倍、6.05倍;水解产物中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多在1 000Da以下,其中500~1 000 Da的寡肽占14.57%,180~500 Da的小肽质量分数为68.42%,水解度达65%.这些结果表明,氨肽酶和碱性蛋白酶协同水解蛋白质原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重组氨肽酶;底物特异性;协同水解;玉米蛋白质;recombinant aminopeptidase;substrate specificity;collaborative hydrolysis;corn protein
  • 20414.三聚氰胺免疫亲和柱的制备和测试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制备高容量的三聚氰胺免疫亲和层析柱,以识别三聚氰胺的单克隆抗体为配体,采用硅烷化方法,对抗体进行包埋,装填小柱.采用三聚氰胺系列标准溶液进行富集试验,通过紫外光谱(三聚氰胺最大紫外吸收波长240 nm)和液相色谱-质谱测试流出液和洗脱液中三聚氰胺的浓度,确定了免疫亲和柱的柱容量为16.47 μg.试验中对亲和小柱的润洗溶液、上样溶液、洗脱溶液和再生溶液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免疫亲和层析柱的富集效率可达66倍.以回收率高于60%计,该柱的再生次数至少为5次.
    关键词:三聚氰胺;免疫亲和层析柱;抗体;富集;melamine;immunoaffinity column;antibody;condensation
  • 20415.茶叶籽热处理对其压榨油品质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对采摘自湖南的茶叶籽分别进行常温浸提、常温冷榨以及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压榨,测定分析自制茶叶籽毛油基本指标和脂肪伴随物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0℃加热处理使茶叶子油过氧化值明显升高,脂肪酸组成受加热影响不大.对脂肪伴随物而言,在实验温度区间内,加热处理使茶叶籽油中茶多酚类物质、角鲨烯和甾醇等质量分数上升,但生育酚质量分数随处理温度上升而下降.综合来看,适当的加热处理对提高茶叶籽油的品质是有利的.
    关键词: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茶多酚;甾醇;角鲨烯;压榨
  • 20416.酶法制备明胶提胶前处理条件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作者采用酶法制备明胶.以罗非鱼骨为提取明胶的原料,优化了鱼骨的盐酸脱盐工艺和脱盐骨素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脱盐条件为:鱼骨用0.6 mol/L盐酸脱盐,液料比为5 mL/g,浸酸时间为6h,期间每隔1.5 h换酸一次;木瓜蛋白酶预处理工艺最优条件为:温度为46.5℃,pH 5.3,反应时间为72 min,液料比为3 mL/g,酶的添加量为2 480 U/g(鱼骨).经过提胶,得到了质量和产率都较高的明胶产品.酶法制取明胶减少了工业废水的产生,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为罗非鱼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罗非鱼;鱼骨;木瓜蛋白酶;酶解;明胶
  • 20417.基于纳米金标记-适配体识别的伏马菌素B1检测新方法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和纳米金变色效应构建了伏马菌素B1 (FB1)的可视化检测新方法.实验以纳米金为载体,首先在纳米金表面组装巯基化的适配体互补短链DNA1/FB1-适配体复合物;当加入目标物时,适配体链与目标物结合,与互补短链DNA1发生解离;此时再加入纳米金标记的与适配体互补短链1互补的短链DNA2,二者杂交可导致纳米金粒子的聚集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进而实现目标物的可视化检测.通过条件优化,有效避免了由于盐浓度过高使纳米金发生聚集所产生的误差.同时在纳米金与短链DNA孵化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NaCl浓度达到了500 mmol/L而纳米金颜色仍不发生改变,打破了以往熟化NaCl浓度100 mmol/L就使纳米金颜色发生变化的界限,使附着在纳米金上的DNA量扩大了3倍.方法检测线性范围为125~1 500 ng/L,检测限为125 ng/L.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啤酒中FB1的检测.
    关键词:适配体识别;纳米金变色;可视化
  • 20418.维生素对竹黄菌发酵产苝醌类色素的影响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生物素、VB1、VB3、VB5、VB6,肌醇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VC对竹黄菌Shiraia sp.SUPER-H168生长及其次级代谢产物苝醌类色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VB5和VB1可显著促进竹黄菌的生长和色素的积累,菌体量和色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7.8%和31%,VB5和VB1的较适质量浓度为0.5 mg/L和1.0 mg/L.添加生物素和对氨基苯甲酸可显著提高菌体生长量,但低质量浓度的添加量对色素的积累起抑制作用.添加VB3、肌醇和VC可略微提高色素的产量,较适质量浓度为0.5、0.05、0.05 mg/L.添加VB6虽然可促进菌体的生长,但却抑制了色素的积累.将对色素积累有促进作用的VB3、VB5、肌醇、VB1、VC这5种维生素最优质量浓度下混合添加到5L发酵罐培养基中,观察了菌体生长和发酵产色素的过程,最终的菌体量和色素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3.7%和75%.
    关键词:维生素;竹黄菌;单因素法
  • 20419.酶解鸡骨架制备热反应底物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鸡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鸡骨进行深加工,能有效提高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率.作者通过比较采用Flavourzyme与Protamex以2∶1复配对鸡骨进行水解.以水解度(DH)为特征指标,对酶解鸡骨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温度55℃,pH 6.5,时间5h,酶用量为质量分数0.8%,料液质量比为1 g∶2 mL,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3.69%.所得酶解液用于对不同水解度的蛋白质酶解液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鸡骨架;水解度;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
  • 20420.产β-1,3-1,4-葡聚糖酶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tequilensisCGX5-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3-15]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一株野生特基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各组分为:大麦粉68.4 g/L,玉米粉40 g/L,豆饼粉61.1 g/L,KH2PO4 1g/L,MgSO4· 7H2O 0.1 g/L,CaCl2 0.1 g/L.用优化培养基在37℃摇瓶发酵52 h,β-1,3-1,4-葡聚糖酶酶活达到191.96 U/mL,是优化前产酶水平的1.91倍.
    关键词:β-1,3-1,4-葡聚糖酶;响应面法;培养基优化;特基拉芽孢杆菌;β-1,3-1,4-glucanase;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medium optimization;Bacillus tequilensis
首页  上一页  ...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