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1.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在饲料总砷检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实验室自制标准物料作为饲料矿物元素预混料中总砷检测的质量控制样品,与样品进行同步分析,经连续测定并收集结果数据,建立了X-R质量控制图,并用于日常检测质量控制.与技术规范限进行比较计算出过程能力指数,用于分析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对检测过程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使用X-R质量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直观有效,能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起到了预警作用,并能节约质量控制成本,为饲料元素检测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自制标准物;料质量控制;总砷;饲料
-
1702.基于图像处理的花生荚果品种识别方法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实现品种鉴定与真伪识别的自动化,基于图像识别的方法,采用扫描仪采集了20个品种,每个品种100颗花生果正面和2个侧面的图像,分别获取每幅图像的形态、颜色和纹理三大类共50个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主分量分析(PCA)优化,针对优化和没有优化的特征,搭建了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采用两种模型进行品种识别,结果表明,采集的特征经PCA优化后表现出更强的识别性能,SVM较神经网络识别效果总体上得到提高,并且识别效果稳定.品种的数量对识别效果有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可根据品种的数量来确定特征的数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对20个品种,需要选择超过15个特征.颜色类特征比形态类和纹理类特征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经过不同类别的特征组合后,整体上识别性能达到90%以上,基本可以推广到实际生产中使用.
关键词:花生荚果;品种识别;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主分量分析
-
1703.Cu-salen配合物催化大豆油环氧化合成环保塑化剂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3,5-二叔丁基水杨醛和乙二胺(摩尔比2∶1)为原料合成了N,N’-二3,5 -二叔丁基水杨醛基乙二胺(salen配体),salen配体与Cu( OAC)2·H20的乙醇溶液混合回流得到Cu - salen配合物.对重结晶提纯后的salen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紫外、核磁等表征.Cu - salen配合物作为大豆油环氧化反应催化剂,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源,最佳反应条件为:60℃下反应8h,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2%,得到最佳环氧化效果,其环氧产物转化率为52.5%,选择性为59.6%.超声波辅助下,环氧值由2.2%提高到4.0%,环氧值提高了45%;转化率提高至71.4%,选择性提高到63.5%;反应时间由8h缩短至0.5h,催化剂用量减少为大豆油质量的0.5%.
关键词:Cu-salen配合物;催化剂;大豆油;塑化剂;超声波
-
1704.均匀试验设计优化酶法提取燕麦全粉蛋白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酶法从燕麦全粉中提取燕麦蛋白.先对提取所用的酶进行筛选,选定提取率最高的碱性蛋白酶为提取酶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五因素十水平均匀试验设计对酶法提取燕麦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提取燕麦蛋白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E/S) 100.358 U/g,pH 10.5,温度53.49℃,液料比18∶1,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84.09%,纯度达89.16%,得到的燕麦蛋白的等电点为4.4,分离率达93.33%.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酶法制备的燕麦蛋白在65.2 ~ 12.5 ku上都有条带分布,其中74.3%的条带集中在31.3 ~40.0 ku和21.0 ~21.9 ku两个区间,与碱法相比,有条带缺失.
关键词:燕麦全粉;燕麦蛋白;酶法提取;均匀设计;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oat granules;oat protein;extraction with enzymatic method;uniform design;SDS-PAGE
-
1705.3种藏药雪莲对食用油脂抗氧化性的初步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在5种青藏居民常用食用油脂(酥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羊油)中加入适量的3种藏药雪莲(星状雪兔子,苞叶雪莲,水母雪兔子)的乙醇粗提物,采用烘箱法测定不同加热时间下油脂的过氧化值,研究3种藏药雪莲的乙醇粗提物对5种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3种藏药雪莲的乙醇粗提物对5种食用油脂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对大豆油、羊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
关键词:星状雪兔子;苞叶雪莲;水母雪兔子;乙醇粗提物;抗氧化性;食用油脂;Saussurea stella;Saussurea obvallate (DC.) Edgew;Saussurea medusa Maxin;crude ethanol extract;antioxidant;edible oil
-
1706.脱臭闭路冷冻真空系统实践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闭路冷冻真空系统用于大豆油精炼脱臭工段,蒸汽消耗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出的成品大豆油优于国标一级大豆油的要求.实践证明闭路冷冻真空系统适合在大规模油脂精炼生产线中应用.
关键词:闭路冷冻真空系统;冷冻真空;脱臭真空;大豆油
-
1707.小果油茶果实性状与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测定了橄榄形、桃形、脐形、球形小果油茶的果实性状、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了其果实性状与含油率、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籽含油率与果形有关,橄榄形果的果纵径、果形指数和鲜果含油率均大于桃形果、脐形果和球形果,但其鲜出籽率却低于其他3种果形.4种小果油茶籽油中,油酸含量的顺序为橄榄形果>桃形果>脐形果>球形果,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顺序为橄榄形果<桃形果<脐形果<球形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小果油茶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与果纵径和果形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小果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与果形有关.
关键词:小果油茶;果形;果实性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
-
1708.玉米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玉米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筛选培育玉米抗性品种,从源头控制黄曲霉的侵染,是解决玉米田间及储存期黄曲霉污染的有效方法.对国内外玉米黄曲霉抗原种质的筛选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部分抗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我国玉米抗黄曲霉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抗黄曲霉;玉米抗原种质;辅助选育;抗性机理
-
1709.基于尼罗红荧光染色的小球藻脂质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尼罗红荧光染色的脂质测定方法已经应用到一些种类的微藻当中,但在细胞壁较厚的一些绿藻中因不易染色而无法应用.选用了4株小球藻,对尼罗红荧光染色测定脂质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20%二甲基亚砜溶液作为渗透剂,在35 ~ 40℃下对藻细胞进行前处理,加强尼罗红与胞内脂质的结合;藻细胞密度的OD540在0.8~1.1范围内,加入15 μL质量浓度为0.1 mg/mL的尼罗红丙酮溶液染色可以有效提高荧光发射强度.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胞内脂质含量,可以作为自然界中广泛筛选富脂绿藻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小球藻;脂质;尼罗红;荧光
-
1710.油莎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油莎豆油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油莎豆油质量的0.5%,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5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94.5%.
关键词:油莎豆;四甲基氢氧化铵;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