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1.酶促连续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连续循环反应器,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催化合成麦芽糖硬脂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连续合成工艺条件为:以叔丁醇为溶剂,麦芽糖的起始浓度15 mmol/L,脂肪酸浓度100~200 mmol/L,麦芽糖补充量5 g/(L·d),分子筛添加量10 g/d,100 ~ 200 mmol/L的脂肪酸叔丁醇溶液以流速为0.2~0.3 mL/min进入反应器,麦芽糖硬脂酸酯的平均产量可达到5.9 g/(L·d).
关键词:麦芽糖;硬脂酸;脂肪酶;连续化
-
1692.火焰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对小麦粉中钠的检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小麦粉中的钠元素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湿法消解和干法消解2种前处理方法,消解后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2种前处理方法和2种检测方法对钠元素测定的差异,结果显示:2种前处理方法对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在0~ 10 mg/L浓度范围内,使用AAS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好于AES法.在采用湿法消解时,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之间的差异较显著,在使用干法消解时,2种测定方法差异不显著,对于检测结果来说AES法较AAS法测得结果略微偏低,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发射法测定小麦粉中钠元素含量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关键词:钠元素;干法消化;湿法消化;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Na;ash digestion;wet digestion;AAS;AES
-
1693.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min)和一定氮气(20mL/min)条件下对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热解过程主要分为低沸点组分挥发,各种脂肪酸甲酯的快速挥发和热解以及残留物缓慢分解失重三个阶段;升温速率增加使各个阶段的起始和终止温度均向高温区轻微移动,使热解失重率略微降低.动力学分析表明: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的热解反应可用三个0.5级反应来描述,根据模型计算的活化能为10.10~85.73kJ/mol,频率因子为1.82×10-3~1.45×108min-1.
关键词:小桐子油;生物柴油;热解特性;动力学
-
1694.不同品种油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132种油茶籽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GC分析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大部分集中在30%~60%之间,平均含油率为38.39%;含油率最高,为57.96%,最低仅为0.60%.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是由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在70.33%~86.21%,均值为78.24%;亚油酸含量在3.25%~17.18%,均值为9.50%;软脂酸含量在7.03% ~ 13.85%,均值为9.63%;硬脂酸含量在1.35%~5.49%,均值为2.61%.
关键词:油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红花油茶
-
1695.饱和脂肪酸与健康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饱和脂肪酸一向被认为是“坏”脂肪酸.然而,其在乳脂肪中所占比列为50%左右,这是否可以说明饱和脂肪酸除了提供能量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体,片面强调降低饱和脂肪酸摄入是不科学的.综述了饱和脂肪酸与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及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以及饱和脂肪酸代谢及生理功能研究新发现.只有全面、科学、系统地了解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各种作用,才能对各年龄段、各种生理状态的人群提供膳食建议.
关键词:饱和脂肪酸;健康;疾病;代谢;生理功能
-
1696.小桐子及其油脂的理化特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产于云南省的小桐子为原料,测定了小桐子种子的含仁率、含水率和含油率,并测定了小桐子油的皂化值、酸值、碘值、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小桐子种子每粒平均质量为0.537 9 g,仁壳比值为1.685,含仁率为62.74%,种子含水率为6.21%,种子含油率为35.01%,种仁含油率为55.80%,种仁含水率为4.18%;小桐子油的皂化值(KOH)为193.8 mg/g,碘值(Ⅰ)为95.3 g/100 g,酸值(KOH)为13.15 mg/g,小桐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两者相对含量高达83.1%;小桐子油氧化稳定性的诱导期为10.33 h.
关键词:小桐子;小桐子油;理化特性;氧化稳定性
-
1697.文冠果壳黄酮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为开发文冠果壳中黄酮的功能,实现文冠果壳废物利用.本试验分别采用水、70%的乙醇2种溶液浸提文冠果壳粉,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测定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文冠果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抑制剂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黄酮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增加幅度呈下降趋势.当黄酮质量浓度为0.48 mg/mL时,抑制率最高可达45.1%.
关键词:文冠果壳;黄酮;质量分数;酪氨酸酶;抑制率;Xanthoceras Sorbifolia nutshell;flavonoids;content;tyrosinase;inhibition effection
-
169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苏粕多糖水提液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分别比较了DM301、DM130、NKA -9、NKA-Ⅱ、H103、ADS - 17、D101、X-5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苏粕多糖提取液的脱蛋白和脱色效果的影响.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筛选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D101树脂对紫苏粕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吸附最多,表明其脱蛋白和脱色效果最好,且多糖的回收率最高,因此D101树脂最适于紫苏粕多糖的纯化.
关键词:紫苏粕;多糖;纯化;大孔吸附树脂
-
1699.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的制备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棕榈油硬脂和葵花籽油(质量比50∶50)的酶法酯交换产物为基料油,添加40%的水相和0.7%的乳化剂,在实验室制备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以产品的晶体形态和涂抹性能为评价指标优化产品的乳化剂配方.在单一乳化剂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乳化剂的复配,选取的最优乳化剂配方为:m(大豆磷脂)∶m(单双甘油酯)∶m(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2∶1∶1(或1∶2∶1).制备的涂抹脂产品晶体形态细腻、延展性和黏着性较好,与商品化涂抹脂产品性质接近,且在5℃下储存3个月后,晶体形态未有明显改变,以β’型晶体为主.
关键词:零反式脂肪酸;涂抹脂;乳化剂;晶体形态;涂抹性能;zero trans fatty acid;spreads;emulsifier;crystal morphology;spreadability
-
1700.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脱胶行为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对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油脂脱胶进行了实验,并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通过对比拟合不同温度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发现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条件下树脂对磷脂的吸附行为,40℃下的方程为y=2.028 1x +0.391 4,回归系数R2=0.950 4,50℃下的方程为y =1.816 5x +0.405 4,回归系数R2=0.940 7,并推测出吸附过程中△H>0,△G >0,△S>0,表明实验条件下树脂脱胶是微量吸热的过程,磷脂在树脂上发生的是复杂的多层吸附.
关键词:脱胶;Freundlich方程;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