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篇
412 篇
12509 篇
2247 篇
346 篇
776 篇
1104 篇
396 篇
2193 篇
2561 篇
1194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92 篇
319 篇
759 篇
[房地产业] [2020-05-09]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0-05-09]
据国家能源局 4 月 15 日消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好“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作,保障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的衔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及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规划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5-01]
2019年,国家围绕稳就业提出多项促进人才就业的意见,为人才就业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多方意见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1)需求方面,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岗位,如家政、旅游、养老等,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建设,统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创造人才流动机会。2)供给方面。深化人才技能评价改革,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从国家、行业、专业等层次构建多层次职业标准体系。艾瑞分析认为,政策制定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国家的就业政策为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0-05-01]
2017 年以来,在原国务院法制办、司法部的指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成立了专家组和工作专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送审稿)》修改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现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0-05-01]
4 月3 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2020 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以下简称《风电预警》)及《2019 年度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以下简称《光伏监测》),为引导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理性投资再添标尺。根据两份文件,2020 年,风电全面消除红色预警地区,新疆(含兵团)、甘肃、蒙西为橙色区域,山西北部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和承德市、内蒙古赤峰市按照橙色预警管理,甘肃河东地区按照绿色区域管理,其他省(区、市)和地区为绿色区域。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0-05-01]
2019年,随着企业积极性增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产业支撑能力提升,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生态体系已初步建立,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展望2020年,端到端关键标准将陆续出台,若干短板环节有望形成突破,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升级换代,行业应用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推进措施进一步实质化,区域产业基地更加聚焦特色,将带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三大问题与挑战。为此,未来应立足基础技术,建设产业链标准体系;开放合作创新,强化人才梯队化建设;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产业有序、健康、高速发展。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5-01]
“她游戏”发展:从端游、页游到手游,女玩家步步”入坑”。与整体游戏玩家一致,女性玩家也是寒暑期更活跃,并在今年疫情期间达到月活新高3.9亿。预计在2020年,女性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568.4亿元,她游戏潜力仍待进一步开发。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4-30]
2018 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企业级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约3199 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经赛迪顾问研究测算,2018 年电信行业运营支撑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2.22 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5.13%,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未来三年,随着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运营支撑系统市场规模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1 年运营支撑系统市场规模达到44.72 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0-04-30]
IoT终端激发多场景耳朵需求,未来夜听场景将更智能化; 2020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增速预计25%,夜听经济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物联网推动夜听场景多元化,平台运营趋于个性化。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0-04-30]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体系成熟度高,关键数据打通能力强,虽然疫情对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但短期内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在国际中的地位不会被取代;在尚未全面实现柔性化生产前,是否应该保证适当库存以应对紧急情况是本次疫情中体现的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