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产漆酶培养基条件的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对白腐真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获得了二次多元回归方程,预测麸皮、酒石酸铵和吐温80的优化值,并预测漆酶最高酶活.结果表明:当麸皮、酒石酸铵和吐温-80的优化值分别为11.04,0.10 g/L和3.24 mL/L时,漆酶最高酶活可达34.25 U/mL,验证实验漆酶实际酶活为36.67 U/mL,与预测值十分接近,优化后酶活与比优化前提高了62.98%.
关键词:白腐真菌;漆酶;酶活;培养基
-
20172.锐孔法制备原花青素微胶囊工艺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采用锐孔法,以原花青素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原花青素微胶囊,并优化其制备工艺.以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海藻酸钠浓度、凝固液氯化钙浓度、芯壁比、针头孔径、下滴高度等因素对原花青素微胶囊化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制备原花青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3%,氯化钙浓度3%,芯壁比1∶4(芯材浓度1.5%),针头孔径0.45 mm,下滴高度8 cm;此时微胶囊化产率和效果最好,包埋率可达77.83%.视频变焦显微镜图显示,原花青素微胶囊有良好的形态分布.
关键词:原花青素;微胶囊;锐孔法;海藻酸钠;包埋率
-
20173.肽酶高产菌株生长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从贵州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1株肽酶高产菌株,对该11株菌进行生长曲线、生长温度、培养pH值、耐盐性、紫外线照射敏感性以及抗生素耐药性和产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DF2-1外的10株菌均可作为发酵生产的参考供试菌株,其中最适宜的菌株为ZMJ-5.
关键词:肽酶;细菌;生长特性;安全性
-
20174.固定化菠萝果酒酵母菌的制备及其应用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将自行分离的菠萝果酒酵母菌使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包埋制作固定化酵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酵母菌的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并将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菠萝果酒酵母应用于菠萝果汁的发酵制作果酒.结果表明:用3%的海藻酸钠与3%的氯化钙,在氯化钙溶液的pH为6.5时,制得的固定化菠萝果酒酵母的机械强度达到最佳;在发酵温度32℃,初始糖度18%,酵母接种量10%,pH4.5的条件下,该固定化酵母发酵酒精产率最高,各项发酵性能均优于菠萝果酒酵母细胞游离状态下的发酵性能.
关键词:固定化;包埋法;菠萝;果酒;酵母
-
20175.基于Solidworks齿轮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针对齿轮连杆机构运动分析困难,不易获得完整解析解的问题,通过Solidworks快速建立齿轮连杆机构的虚拟样机,利用Motion插件进行运动仿真,可获得输出轮的位移、转速和角加速度;根据仿真结果调整机构的尺度参数,能实现只要微细改变曲柄的长度,即可调整输出轮瞬时停歇的时间长短,以满足设计的预期要求.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通用性强.
关键词:齿轮;连杆机构;仿真;瞬时;虚拟;停歇运动;曲柄;SolidworksMotion
-
20176.集成反应分离制备甘露醇的多元分流式装备开发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为优化现有生产过程中的产率、能耗与排放等综合性问题,自主提出一种将电化学还原反应与连续色谱分离相耦合的新工艺,结合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研制出一种将反应分离耦合来制备甘露醇的多元分流式机电装备.其结构简单、操作简捷、过程绿色、节能减排、自动化程度高,可获取甘露醇纯度达93%以上,同时完全利用原料葡萄糖和甘露醇收率接近100%,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多组分分离;多元分流;甘露醇;电化学还原反应;模拟移动床技术
-
20177.发芽绿豆生物转化法富集γ-氨基丁酸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硫氰酸苯酯为衍生化试剂测定发芽绿豆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对发芽绿豆生物转化法富集GABA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绿豆生物转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当谷氨酸钠的浓度为4 mmol/L时,GABA的生成量最高.Ca2+和维生素B6对GABA都具有激活作用,当Ca2+浓度为1.5 mmol/L,维生素B6为1.5 mmol/L时,其激活作用最强,分别为未激活时的1.25倍和1.89倍.在该条件下反应2h较合适,由最初的几乎检测不到GABA,到最终能达到796.8 mg/100g·干基.由于生物酶转化法生产GABA安全,条件温和,无副反应等原因非常适合应用于食品领域.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发芽绿豆;生物转化;谷氨酸脱羧酶
-
20178.固定化酵母细胞啤酒连续后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为了得到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啤酒连续后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发酵温度、酒液流量和固定化酵母胶粒填充量对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12℃,酒液流量6 L/h,固定化酵母胶粒填充量60%.该条件下,啤酒中的双乙酰含量最低,啤酒的品质和风味最佳.
关键词: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连续后发酵;优化
-
20179.接菌发酵泡菜品质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乳酸菌菌株Mao24.1,Mao5.1和Tang3.2分离自传统发酵蔬菜中,具有强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分别接种该3株菌发酵制作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比较分析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pH、亚硝酸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接种发酵泡菜1d时乳酸菌数量最多,分别为5.5×106,1.4×107,2.8×107 CFU/mL;接入Mao5.1和Tang3.2的发酵泡菜在发酵2d时乳酸含量分别为0.41%和0.53%,pH为3.23和3.22;接菌发酵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一直在0.40 μg/mL以下;Mao5.1和Tang3.2发酵泡菜产品色泽和脆度好,Mao24.1发酵泡菜产品香气浓郁,各指标均优于自然发酵泡菜.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该3株菌间无拮抗作用可共生发酵泡菜.
关键词:泡菜;乳酸菌;自然发酵;接种发酵;亚硝酸盐;拮抗试验
-
20180.酶法制备丙二醇单酯的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4-06-15]
为制备丙二醇单酯,以叔丁醇为溶剂,对脂肪酶催化橄榄油与1,2-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丙二醇单酯进行研究.考察脂肪酶种类和酶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叔丁醇体系中来自Rhizomucor miehei的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适用于催化橄榄油与丙二醇的醇解反应合成1,2-丙二醇单酯.最佳的反应条件:橄榄油和1,2-丙二醇的摩尔比为1∶4,叔丁醇体系中底物混合物的浓度为30%,反应温度为50℃,脂肪酶的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3%,酯交换反应12h.该条件下,产物中1,2-丙二醇单酯的含量达到72.4%.
关键词:酶法;丙二醇单酯;脂肪酶;橄榄油;酯交换;叔丁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