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65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41.粮食水溶性蛋白组成特点及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比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提取稻谷、小麦、大豆、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等6种主要粮食水溶性蛋白,分析它们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体外与胆酸盐结合的能力.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小麦次之,马铃薯最低;稻谷、大豆和小麦的水溶性蛋白种类多,而甘薯的种类最少.各样品的水溶性蛋白对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都具有吸附作用.在相同蛋白质质量的情况下,小麦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最强,极显著性地大于其他5种粮食;稻谷和玉米之间、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而马铃薯、甘薯的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则显著性低于其他样品.这些粮食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能力的差异主要与蛋白种类数和组成有关,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可能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要强.
    关键词:粮食;水溶性蛋白;胆酸盐;结合能力;staple food crops;water-soluble protein;cholate;binding capacity
  • 1642.响应面优化冷榨花生粕酶法制备多肽工艺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运用了Min Run Equirelicated Res Ⅳ析因设计、爬陡坡试验以及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冷榨花生粕蛋白制备活性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析因设计结果和显著性分析发现,[E]和[S]为最重要因素(P<0.01),酶解pH和酶解时间为重要因素(P<0.05).在析因设计、爬陡坡试验设计结果基础上应用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E](X1)、[S](X2)和酶解时间(X3)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分析.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在[E] =4 300 U/g[S],[S]=10.0%,酶解时间为85 min最优条件下,酶解液多肽含量达到最高,为(0.209 ±0.005)% (n =6),与模型预测值0.207 8%接近,偏差为5.77%.试验表明,酶促水解是制备活性多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冷榨花生粕;酶促水解;响应面法;碱性蛋白酶;cold pressed peanut meal;enzymatic hydrolysi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alkaline proteinase
  • 1643.絮凝-沉淀法制备油茶皂素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水酶法制取油茶籽油后的水相为原料,采用絮凝-沉淀法提取其中的油茶皂素.单因素实验得出适宜的絮凝条件为: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水相体积的16%,此时油茶皂素的损失率为22.24%.应用正交实验确定沉淀-转化的最佳工艺为:在絮凝离心分离后的水溶液中,加入质量3%的氧化钙,在20℃下沉淀6h,离心后,加入转化剂碳酸氢铵(加入量为2.5倍的氧化钙量),40℃下释放0.5h,最终得到纯度为80.25%的油茶皂素.此法在提高产品纯度的同时,浓缩了油茶皂素水溶液,降低了能耗.
    关键词:油茶皂素;絮凝;沉淀
  • 1644.益生菌发酵豆乳中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了提高豆乳的营养价值,分别采用植物乳杆菌和两歧双岐杆菌对豆乳进行单菌种发酵和混合发酵,并对发酵豆乳与未发酵豆乳的蛋白质、小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未发酵豆乳相比,植物乳杆菌、两歧双岐杆菌单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豆乳蛋白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但单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后分子质量为200 ku和80 ku的蛋白质基本被全部降解,小分子质量蛋白条带均有所增加;小肽含量分别增加了19.4%、22.16%和27.12%;氨基酸总含量分别增加了8.22%、10.61%和9.95%.
    关键词:豆乳;植物乳杆菌;两歧双岐杆菌;蛋白质;氨基酸;soymilk;lactobacillus;plantarum;acidophilus Bifidum;protein;amino acid
  • 1645.基于隔膜压榨技术的油脂过滤分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介绍了油脂过滤分提系统应用于棕榈油的干法分提工艺,其集成应用了可变滤室隔膜压榨系统、明流转暗流出油系统、热油洗涤系统、空气反吹系统、静电导引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缩短油脂分提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液油收率,是油脂分提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关键词:油脂分提;压滤机;隔膜压榨;热油洗涤;静电导引;oil fractionation;filter press;membrane squeeze;hot oil washing;electrostatic guidance
  • 1646.近临界水中废油脂无催化水解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在无外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厨房排油烟机回收盒中的废油脂在近临界水中的水解,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水油比对水解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4.0 MPa,反应时间5.5h,水油比3∶1.在此条件下,废油脂水解率达97%以上.
    关键词:近临界水;废油脂;无催化反应;水解
  • 1647.异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浸出菜籽饼溶剂的分离回收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在异丙醇-环己烷混合溶剂浸出菜籽饼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浸出菜籽饼的浸出条件、混合油中多糖类杂质的脱除、混合溶剂的分离回收、湿粕的脱溶、混合油的脱溶等进行研究.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菜籽饼水分含量小于10%,浸出温度62℃,液料比3∶1,浸出溶剂95%异丙醇-环己烷(3∶1);混合油水洗温度60℃,热水加入量0.8~1倍95%异丙醇;异丙醇水溶液蒸发温度100℃,盐效萃取中碳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50%,50%碳酸钾溶液与95%异丙醇体积比2∶1;碳酸钾溶液的蒸发温度59℃,真空度0.095 MPa.
    关键词:菜籽饼;异丙醇;环己烷;浸提;溶剂回收
  • 1648.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的应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水解丢糟的最佳工艺与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丢糟酸水解工艺条件为硫酸添加量8% (9 mol/L),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5 h;在最佳水解条件下,丢糟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51%.最佳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温度32℃,蔗糖添加量0.8%,发酵时间3d;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的油脂含量可达24.86%.
    关键词:皮状丝孢酵母;微生物油脂;丢糟;酸水解;还原糖;Trichosporon cutaneum;microbial oil;grain distillate;acid hydrolysis;reducing sugar
  • 1649.用Raney镍和钯碳催化剂制备植物甾烷醇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植物甾醇为原料,分别以Raney镍和钯碳为催化剂,以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反应时间、转速、催化剂添加量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植物甾醇氢化工艺参数.以Raney镍为催化剂,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5℃,氢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5.0h,转速700 r/min,催化剂添加量40%.该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氢化率为94.18%,羟基值(KOH)为124.79 mg/g.以钯碳为催化剂,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氢气压力2.6 MPa,反应时间4.5h,转速580 r/min,催化剂添加量1.5%.该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氢化率为93.65%,羟基值(KOH)为125.04 mg/g.
    关键词:植物甾醇;氢化;Raney镍;钯碳
  • 1650.不同添加物对羟丙基木薯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淀粉糊流变特性是影响淀粉类食品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利用流变仪测定了不同添加物质对羟丙基木薯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的物质均未改变羟丙基木薯淀粉糊的流体类型,各流变参数经Herschel-Bulkley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系数接近1.单甘酯、食盐、柠檬酸使羟丙基木薯淀粉糊的剪切应力不同程度降低,黏稠系数减小,流变特性指数增加;蔗糖酯、酪朊酸钠、黄原胶、CMC、瓜尔豆胶、蔗糖使羟丙基木薯淀粉糊的剪切应力明显提高,黏稠系数增加,流变特性指数减小.
    关键词:羟丙基木薯淀粉;流变特性;Herschel-Bulkley模型
首页  上一页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