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1.不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对喂食高脂饲料叙利亚金仓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酪蛋白为对照,研究了不合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对叙利亚金仓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不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分别使仓鼠的体重增加量降低了26.8%和16.8%;分别使仓鼠血浆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了42%和51%;分别使仓鼠肝脏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了33.7%和49%;分别使仓鼠肝脏中的胆固醇酯含量显著降低了39%和66%;分别使仓鼠粪便中的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96.3%和223%;分别使仓鼠粪便中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增加了75%和42%.这表明不合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及其酶解产物具有调节仓鼠脂质代谢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叙利亚金仓鼠;不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酶解产物;脂质代谢
-
2492.甘三酯指纹图谱相似度在芝麻油掺混检测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探索了HPLC-ELSD测定油脂甘三酯的方法,并测定了纯芝麻油与不同掺入比例的大豆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建立了纯芝麻油的甘三酯指纹图谱数据库.通过计算掺混油脂和纯芝麻油数据库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对掺混油脂进行检验.当大豆、葵花籽油的掺入量达到3%时,即可做出是否为掺混油脂的准确判定.
关键词:甘三酯;指纹图谱;芝麻油;掺混
-
2493.复合因素对非油炸方便面品质影响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本试验以小麦粉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大豆蛋白、大豆多糖、壳聚糖对非油炸方便面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添加方式及最佳添加量,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因素组合,对添加后的面条微观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改良剂最佳添加方式为直接添加,最适添加量为大豆蛋白5%;大豆多糖0.1%;壳聚糖0.5%.通过SEM图片的分析可以推测出,面条微观结构为表面无大颗粒裸露,且蛋白质网络能够形成较均匀的蜂窝状,内部颗粒均匀分散在蛋白质网状结构中的面条是感官指标较优的非油炸方便面.
关键词:非油炸方便面;改良剂;品质;non-fried instant noodle;modifier;quality
-
2494.复配粉理化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关系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将粳米粉与绿豆淀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粳米粉和绿豆淀粉的复配粉体系,并测定了复配粉体系的溶胀性质、糊化性质、凝胶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了复配米粉体系的拉伸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绿豆淀粉添加量比例的增加,复配米粉体系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硬度也显著性增加,咀嚼性、拉伸强度和表观弹性模量显著增加,85℃下的溶解度和膨润力显著上升;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粳米粉高了33.73 RVU和50.60 RVU;与单一体系相比,由复配粉体系制成的米线呈现较好的硬度、弹性、韧性、蒸煮性和物理性质.当绿豆淀粉∶粳米粉为1∶1时,其制得的米粉的质构性质最好.
关键词:粳米粉;绿豆淀粉;理化性质;质构性质
-
2495.高活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载体多孔二氧化硅,以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沉淀法制备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方法,镍负载量,二氧化硅载体比表面积,催化剂助剂铁、钴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法效果优于浸渍法;最佳镍负载量为30%左右;二氧化硅载体的最佳比表面积为500~600 m2/g;最佳镍铁质量比为100∶1;创新采用钴助剂,镍钴最佳质量比仅为2 000∶1.镍钴复配催化剂具有制备过程简便,成本低廉,活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油脂;加氢;镍催化剂;复配;oils and fats;hydrogenation;Ni catalyst;complex
-
2496.糖醇对甘薯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甘薯淀粉溶胀度和可溶指数、糊化特性及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糖醇均明显降低了甘薯淀粉的溶胀度和溶解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多,降低越明显;糊化温度随添加量的增多显著性升高;当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量与淀粉比值均为1∶1时,峰值黏度显著升高至最大值,添加量继续增多,淀粉糊的峰值黏度显著性降低;糖醇的添加量与淀粉比值小于4∶1时,随着木糖醇添加量增多,回生值升高,而赤藓糖醇的添加量对回生值没有显著性影响;随着糖醇添加量的增多,淀粉凝胶硬度增加越明显,麦芽糖醇和木糖醇对于凝胶弹性、内聚性和恢复性降低越明显.
关键词:糖醇;甘薯淀粉;溶胀度;糊化特性;质构
-
2497.食品中植物甾醇氧化物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植物甾醇作为一种降胆固醇的功能性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及其配料中,但是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类似,易受光、热、氧、金属离子等作用,转变成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虽然对这种潜在危害还存在争议,但POPs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合现有国内外有关文献,对POPs的来源分布、形成机理、生理作用及抑制有害POPs生成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甾醇氧化物;植物甾醇;形成机理;生理功能;phyto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phytosterol;oxidation mechanism;physiological function
-
2498.葡萄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在葡萄籽粉碎粒度为40目,以60~ 90℃沸程石油醚为浸提溶剂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9,提取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360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达93.21%.
关键词:葡萄籽油;提取;超声波辅助
-
2499.新疆伽师酸梅核仁油中脂肪酸及不皂化物组成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试验对新疆伽师酸梅核仁的基本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伽师酸梅核仁中的油脂,样品经甲酯化和皂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油脂的脂肪酸及不皂化物的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伽师酸梅核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为35.24%,粗蛋白质量分数为32.61%;伽师酸梅核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91.09%,油酸质量分数高达65.87%;伽师酸梅核仁油中植物甾醇含量很高,其中5α-豆甾-3(7)-烯-3β-醇的质量分数达68.06%.伽师酸梅核仁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油料资源.
关键词:酸梅核仁;脂肪酸;不皂化物;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2500.微绿球藻富集油脂的培养条件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为了寻找提高微绿球藻油脂含量的培养方法,以微绿球藻为实验材料,比较了光照强度、温度、盐度、氮浓度、光径对油脂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对油脂含量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选用5 cm的光生物反应器,在光照强度为5 000 lx、光周期L∶D=10∶14、温度24℃条件下缺氮培养,微绿球藻的油脂含量最高,为46.72%.
关键词:微绿球藻;光照强度;温度;盐度;氮浓度;光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