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2 篇 当前为第 256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51.响应面法优化白木通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优化白木通籽油微胶囊工艺条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根据乳化剂用量、芯材含量、白木通果胶用量、β-环糊精用量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实验.对实验结果所得回归方程进行数学分析,得到最优工艺配方为:乳化剂用量2.98%,芯材含量24.33%,白木通果胶用量0.88%,β-环糊精用量10.99%.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白木通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微胶囊化效率理论预测值为90.45%,验证值为90.18%.
    关键词:白木通籽油;响应面法;微胶囊
  • 2552.超临界CO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冷冻博氏(鲢)内脏脂肪组织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结果表明,超临界C02萃取博氏(鲢)内脏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料解冻后剁碎(粒径5~10 mm),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90 min,萃取温度55℃.该条件下博氏(鲢)内脏油的萃取率达82.20%,所得博氏(鲢)内脏油外观呈浅黄色,微鱼腥味,无酸败味,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我国水产行业SC/T 3502-2000精制鱼油的一级标准.萃取前后博氏(鲢)内脏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萃取后脂肪酸种类略有减少.
    关键词:博氏(鲢);超临界CO2萃取;内脏油;脂肪酸
  • 2553.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工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对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将该设备应用于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工的物料烘干、脱溶上,具有对物料干燥均匀、无结块、溶剂残留低等优点,是一种高效、连续、可控的新型设备.
    关键词: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加热圆盘;烘干
  • 2554.乙酸乙酯萃取法精制蛋黄磷脂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用乙酸乙酯萃取法精制蛋黄磷脂,并用正交试验优化精制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4,精制时间20 min,精制次数5次,精制温度0℃的条件下,精制效果最好,脱脂率达到95%以上,磷脂回收率达到98%以上.精制蛋黄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分别为65.39%和13.05%.精制前后PC与PE含量比分别为5.14∶1和5.01∶1.因此,乙酸乙酯萃取精制能显著提高磷脂类物质的含量,但不改变各种磷脂类物质间的比例.
    关键词:蛋黄磷脂;精制;乙酸乙酯
  • 2555.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牡丹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牡丹籽油萃取率的3个因素(温度、压力和时间)进行了考察;以萃取率为响应值,以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条件较为温和、对油脂抗氧化性成分破坏较小的超临界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铁离子(Fe2+)诱导的过氧化体系法,以油酸为对照,研究了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两种工艺提取的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萃取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率影响最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60 min,牡丹籽油的萃取率为28.86%;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其抗氧化性质与脂溶性抗氧化剂类似;超临界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压榨油,而经Fe2+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则低于压榨油,说明超临界CO2提取的牡丹籽油品质优于压榨油,建议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高附加值牡丹籽油.
    关键词: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脂肪酸组成;抗氧化活性
  • 2556.无患子油脂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无患子油脂的提取条件、理化性质和以该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结果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石油醚体积与种籽质量比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0℃,无患子得油率为42.0%;无患子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嵛酸、芥子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91.85%,其主要理化性质为酸值:4.1 mg KOH/g、皂化值:184.83 mg KOH/g、碘值:110.16 gI2/100 g、折光率:1.480 8,脂肪酸组成、质量分数及理化性质等符合生物柴油标准.应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无患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油醇物质的量比1∶6、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转化率为93.6%.并对无患子生物柴油性能进行了检测,它与0#柴油、国标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相接近,它是一种理想的0#柴油的替代品.
    关键词:无患子油;提取;理化性质;生物柴油
  • 2557.高粱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梁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次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与此相反,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1.30 mg GA/g和9.6 mg/100 g,抗氧化能力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高梁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的量的差异.
    关键词:高粱米;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sorghum rice;solvents;extracts;antioxidant activity
  • 2558.沸石提高动物健康及其机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天然沸石被应用于动物营养中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有效预防氨和重金属毒性、吸附毒素、提高动物免疫力及畜舍环境.在过去的十年中,沸石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一直是个热点话题,许多研究表明沸石或改性沸石对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都有潜在的作用效果.近期研究表明沸石能够预防奶牛的代谢性疾病,同时能降低单胃动物粪尿中氮含量从而降低密闭畜舍内空气中氨含量.为了进一步拓展天然沸石的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沸石提高动物健康状况的途径、详述了沸石提高动物健康状况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沸石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为其在动物饲养及生产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沸石;动物健康;作用机制;zeolite;animal health;mechanism of action
  • 2559.米糠多糖和大豆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免疫调节活性比较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米糠和豆粕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制备米糠多糖(RBP)和大豆多糖(SBP),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差异.通过凝胶过滤色谱法和紫外/红外光谱法证实RBP和SBP均为蛋白多糖,结合化学组成分析确定其多糖与蛋白的质量比值分别为7.71和1.90.RBP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4.27∶1.00)组成,而SBP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5.55∶3.49∶1.00)组成.相比空白组,两种多糖在50 ~ 400 μg/mL剂量范围内显著刺激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但仅在50μg/mL剂量下促进正常和LPS诱导的增殖(P<0.05).在该剂量范围内,RBP和SBP均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但前者抑制其NO生成,而后者剂量依赖性促进NO生成.米糠及豆粕中多糖作为免疫佐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米糠;大豆;多糖;结构;免疫调节;rice bran;soya bean;polysaccharide;structure;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 2560.米糠蛋白的综合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促进米糠蛋白的研究和综合利用,对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我国米糠蛋白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期望我国从节约资源和营养安全层面上高效利用米糠蛋白,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高效利用
首页  上一页  ...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