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11 篇 当前为第 161 页 共 282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1601.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泥鳅鱼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泥鳅鱼油工艺,并采用GC/MS法分析泥鳅鱼油成分.结果显示:酶法提取泥鳅鱼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66%、酶解时间2.5h、液料比2.18∶1、酶解温度56℃,此条件下泥鳅鱼油的平均得率为6.48%;泥鳅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占27.23%,不饱和脂肪酸占67%左右,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3.03%,以油酸(28.17%)、棕榈油酸(9.51%)、顺型异油酸(5.35%)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21.31%),此外还含有亚麻酸与EPA,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泥鳅鱼油;酶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1602.酶法甘油解制备甘油二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精炼菜籽油为底物,通过酶法甘油解制备甘油二酯,比较了3种常用固定化脂肪酶甘油解制备甘油二酯的能力.结果表明:Lipozyme(@)RM IM具有较好的甘油耐受性,采用甘油预吸附的方式进行甘油解反应,可明显减少反应中酶活损失,显著提高酶的重复使用寿命.在菜耔油与甘油摩尔比1∶1,酶添加量为油质量的5%,硅胶与甘油质量比1∶1,反应温度60℃的优化条件下,甘油解反应8h后,产物中的甘油二酯含量达到57.5%.通过硅胶预吸附甘油可以使Lipozyme(@)固RM IM酶的多批次操作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半衰期达到22次,有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潜力.
    关键词:甘油二酯;菜籽油;脂肪酶;甘油解
  • 1603.欧李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欧李仁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通过非热方法控制欧李仁油、苦杏仁苷和欧李仁蛋白3种成分分离提取过程中苦杏仁苷酶的催化活性来实现三者的全利用.结果表明:在欧李仁破碎和欧李仁油提取时,通过控制水分活度抑制其催化活性,适宜的水分活度为0.67;继而在苦杏仁苷和欧李仁浓缩蛋白分离提取时,通过控制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抑制其催化活性并防止欧李仁蛋白过度变性,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以75%、45℃为最佳;采用以上条件对欧李仁油、苦杏仁苷和欧李仁浓缩蛋白进行分离提取,提取率分别达到96.98%、73.04%和90.29%,其中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指数为69.86%;供制备苦杏仁苷的欧李仁原料储藏时水分活度应控制在0.67,以防止苦杏仁苷在内源酶催化下发生水解.
    关键词:欧李;欧李仁;苦杏仁苷;欧李仁油;欧李仁蛋白
  • 1604.响应面法优化草酸钾溶液提取菜籽饼中植酸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菜籽饼是提取植酸的良好原料,植酸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采用草酸钾溶液提取菜籽饼中的植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植酸提取工艺,建立了以草酸钾溶液提取植酸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液料比14∶1,草酸钾溶液浓度0.075 mol/L,提取时间5h.经过验证试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植酸得率为1.81%.
    关键词:菜籽饼;植酸;草酸钾;响应面法
  • 1605.米曲霉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辐照诱发米曲霉孢子突变,筛选得到酶活力强且特异性高的米曲霉诱变菌株.利用米曲霉诱变菌株对豆腐皮加工后的剩余豆浆(下浆水)进行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发酵液,发酵液经超滤和凝胶过滤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测定法(FRAP法)和二苯基苦基苯肼法(DPPH法)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10 000范围内的大豆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最好的大豆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200~1 400之间.
    关键词:大豆肽;米曲霉;抗氧化性
  • 1606.纸浆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不同体系下的大豆分离蛋白、苹果多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性能的影响.以纸浆板的胶合强度、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黏度和疏水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最佳制作工艺:10 g大豆分离蛋白加入100 mL质量浓度为5 g/100mL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1.0g葡萄糖和0.1g亚硫酸钠,经过90℃、20 min高温处理,冷却至室温,加入0.8g的苹果多酚静置2h,调节pH为8.0,添加0.20 g十二烷基磺酸钠与0.1g海藻酸钠,搅拌均匀,35℃恒温静置1h.此条件下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疏水性指数2 676.4,黏度1 683 mPa·s,纸浆板的胶合强度0.77 MPa,粘纸浆板效果较好.
    关键词:纸浆板;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
  • 1607.碱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籽蛋白比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碱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对菜籽蛋白的提取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提取的菜籽蛋白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吸水性、氮溶解指数、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相对碱提法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仍然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籽蛋白,不仅提取效果好,而且对菜籽蛋白起到了改性作用,提高了其部分功能性质.
    关键词:菜籽蛋白;碱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功能性质
  • 1608.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剂在棕榈油皂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棕榈油为原料,对其非均相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及皂化处理方式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KOH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转移催化剂CTAB催化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搅拌处理方式最佳;单因素优化的最优皂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0℃,超声波功率320 W,反应时间80 min,催化剂CTAB添加量0.5g(以每克油计),KOH添加量1.75 g(以每克油计).在最优条件下皂化率达到89.32%,是常规搅拌(无催化剂,无超声波作用)下皂化率的4.7倍,大大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剂;棕榈油;皂化反应
  • 1609.从元宝枫油中提取神经酸并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元宝枫油为原料,研究了元宝枫油在提取神经酸同时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优技术条件.预酯化工艺参数为:原料油与乙醇摩尔比1∶6,酯化时间2.5h,催化剂用量4.0%;酯交换工艺参数为:预酯化混合物与乙醇摩尔比1∶6,催化剂用量1.0%,酯化时间3h;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初级分子蒸馏压力97 Pa,蒸馏温度60℃,物料流量1 kg/h;二级分子蒸馏压力50 Pa,蒸馏温度170℃,物料流量1 kg/h;三级分子蒸馏压力10 Pa,蒸馏温度170℃,物料流量0.3 kg/h.两次放大试验所得到的产品神经酸含量达到47%左右,生物柴油质量达到了GB/T 20828-2007国家标准.
    关键词:元宝枫;神经酸;生物柴油;分子蒸馏
  • 1610.二氧化硅-硫酸氢钾固体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KHSO4·SiO2固体酸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催化油酸与甲醇制备生物柴油的酯化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KHSO4负载量、甲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使用次数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KHSO4·SiO2在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焙烧温度为200℃,KHSO4负载量为20%,甲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为12∶1,催化剂用量占油酸质量的10%,反应时间5h,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95.58%.固体酸催化剂KHSO4·SiO2可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良好.
    关键词:生物柴油;KHSO4·SiO2;溶胶-凝胶;酯化反应
首页  上一页  ...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