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69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81.棕榈油基基料油相容性及结晶形态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SFC和等固曲线研究了棕榈油硬脂分提物(POs)、棕榈油中熔点分提产物(PMF)及棕榈仁油(PKO)三元混合体系的相容性,并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对混合体系的晶体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整个温度区间内所有配方中均出现共晶现象,多数配方在15~25℃区间共晶现象最为严重,但d配方(POs - PMF - PKO,质量比为0.45∶0.45∶0.1)的相容性最好,结合偏光显微观察发现甘油三酯的组成对混合体系的晶形影响显著.
    关键词:棕榈油基基料油;相容性;共晶;结晶形态
  • 1682.羧甲基化法制备高持水力麦麸膳食纤维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不溶性麦麸膳食纤维为原料,持水力为指标,对羧甲基化法制备高持水力麦麸膳食纤维进行了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对碱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羧甲基化改性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为3.38 mol/L,碱化温度35℃,碱化时间56min,乙醇体积分数87%,醚化温度53℃,醚化时间3.3h,在此条件下改性产品的得率为113.87%,改性产品的取代度为0.2939;产品持水力为11.825 g/g,与改性前相比,产品持水力提高了105.79%.
    关键词:不溶性麦麸膳食纤维;持水力;羧甲基化改性;响应面分析
  • 1683.食用植物油流变学特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旋转流变仪探讨了15种植物油和13种不同品牌花生油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的黏度(η)不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改变,均属于牛顿型流体,橄榄油黏度最大(0.065 50 Pa·s),其次是茶油,葡萄籽油黏度最小(0.047 80 Pa·s);植物油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流变学特性为温度敏感;除花生油外,其余植物油的lnη与1/T在0~50℃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13种花生油黏温曲线(lnη与1/T)均为非线性相关.
    关键词:植物油;花生油;流变学;掺伪;vegetable oils;peanut oil;rheology;adulteration
  • 1684.大孔树脂法纯化茶皂素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了提高茶皂素的纯化效率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静态吸附试验与动态吸附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合适的大孔树脂,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重点考察了上样速度、溶剂乙醇体积分数、上样液质量浓度对动态吸附率的影响以及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流速、洗脱剂体积对动态解吸率的影响.优化出D4020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速度0.9 mL/min,溶剂乙醇体积分数20%,上样液质量浓度27 mg/mL;动态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剂流速1.8 mL/min,洗脱剂体积2.0 BV.
    关键词:茶皂素;大孔树脂;纯化;优化
  • 1685.油茶籽的干燥特性及热风干燥模型的建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干燥作为油茶籽加工第1道工序,其对油茶籽的储藏加工及制取的油茶籽油品质影响至关重要.选择比较了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油茶籽中油脂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干燥温度对油茶籽干燥特性的作用规律,采用Lewis、Page、Henderson - Pabis、Modified - Page 4种数学模型拟合描述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油茶籽适宜热风干燥处理,在温度为50、70、90℃下,油茶籽干燥至目标含水量9%(干基)时,所需时间分别为20、7.5、5h,干燥后的油茶籽储藏稳定性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和90℃热风干燥具有最宽敞的水分转移通道;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Page模型能很好的表征油茶籽的热风干燥过程,预测油茶籽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油茶籽;干燥;扫描电镜;模型拟合
  • 1686.共轭亚油酸功能油脂安全毒理学评价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自制的共轭亚油酸(CLA)功能油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无中毒及死亡症状;遗传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的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多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未发现受试物有明显毒性.CLA功能油脂是无毒、无遗传突变的可食用性油脂.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功能油脂;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functional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oil;acute toxicity test;genetic toxicity test;thirty days feeding test
  • 1687.月见草油γ-亚麻酸绝对含量的测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内标法对月见草油γ-亚麻酸绝对含量进行测定,将月见草油中的脂肪酸甘油酯甲酯化转化为脂肪酸甲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从而得出月见草油的γ-亚麻酸绝对含量.采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比传统的简易酯化法和外标法更准确,更直接.
    关键词:月见草油;γ-亚麻酸绝对含量;内标法
  • 1688.小麦粉中掺杂滑石粉的太赫兹光谱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在室温下分别对小麦粉、滑石粉及其混合物进行了光谱测量,获得了它们在0.2~1.5 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结果表明滑石粉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可以作为其在太赫兹波段的指纹特征用于物质识别;另外,混合物中滑石粉含量越高,吸收系数越小.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对小麦粉中滑石粉的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粉中的滑石粉含量与太赫兹吸收系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3 9,均方根误差为1.48%,检出限优于2.0%.
    关键词:太赫兹时域光谱;小麦粉;滑石粉;食品检测;偏最小二乘法
  • 1689.木聚糖酶对冷冻面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冻藏1、7、14 d的冷冻面团和馒头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测定了冷冻面团的可冻结水(冰)含量,讨论了木聚糖酶改善冷冻面团品质的热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面团的发酵力、酵母存活率、馒头比容、抗老化能力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在相同的冻藏时间下,木聚糖酶对面团的发酵特性和馒头品质改善作用明显;木聚糖酶含量为80 mg/kg时,可冻结水(冰)含量最低;添加木聚糖酶后,冰晶颗粒更加细小均匀.这说明适量的木聚糖酶能够有效地降解水不溶性阿拉伯木聚糖,使更多的水分保留在面筋网络结构中,从而抑制低温面筋网络结构和酵母细胞的破坏作用,改善馒头品质.
    关键词:木聚糖酶;冷冻面团;馒头品质;发酵特性;可冻结水;xylanase;frozen dough;steamed bread quality;freezable water content
  • 1690.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检测及对比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或方法对南极磷虾油关键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磷脂与虾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含量较为真实可靠,为315.0~528.3 mg/g;HPLC法测定虾青素含量较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南极磷虾油中EPA含量在11.90% ~ 28.13%之间,DHA含量在6.91%~13.70%之间,过氧化值为2.32 ~ 5.40 mmol/kg,碘值(Ⅰ)为120.79~156.84 g/100 g,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关键词:南极磷虾油;质量指标;磷脂;虾青素;检测;Antarctic krill oil;quality indicator;phospholipid;astaxanthin;detection
首页  上一页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