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167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61.HS-SPME-GC-MS分析发芽糙米储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水分含量为(14±0.5)%的发芽糙米为原料,取1 kg装入聚乙烯(PE)袋(15 cm×20 cm)密封后分别在湿度(65±3)%的4℃和35℃条件下储藏6个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4℃和35℃储藏及新鲜的发芽糙米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糙米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烃类、醛类和酯类,其次是醇类和酸类;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糙米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4℃与35℃储藏下的发芽糙米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有差异性;在35℃下储藏的发芽糙米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较4℃下有显著性增加.储藏6个月之后,变化较明显的挥发性成分有十六烷、十八烷、己醛、n-十六酸、2-乙基-1-己醇、乙酸乙酯.
    关键词:发芽糙米;储藏;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germinated brown rice;storage;volatile compounds;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1662.棕榈油基基料油相容性及结晶形态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SFC和等固曲线研究了棕榈油硬脂分提物(POs)、棕榈油中熔点分提产物(PMF)及棕榈仁油(PKO)三元混合体系的相容性,并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对混合体系的晶体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整个温度区间内所有配方中均出现共晶现象,多数配方在15~25℃区间共晶现象最为严重,但d配方(POs - PMF - PKO,质量比为0.45∶0.45∶0.1)的相容性最好,结合偏光显微观察发现甘油三酯的组成对混合体系的晶形影响显著.
    关键词:棕榈油基基料油;相容性;共晶;结晶形态
  • 1663.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紫苏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但易氧化不耐贮藏.以紫苏油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空气和水分含量对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光照、空气和高水分均可促进紫苏油氧化,在贮藏中控制紫苏油水分含量0.10%以下,在25℃以下的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密封贮藏.
    关键词:紫苏油;酸值;过氧化值;贮藏稳定性
  • 1664.羧甲基化法制备高持水力麦麸膳食纤维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不溶性麦麸膳食纤维为原料,持水力为指标,对羧甲基化法制备高持水力麦麸膳食纤维进行了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对碱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羧甲基化改性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3.38 mol/L,碱化温度35℃,碱化时间56min,乙醇体积分数87%,醚化温度53℃,醚化时间3.3h,在此条件下改性产品的得率为113.87%,改性产品的取代度为0.2939;产品持水力为11.825 g/g,与改性前相比,产品持水力提高了105.79%.
    关键词:不溶性麦麸膳食纤维;持水力;羧甲基化改性;响应面分析
  • 1665.食用植物油流变学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旋转流变仪探讨了15种植物油和13种不同品牌花生油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的黏度(η)不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改变,均属于牛顿型流体,橄榄油黏度最大(0.065 50 Pa·s),其次是茶油,葡萄籽油黏度最小(0.047 80 Pa·s);植物油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流变学特性为温度敏感;除花生油外,其余植物油的lnη与1/T在0~50℃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13种花生油黏温曲线(lnη与1/T)均为非线性相关.
    关键词:植物油;花生油;流变学;掺伪;vegetable oils;peanut oil;rheology;adulteration
  • 1666.大孔树脂法纯化茶皂素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了提高茶皂素的纯化效率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与动态吸附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合适的大孔树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重点考察了上样速度、溶剂乙醇体积分数、上样液质量浓度对动态吸附率的影响以及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流速、洗脱剂体积对动态解吸率的影响.优化出D4020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速度0.9 mL/min,溶剂乙醇体积分数20%,上样液质量浓度27 mg/mL;动态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剂流速1.8 mL/min,洗脱剂体积2.0 BV.
    关键词:茶皂素;大孔树脂;纯化;优化
  • 1667.大米的真空冷却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将微波处理后的大米进行真空冷却,对大米的温度、含水量、碘蓝值、游离脂肪酸、水溶性蛋白质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真空抽气冷却时间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真空抽气时间的延长,大米的含水量、碘蓝值、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但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变.微波处理条件会影响大米品质及大米真空冷却效果,以长时间低剂量微波处理对大米品质影响较小.大米经长时间低剂量微波处理后,真空抽气45s,温度可降低到40℃以下,且爆腰率和碎米率较低,品质较好.
    关键词:大米;真空冷却;抽气时间;品质
  • 1668.火焰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对小麦粉中钠的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小麦粉中的钠元素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湿法消解和干法消解2种前处理方法,消解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2种前处理方法和2种检测方法对钠元素测定的差异,结果显示:2种前处理方法对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在0~ 10 mg/L浓度范围内,使用AAS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好于AES法.在采用湿法消解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之间的差异较显著,在使用干法消解时,2种测定方法差异不显著,对于检测结果来说AES法较AAS法测得结果略微偏低,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发射法测定小麦粉中钠元素含量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关键词:钠元素;干法消化;湿法消化;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Na;ash digestion;wet digestion;AAS;AES
  • 1669.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检测及对比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或方法对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磷脂与虾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含量较为真实可靠,为315.0~528.3 mg/g;HPLC法测定虾青素含量较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南极磷虾油中EPA含量在11.90% ~ 28.13%之间,DHA含量在6.91%~13.70%之间,过氧化值为2.32 ~ 5.40 mmol/kg,碘值(Ⅰ)为120.79~156.84 g/100 g,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关键词:南极磷虾油;质量指标;磷脂;虾青素;检测;Antarctic krill oil;quality indicator;phospholipid;astaxanthin;detection
  • 1670.酶促连续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连续循环反应器,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催化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连续合成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为溶剂,麦芽糖的起始浓度15 mmol/L,脂肪酸浓度100~200 mmol/L,麦芽糖补充量5 g/(L·d),分子筛添加量10 g/d,100 ~ 200 mmol/L的脂肪酸叔丁醇溶液以流速为0.2~0.3 mL/min进入反应器,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平均产量可达到5.9 g/(L·d).
    关键词:麦芽糖;硬脂酸;脂肪酶;连续化
首页  上一页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