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1.巨大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法去除黄曲霉毒素B1工艺对花生粕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花生粕为原料,选取花生粕中蛋白质、氨基酸、总黄酮、总糖、灰分几个关键营养指标为检测对象,研究巨大芽孢杆菌发酵花生粕去除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最优条件(料水比1∶1.1,种子液培养时间12 h,接种量10%,发酵温度35.90℃,发酵时间64.32 h)下,发酵花生粕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后除总糖被菌体细胞利用有所减少外,其他几个成分含量都有所提升或者基本不变,特别是总蛋白质和总氨基酸,分别提高了25.16%和5.08%;巨大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去除花生粕中AFB1工艺基本不会造成花生粕营养价值的降低,而且对花生粕品质无影响.
关键词:巨大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黄曲霉毒素B1;花生粕;质量
-
2522.表面活性剂协同超声提取花生壳中黄酮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超声辅助乙醇提取花生壳中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吐温-60和吐温-80表面活性剂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120 W、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70℃、SDS加入量4 g/L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2.15%,比单纯超声提取(1.42%)可提高51.4%,证明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超声提取花生壳中黄酮的效果.
关键词:黄酮;花生壳;表面活性剂;超声提取
-
2523.食品中植物甾醇氧化物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及其配料中,但是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等作用,转变成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虽然对这种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POPs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合现有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OPs的来源分布、形成机理、生理作用及抑制有害POPs生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甾醇氧化物;植物甾醇;形成机理;生理功能;phyto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phytosterol;oxidation mechanism;physiological function
-
2524.葡萄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在葡萄籽粉碎粒度为40目,以60~ 90℃沸程石油醚为浸提溶剂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9,提取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360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达93.21%.
关键词:葡萄籽油;提取;超声波辅助
-
2525.小白杏杏仁油免疫调节及对S180肉瘤抑制作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新疆小白杏杏仁油对大鼠免疫调节作用及对S180肉瘤抑制作用.采用环磷酰胺诱导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免疫力低下大鼠模型,设立喂养对照组及体外细胞培养阴性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及细胞培养观察研究其免疫调节及对S180肉瘤抑制作用.新疆小白杏杏仁油可显著提高免疫力低下大鼠模型的脾脏指数(P<0.01)、胸腺指数(P<0.01)及肝脏指数(P<0.05);对大鼠血清中IgA、IgM、IgG及IL-12指标的改善程度达到较显著差异水平(P<0.01),IL-2和TNF-α指标的改善程度呈现显著差异水平(P<0.05),并对体外培养的S180肉瘤细胞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关键词:小白杏杏仁油;免疫因子;酶联免疫;大鼠模型
-
2526.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合成C22-三酸三酯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和马来酸二丁酯为原料,碘为催化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增塑剂C22-三酸三酯.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紫外光谱对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不饱和脂肪酸酯含量高达74.376%,其中亚油酸甲酯含量为39.647%;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的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反应合成C22-三酸三酯分两步进行:①亚油酸甲酯共轭化;②共轭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发生Diels-Alder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合成C22-三酸三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中亚油酸甲酯与马来酸二丁酯摩尔比1∶1,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8h,碘用量为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质量的0.7%;在最优条件下,C22-三酸三酯产率为89.9%.
关键词: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C22-三酸三酯;Diels-Alder反应;共轭反应;waste oil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C22-triesters of tricarboxylic acid;Diels-Alder reaction;conjugation
-
2527.基于隔膜压榨技术的油脂过滤分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介绍了油脂过滤分提系统应用于棕榈油的干法分提工艺,其集成应用了可变滤室隔膜压榨系统、明流转暗流出油系统、热油洗涤系统、空气反吹系统、静电导引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缩短油脂分提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液油收率,是油脂分提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关键词:油脂分提;压滤机;隔膜压榨;热油洗涤;静电导引;oil fractionation;filter press;membrane squeeze;hot oil washing;electrostatic guidance
-
2528.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中氟的不确定度评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饲料中氟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建立测定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识别了不确定度来源,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曲线、定容体积、试样称量、回收率、重复测定等因素.在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合成得到了测定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重复测定、标准溶液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总不确定度贡献率最大,是影响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采用该方法测定饲料中氟含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氟;饲料;measurement uncertainty evaluation;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fluorine;feed
-
2529.花椒籽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脱脂花椒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花椒籽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并对制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花椒籽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0%,料液比1:23,酶解温度42℃,酶解时间13 h,酶解pH 4.33,胰蛋白酶添加量0.4%.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椒籽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得率为9.19%,持水力为2.33 g/g,膨胀率为2.05 mL/g.
关键词:花椒籽;可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提取;响应面分析
-
2530.HPLC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前处理方法.利用70%丙酮水溶液超声辅助提取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采用HPLC测定其含量,系统考察了提取条件对游离棉酚含量测定的影响.优化后的前处理条件为:液料比26∶1,超声60 min,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性佳(RSD=2.06%),重复性好(RSD=1.62%),加标回收率在97.89%~101.17%之间.该方法可用于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棉籽粕;游离棉酚;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