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62 篇 当前为第 254 页 共 277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31.米糠蛋白的综合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促进米糠蛋白的研究和综合利用,对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影响因素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我国米糠蛋白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期望我国从节约资源和营养安全层面上高效利用米糠蛋白,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性;高效利用
  • 2532.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离子液体在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植物甾烷醇酯化率的对比,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pmim][HSO4]用量为植物甾烷醇质量的7%,酸醇摩尔比3:1,植物甾烷醇的浓度0.15 mmol/mL,带水剂为甲苯,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5h.在最佳条件下,经3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酯化率大于91%.离子液体[pmim][HSO4]在循环使用6次后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由质谱分析可知,合成的产物为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
    关键词:植物甾烷醇;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离子液体;酯化合成
  • 2533.小麦醇溶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像系统,对这些谱带与小麦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li-19.1与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Gli-63.0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Gli-16.5、Gli-58.6、Gli-69.4与沉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Gli-31.4与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Gli-34.8与沉降值显著负相关,Gli-36.6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Gli-19.1、Gli-63.0、Gli-16.5、Gli-58.6、Gli-69.4可以作为生化标记用于强筋小麦的辅助选择.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等位变异;品质;wheat;gliadin protein;allelic variation;quality
  • 2534.谷维素含量对米糠油透明度与酸值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高谷维素米糠油作为一种高品质食用油日益受到关注,而高含量谷维素的存在会影响米糠油的品质,进而影响其销售.为此,通过在米糠油中定量添加谷维素,研究其对米糠油透明度和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时谷维素在米糠油中的溶解度最大可达6.67 g/100 g,10℃时谷维素含量在15 g/kg以内对米糠油的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而米糠油的酸值与谷维素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米糠油;谷维素;溶解度;透明度;酸值
  • 2535.PET塑料桶装大豆油中DEHP迁移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选取PET塑料桶及PET塑料桶装大豆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储藏期间PET塑料桶中DEHP向大豆油中迁移的规律,建立了DEHP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超声波法提取DEHP(55℃、40 min),采用GCMS法检测DEHP迁移量,PET塑料桶中DEHP检出量为4.594 mg/kg,大豆油中DEHP最大检出量为1.292 mg/kg,最大迁移率为28.12%.以储藏温度(A)和储藏时间(B)为试验因素,大豆油中DEHP迁移检出量为试验指标(Y),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DEHP迁移规律的数学模型为:Y=0.77+0.089A+0.11B-0.013AB +0.039A2 +5.072×10-3B2.经响应面分析,大豆油中DEHP的迁移量与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呈正相关性,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油中DEHP的迁移量也逐渐升高,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DEHP的迁移影响显著.
    关键词:PET塑料桶;大豆油;DEHP迁移;数学模型;食品安全;PET plastic containers;soya oil;migration of DEHP;mathematical model;food safety
  • 2536.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水平表征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两种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水解结束调节pH至4.8,离心分离得到酸可溶蛋白和酸不可溶蛋白.考察不同的蛋白酶、水解时间、温度以及未添加蛋白酶的情况下,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并采用SE-HPLC和SDS-PAGE对这些酶解物进行了分子水平的表征.结果发现:胃蛋白酶选择性地水解大豆球蛋白(11S),在pH 2.0、37℃条件下水解6h,酸不可溶蛋白所占比例为51.14%,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kDa的部分占到50%以上.水解温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较大,在pH 8.0、60℃条件下水解1h获得的大豆分离蛋白碱性蛋白酶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20 kDa以下.不同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其水解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采用同一种蛋白酶进行水解,不同的水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物分子结构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蛋白酶;大豆分离蛋白;水解;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
  • 2537.全脂大豆挤压膨化调质工艺的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调质是全脂大豆挤压膨化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工序,调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膨化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选取蒸汽压力、喂料速度、原料粒度作为实验因素,以大豆脲酶活性和蛋白质溶解度作为考察指标,经过优化设计,得出最优的调质工艺条件为:蒸汽压力0.28 MPa,喂料速度22 r/min,原料粒度2.0mm.在此条件下,大豆脲酶活性为1.03 U/g,蛋白质溶解度为82.72%,调质时间为27 s,调质温度为94℃.
    关键词:全脂大豆;调质;响应面;脲酶活性;蛋白质溶解度
  • 2538.微波预处理对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硫甙降解产物中的腈类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结合嗅觉检测器探讨微波预处理油菜籽过程中菜籽油中硫甙降解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共检测到7种腈类化合物和3种异硫氰酸酯,随着微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具有刺激性菜青味的1-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在微波预处理3 min后大幅下降,不良风味减轻.微波预处理5 ~7 min,甲基氰化物、5-己腈、5-甲硫基-丁基腈、苯代丙腈含量明显增加,但均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关键词:微波;菜籽油;异硫氰酸酯;腈类化合物;刺激性气味
  • 2539.米糠油规模化生产的实践与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综述了米糠油规模化生产在优质米糠毛油制取、精炼工艺、提高成品油得率、营养物质保留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及其解决办法.通过降低米糠毛油酸值,选择合理的精炼工艺和设备,做好米糠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从而促进米糠油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米糠油;规模化;生产;瓶颈;解决办法
  • 2540.茶叶籽油水代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茶叶籽仁为原料,进行水代提油研究.通过试验考察了茶叶籽仁粉碎细度、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茶叶籽仁提油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茶叶籽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茶叶籽仁粉碎细度60~80目,提取温度90℃,水料比3.5∶1,提取时间3h.在最佳条件下,茶叶籽油提取率达90.2%.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水代提取
首页  上一页  ...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