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1.高粱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梁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次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与此相反,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1.30 mg GA/g和9.6 mg/100 g,抗氧化能力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高梁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的量的差异.
关键词:高粱米;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sorghum rice;solvents;extracts;antioxidant activity
-
2542.沸石提高动物健康及其机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天然沸石被应用于动物营养中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有效预防氨和重金属毒性、吸附毒素、提高动物免疫力及畜舍环境.在过去的十年中,沸石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一直是个热点话题,许多研究表明沸石或改性沸石对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都有潜在的作用效果.近期研究表明沸石能够预防奶牛的代谢性疾病,同时能降低单胃动物粪尿中氮含量从而降低密闭畜舍内空气中氨含量.为了进一步拓展天然沸石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沸石提高动物健康状况的途径、详述了沸石提高动物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沸石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为其在动物饲养及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沸石;动物健康;作用机制;zeolite;animal health;mechanism of action
-
2543.米糠多糖和大豆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免疫调节活性比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米糠和豆粕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制备米糠多糖(RBP)和大豆多糖(SBP),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差异.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法和紫外/红外光谱法证实RBP和SBP均为蛋白多糖,结合化学组成分析确定其多糖与蛋白的质量比值分别为7.71和1.90.RBP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4.27∶1.00)组成,而SBP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5.55∶3.49∶1.00)组成.相比空白组,两种多糖在50 ~ 400 μg/mL剂量范围内显著刺激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但仅在50μg/mL剂量下促进正常和LPS诱导的增殖(P<0.05).在该剂量范围内,RBP和SBP均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前者抑制其NO生成,而后者剂量依赖性促进NO生成.米糠及豆粕中多糖作为免疫佐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米糠;大豆;多糖;结构;免疫调节;rice bran;soya bean;polysaccharide;structure;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
2544.米糠蛋白的综合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促进米糠蛋白的研究和综合利用,对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我国米糠蛋白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期望我国从节约资源和营养安全层面上高效利用米糠蛋白,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高效利用
-
2545.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离子液体在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植物甾烷醇酯化率的对比,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pmim][HSO4]用量为植物甾烷醇质量的7%,酸醇摩尔比3:1,植物甾烷醇的浓度0.15 mmol/mL,带水剂为甲苯,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5h.在最佳条件下,经3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酯化率大于91%.离子液体[pmim][HSO4]在循环使用6次后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由质谱分析可知,合成的产物为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
关键词:植物甾烷醇;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离子液体;酯化合成
-
2546.小麦醇溶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像系统,对这些谱带与小麦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li-19.1与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Gli-63.0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Gli-16.5、Gli-58.6、Gli-69.4与沉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Gli-31.4与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Gli-34.8与沉降值显著负相关,Gli-36.6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Gli-19.1、Gli-63.0、Gli-16.5、Gli-58.6、Gli-69.4可以作为生化标记用于强筋小麦的辅助选择.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品质;wheat;gliadin protein;allelic variation;quality
-
2547.全脂大豆挤压膨化调质工艺的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调质是全脂大豆挤压膨化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工序,调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膨化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选取蒸汽压力、喂料速度、原料粒度作为实验因素,以大豆脲酶活性和蛋白质溶解度作为考察指标,经过优化设计,得出最优的调质工艺条件为:蒸汽压力0.28 MPa,喂料速度22 r/min,原料粒度2.0mm.在此条件下,大豆脲酶活性为1.03 U/g,蛋白质溶解度为82.72%,调质时间为27 s,调质温度为94℃.
关键词:全脂大豆;调质;响应面;脲酶活性;蛋白质溶解度
-
2548.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硫甙降解产物中的腈类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结合嗅觉检测器探讨微波预处理油菜籽过程中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共检测到7种腈类化合物和3种异硫氰酸酯,随着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具有刺激性菜青味的1-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在微波预处理3 min后大幅下降,不良风味减轻.微波预处理5 ~7 min,甲基氰化物、5-己腈、5-甲硫基-丁基腈、苯代丙腈含量明显增加,但均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关键词:微波;菜籽油;异硫氰酸酯;腈类化合物;刺激性气味
-
2549.谷维素含量对米糠油透明度与酸值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高谷维素米糠油作为一种高品质食用油日益受到关注,而高含量谷维素的存在会影响米糠油的品质,进而影响其销售.为此,通过在米糠油中定量添加谷维素,研究其对米糠油透明度和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时谷维素在米糠油中的溶解度最大可达6.67 g/100 g,10℃时谷维素含量在15 g/kg以内对米糠油的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而米糠油的酸值与谷维素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米糠油;谷维素;溶解度;透明度;酸值
-
2550.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水平表征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两种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水解结束调节pH至4.8,离心分离得到酸可溶蛋白和酸不可溶蛋白.考察不同的蛋白酶、水解时间、温度以及未添加蛋白酶的情况下,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并采用SE-HPLC和SDS-PAGE对这些酶解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表征.结果发现:胃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大豆球蛋白(11S),在pH 2.0、37℃条件下水解6h,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为51.14%,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kDa的部分占到50%以上.水解温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较大,在pH 8.0、60℃条件下水解1h获得的大豆分离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 kDa以下.不同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其水解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采用同一种蛋白酶进行水解,不同的水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分子结构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蛋白酶;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