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协同思政融入“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教学的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5-20
“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不管是对于学生专业基础的夯实,还是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课程“一散,二多,三基础”的特点,将案例协同思政融入“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5-20
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中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其课程特色使得教材知识点中可以挖掘出大量思政元素,因此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授课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通过聚焦学习效果、重构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策略、反向课程设计、多元化评价五个维度对“食品微生物学”开展基于OBE教学理念的课程思政改革,取得了课程目标长效改革方案的制定、
-
课程思政背景下实训课程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以“汽车构造与拆装”为例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5-20
本文就中职院校汽车专业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课程思政实施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标准中引入思政元素、借助SPOC组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探索,形成了可借鉴参考的专业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食品添加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5-20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干核心课,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并通过以学生课前预习相关案例、课堂讨论交流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修读结束后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满意。这种以专业知识为立足点,通过合理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的方式,能提高教学效果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化学化工原理实验思政探索与实践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5-20
长期以来,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存在一定难度.针对新工科理念和课程思政的要求,挖掘应用化学化工原理实验中的思政元素,从提升专业教师政治素养、建立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实验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深入融合等方面探讨新工科理念和课程思政在化工原理实验中有机融合的路径和对策,助力新工科背景下新兴应用型人才培养.
-
“课程思政”融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路径探讨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4-05-20
本文研究“课程思政”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强调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旨在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思政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工匠精神、环保意识等,结合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汽车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借鉴。
-
论“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中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5-20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晓食品生产、经营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有必要发挥课程思政的功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文章讨论了“食品安全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以及相应的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如爱国主义和职业情怀、大食物观和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
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纺纱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5-18
以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纺纱学”为例,研究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方法,挖掘、凝练、梳理出课程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知识点与思政的逻辑关系,举例阐述了四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落地落实,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
“新工科”背景下“纺织新技术研讨”课程建设改革措施与实践成效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5-18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分析了当今高校轻纺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纺织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提出“纺织新技术研讨”课程的建设改革措施,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制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整个专业课教学中,提出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建设启发引导式研讨教学,探索工程案例式教学。课程建设以纺织产业的社会需要为基础,坚持宽口径培训,将思政教育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
-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5-18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构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影响因素。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析课堂参与度、学习目标感、学习自律行为、学习交互行为和自我效能感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参与度、学习目标感、学习自律行为、学习交互行为和自我效能感均显著正向影响学生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为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