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9 篇 当前为第 172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711.气相-质谱联用法检测花椒挥发油条件优化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本试验对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检测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石英毛细管柱Rtx-Wax(0.25 μm×30 m×0.32 mm,100%聚乙二醇固定相);程序升温,柱温40℃,保持1min,以3℃/min升至65℃,再以10℃/min升至90℃,然后以1.5℃/min升至120℃,最后以10℃/min升至230℃,保持5 min;分流比25∶1;载气为高纯He,柱前压为50 kPa,流速为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50℃;溶剂延迟时间2.5 min.质谱条件:EI电子源,离子源温度220℃,扫描范围35~450 m/z,标准图库NIST05.方法学考察显示该条件下,其精密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该优化结果为花椒挥发油的检测和花椒品质鉴定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花椒;挥发油;条件优化;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zanthoxylum;essential;optimizion
  • 1712.储粮预测微生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粮食的安全储藏,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依据预测微生物学,构建储粮中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对储粮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对储粮中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对实现“生态储粮”,确保储粮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以文献综述形式,简要概述了储粮微生物,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综述了初级、二级和三级模型中常见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储粮中主要有害霉菌模拟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储粮;预测微生物;模型;综述
  • 1713.活性炭吸附脱除大豆磷脂细菌内毒素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大豆磷脂中的内毒素.以磷脂残留的内毒素浓度和磷脂回收率为指标,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内毒素脱除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活性炭用量0.6%,吸附时间40 min,吸附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测得磷脂中细菌内毒素的浓度为11.02×10-3 EU/mL,回收率为89.65%.
    关键词:大豆磷脂;细菌内毒素;活性炭;吸附;脱除
  • 1714.湿法制粒与流化床工艺制备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本研究采用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3种工艺分别制备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并对饲料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固体原料超微粉碎后粒径小于20 μm,然后与液体原料经充分混合后作为基础饲料.制备的饲料粒径大多为150~840 μm.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饲料表面没有连续均匀一致的表面结构;流化床制粒包衣工艺制备的饲料表面有光滑致密的包衣膜;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工艺制备的饲料形状较规则,表面有连续均匀一致的包衣膜.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3种工艺制备的微粒饲料(250 ⒍420 μm)在3.50% NaC1溶液lh的氮保留率分别为43.6%、52.3%、57.5%;沉降速率分别为5.1、4.5、4.9 mm/s;均能均匀的分散于整个水体.
    关键词: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湿法制粒;流化床制粒包衣;湿法制粒流化床包衣;marine fish larvae;micro diet;wet granulation;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 coating;wet granulation and fluidized bed coating
  • 1715.热重分析法在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主要介绍了热重分析法在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定性分析中的应用,检测了菜籽油、玉米油、调和油3种油脂的氧化分解温度,探讨了升温速率、保护气氛对油脂氧化分解温度的影响;通过油脂的热重分析法等温实验,观察了油脂的氧化诱导时间.实验表明: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玉米油和调和油;相同条件下,升温速率越快,氧化分解温度越高;在氮气气氛下,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更好.热重分析方法采样量少、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可以应用于油脂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和抗氧化剂的开发研究.
    关键词:油脂;氧化稳定性;热重分析法
  • 1716.二次精炼对棕榈油品质及其煎炸性能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一次精炼棕榈油(RBDOL)和二次精炼棕榈油(RRBDOL)进行品质及煎炸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RBDOL经过第二次精炼后,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和烟点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以及OSI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煎炸过程中,RBDOL除稍有异味外(主要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油脂氧化劣变产生的),其色泽和OSI值都明显好于RRBDOL(P<0.05).随着棕榈油精炼次数的增加,其氧化稳定性和煎炸性能在不断降低.
    关键词:一次精炼棕榈油;二次精炼棕榈油;精炼;品质;煎炸性能
  • 1717.黄曲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毒能力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几株从发霉粮食中分离出的黄曲霉菌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发酵培养和产毒能力的HPLC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菌株均为黄曲霉菌株且含有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关键基因aflR;黄曲霉菌株之间产毒能力差异巨大:黄曲霉菌株3.4408产毒量最高,黄曲霉菌株HDWS产毒量最低,黄曲霉菌株3.2572甚至不产生黄曲霉毒素;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中部分黄曲霉菌株产生4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黄曲霉菌株HDWH只产生黄曲霉毒素AFB1、AFB2.
    关键词: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aflR基因;高效液相色谱
  • 1718.串联银离子色谱柱分析结构甘油三酯同分异构体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串联银离子液相色谱柱对结构甘油三酯的同分异构体进行分离测定.研究紫外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甘油三酯同分异构体响应的影响,建立了结构甘油三酯同分异构体的定量测定方法.试验证明此法可有效分离甘油三酯的同分异构体,并能准确定量,为结构脂质的开发和性能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油三酯;同分异构体;银离子柱;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1719.响应面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中长碳链甘三酯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响应面设计对脂肪酶Novozym 435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甘油和中长碳链脂肪酸(辛酸、癸酸和油酸混合物)酯化反应合成中长碳链甘三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对中长碳链甘三酯得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对中长碳链甘三酯得率不具有显著性影响.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加酶量6.5%(以脂肪酸和甘油的总质量计),底物摩尔比3.5∶1,反应时间12.97 h.在此条件下,平均甘三酯得率为78.5%;产品中甘三酯、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5.6%、0.3%、0.1%和14.0%;产品甘三酯中辛酸、癸酸和长碳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5.4%、10.7%和63.9%,与目标中长碳链甘三酯产品指标基本一致.
    关键词:Novozym435;中长碳链甘三酯;酯化;响应面
  • 1720.沙枣种子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理化性质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本试验探讨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枣种子油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枣种子油的影响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料液比;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120 W、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6,沙枣种子油提取率达26.07%.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沙枣种子油组成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49.12%、油酸37.26%、棕榈酸3.91%和硬脂酸1.6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二十碳烯酸0.64%、二十酸0.22%和木焦油酸0.23%.
    关键词:沙枣种子油;超声波;气相色谱-质谱;理化性质;Elaeagnus angustifolia L.;seeds oil;ultrasound;GC-MS analysis;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首页  上一页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