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1.醇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实践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低温脱脂花生粕为原料,结合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实践,介绍了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及设备.醇法花生浓缩蛋白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花生粕浸出系统、稀糖浆蒸发系统、湿粕脱溶干燥系统及蒸气冷凝、尾气回收系统.关键设备主要有浸出器、螺旋挤压机以及真空脱溶干燥机等.
关键词:低温脱脂花生粕;醇法;浓缩蛋白
-
2532.小麦麸皮结构层干法分离的初步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了干法分离麦麸结构层.首先对小麦麸皮进行微粉碎,通过粒径分析出麦麸粉体的粒径分散性最好的粉碎时间,利用旋振筛对此时的麦麸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不同的4种麦麸粉体,然后对各个麦麸粉体进行荧光定性和生化标示物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筛分后,外皮层和中间层集中在200目筛上物的麦麸中,约占78.9%,麦麸糊粉层的细胞壁主要集中在200目筛下物和325目筛上物中,比例达41.7%,而小颗粒的麦麸糊粉层细胞内容物则集中在325目筛下物.研究初步表明,通过微粉碎和筛分的方法可以对不同麦麸结构层进行富集,为麦麸的深加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干法分离途径.
关键词:麦麸;振动研磨;粒径;筛分;糊粉层
-
2533.以葛根粉酶解物为壁材的粉末油脂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以葛根粉酶解物为壁材的粉末油脂进行了感官评价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产品粉体洁白,有葛根粉的清香,颗粒细,流动性较好;产品水分为2.72%,包埋率达89.42%,溶解度为95.60%;复水乳液平均粒径为239.3 nm.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产品颗粒为表面光滑、内部空心的完整球形,其囊壁致密且有一定厚度,无裂纹和孔隙.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热熔解温度高,常温下处于稳定的玻璃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Schaal加速氧化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氧化稳定性较好,在室温下的货架寿命可达16个月.
关键词:葛根粉;粉末油脂;壁材;理化性质;稳定性;pueraria;oil powder;wall material;physicochemical property;stability
-
2534.醇法制取玉米胚芽蛋白的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利用脱脂玉米胚芽粉采用醇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胚芽蛋白的制备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得出利用玉米胚芽粉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10∶1 (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h.响应面优化的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料液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3.67%,液料比为10.25∶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06h时,玉米胚芽蛋白的蛋白提取率达到最大.在最佳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1.87%,蛋白质质量分数达55.73%.
关键词:玉米胚芽粉;玉米胚芽蛋白;制取工艺;响应面分析
-
2535.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含量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盐酸浸提和离子交换法对饲料前处理,根据痕量牛磺酸在pH 1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能抑制高锰酸钾氧化显色剂氨基黑10B的反应,使体系吸光度明显减小,建立了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的新方法.试验了酸度、高锰酸钾用量、氨基黑10B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还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测定的干扰情况.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 nm,体系褪色程度与牛磺酸质量浓度在0 ~ 1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袁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82×105L·mol-1·cm-1,检出限为3.5 μg/L.将该法用于饲料中牛磺酸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98%~ 1.29%,回收率为97.2%~102.7%.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完全满足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氨基黑10B;饲料;牛磺酸;spectrophotometry;amido black 10B;feed;taurine
-
2536.凝胶电泳法研究蒸汽爆破对高温豆粕中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3种凝胶电泳研究了高温豆粕中蛋白质结构在蒸汽爆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原态凝胶电泳图谱表明蒸汽爆破处理豆粕中蛋白质的聚集体发生解离,蛋白质分子呈连续性分布;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蛋白染色图谱显示经蒸汽爆破处理后,蛋白质的各个亚基和AB亚基聚集体减少,且出现蛋白质新聚集体;还原SDS-PAGE糖染色电泳图谱显示蒸汽爆破处理豆粕和高温豆粕中较多的蛋白质和糖类发生了共价结合;分离蛋白中总糖与蛋白质含量的比值证明蒸汽爆破处理促进了糖与蛋白质的共价结合,并且该反应与蒸汽爆破处理的压力和时间有关.
关键词:蒸汽爆破;高温豆粕;美拉德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team flash-explosion;high-temperature soybean meal;Maillard reaction;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
2537.小桐子饼的毒性及脱毒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小桐子饼是小桐子种仁或种子榨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大,是潜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但其含有的毒性成分佛波醇酯,阻碍了小桐子饼作为动物饲料的开发.如何对小桐子饼进行脱毒,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总结了佛波醇酯的理化性质及毒性,依据其特性归纳了4种佛波醇酯的脱毒方法.通过对比,目前比较可行的是溶剂浸出-热碱处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这两种方法基本都能将佛波醇酯完全去除.
关键词:小桐子饼;脱毒;佛波醇酯;毒性;理化性质;Jatropha curcas L.seed cake;detoxification;phorbol esters;toxicity;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
2538.不同包装方式对高含水量萌芽糙米储藏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将高含水量(25±1)%的萌芽糙米分别用聚乙烯(PE)袋自然包装、充入CO2和N2包装,纸袋自然包装和纳米包装袋自然包装5种包装方式在25℃条件下储藏90 d,研究了这5种包装方式的萌芽糙米在贮藏过程中的霉菌总数、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脂肪酶活力、脂肪酸、丙二醛及表面颜色(L*值、C*值和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PE袋气调包装和纳米包装袋自然包装的效果明显优于纸袋包装,其中PE袋充N2包装储藏效果最佳,PE袋充CO2包装和纳米包装效果次之.
关键词:萌芽糙米;高水分;包装方式;储藏;品质变化;geminated brown rice;high moisture;package methods;storage;quality change
-
2539.5种植物精油对长头谷盗的控制作用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选取小茴香、肉桂、丁香、辣椒和生姜精油,研究其对长头谷盗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5种精油对长头谷盗均具有显著的驱避活性,其中丁香和生姜精油的5个试验浓度(1∶1、1∶10、1∶15、1∶20和1∶50)对长头谷盗的驱避效果最好,处理60h后,其驱避活性均达到Ⅴ级,72 h后,其驱避活性分别仍达到Ⅲ级和Ⅳ级;(2)小茴香、肉桂和丁香精油对长头谷盗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其中处理最低浓度(1∶50)的肉桂时,长头谷盗的死亡率仍在60%以上;辣椒和生姜精油的触杀活性较弱,5个试验浓度对长头谷盗的死亡率几乎为零;(3)5种精油对长头谷盗均无明显的熏蒸作用.
关键词:植物精油;长头谷盗;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plant essential oils;Latheticus oryzae;repellent action;contact action;fumigation action
-
2540.多不饱和脂肪酰乙醇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藻油甘油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皂化和酰化反应制备多不饱和脂肪酰乙醇胺.研究了草酰氯用量、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用量、缚酸剂三乙胺用量、反应时间和物料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用单因素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乙醇胺摩尔比1∶1.2(多不饱和脂肪酸8.0g,乙醇胺1.8g)、草酰氯2.4 mL、DMF 1.6 mL、三乙胺6.0 g、反应时间1h(冰水浴中反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转化率达到93.45%.反应粗产物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对制备的多不饱和脂肪酰乙醇胺产物主要成分进行了红外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的初步鉴定,制备产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酰乙醇胺的总含量为97.96%.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酰乙醇胺(PUFAE);单因素实验;酰化反应;polyunsaturated fatty acyl ethanolamine;single factor experiment;acy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