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2 篇 当前为第 249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481.棕榈油甲酯制备生物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棕榈油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和三羟甲基丙烷(trimethylolpropane,TMP)为原料,经酯交换反应制备可用作生物润滑油基础油的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trimethylolpropane fatty acid tiester,TFATE).通过比较FAME的转化率和TFATE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及真空度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为三羟甲基丙烷钾(Trimethylolpropane mono potassium salt,TMP-K),催化剂添加量为TMP-K与TMP物质的量比0.02:1,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128℃,FAME与TMP物质的量比4∶1,反应压力为300 Pa,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为91.78%,反应混合物中TFATE质量分数为90.11%.经分子蒸馏分离纯化后终产品TFATE质量分数为97.02%.
    关键词:生物润滑油;酯交换;三羟甲基丙烷脂肪酸三酯
  • 2482.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分离抗氧化活性核桃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分离出具有不同抗氧化活性的核桃肽,并探讨核桃肽的抗氧化活性与铁结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桃肽在酸性条件(pH 5.5)下与铁的结合能力最强,随着pH逐渐升高,结合能力下降.磷酸氢二钠对吸附到铁亲和层析柱上核桃肽的洗脱效果最好,通过阶段洗脱,得到铁结合能力逐渐增强的核桃肽组分(F1、F2和F3).对其总还原能力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抗氧化能力为F3>F2>F1(P<0.05).结果表明,核桃肽的铁结合能力越强,其抗氧化活性越高.
    关键词:核桃肽;铁结合能力;抗氧化;铁离子螯合亲和层析
  • 2483.两种玉米毛油的成分对比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分别测定了玉米酒糟(DDGS)毛油及玉米胚芽毛油中的脂肪酸组成、酸值、生育酚组成及含量、玉米黄色素含量、甾醇及谷维素含量,以及在120℃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毛油的脂肪酸组成相近,DDGS毛油中生育酚、谷维素、植物甾醇、玉米黄色素平均含量分别达到1 475.7μg/g、814.1 μg/g、14.50 mg/g、247.7 μg/g,都较玉米胚芽毛油高,在DDGS毛油中未发现酵母特有的麦角甾醇.另外,DDGS毛油的氧化诱导期时间较长,氧化稳定性好.
    关键词:玉米酒糟;玉米胚芽;毛油
  • 2484.终极腐霉生产EPA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对终极腐霉生产EP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腐霉生产EP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时间7d,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0 mL/1 000 mL,碳源为蔗糖,有机氮源为酵母粉,无机氮源为硝酸钾,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钠,无机盐为硫酸镁,大豆油作前体.收集发酵后的菌丝4℃冬化10 d,菌丝EPA产量为456.39 mg/L,比优化前的233.89 mg/L提高了95.1%.
    关键词:EPA;终极腐霉;发酵
  • 2485.花椒精油抑制赤拟谷盗虫卵孵化作用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研究花椒精油抑制谷物及山货干品中危害甚大的赤拟谷盗虫卵的孵化,以延长商品货架寿命.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东北青花椒、江津青花椒、汉源红花椒和韩城红花椒中提取精油,用GC-MS方法分析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在30℃恒温条件下通过触杀和熏蒸试验,筛选出对赤拟谷盗虫卵的孵化抑制和杀虫效果最佳的品种,确定其致死中浓度LC50和致死中时间LT50.结果表明:4种精油的提取率分别为7.2%、5.1%、4.6%、2.0%,精油中含量比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柠檬烯、α-蒎烯等,东北青花椒精油中芳樟醇含量最高;从触杀和熏蒸效果来看,东北青花椒精油的抑制孵化效果也是最佳的,致死中浓度LC50均低于其他3种花椒,对虫卵熏蒸24、48和72 h的LC50分别为34.82、29.28和16.48 μL/L,精油熏蒸浓度分别为30、40和50μL/L时,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45.11、29.41和12.98 h.
    关键词:花椒精油;赤拟谷盗;熏蒸
  • 2486.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亚麻籽和亚麻籽脱皮后的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为原料提取脂肪、蛋白质、亚麻胶、木酚素和膳食纤维,对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脱皮后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的比例为54∶46;木酚素、亚麻胶和膳食纤维分布在亚麻籽皮上,脂肪主要分布在亚麻籽仁中,蛋白质在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中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将亚麻籽脱皮后,用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分别提取加工亚麻籽仁油、亚麻籽蛋白、亚麻胶和木酚素等产品较用亚麻籽加工的品质好、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
    关键词:亚麻籽;脱皮;营养成分;分布
  • 2487.新型中长链甘三酯的制备及其在人造奶油中的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全氢化高芥酸菜籽油(HERO),中链甘三酯(MCT)和棕榈油(PO)的混合油样为原料油,化学法酯交换合成低热量中长链甘三酯(MLCT).研究了化学酯交换前后混合油样的甘三酯组成、固体脂肪含量及热学性质的变化,并对酯交换产品进行应用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酯交换改善了混合油样的甘三酯组成、固体脂肪含量及热学性质,该酯交换产品可用于人造奶油中.
    关键词:中长链甘三酯;酯交换;人造奶油
  • 2488.米糠制油、半连续式物理精炼与混合脂肪酸精馏分离工艺研究及应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综述了我国的米糠资源情况以及米糠油的营养价值,并报道了采用挤压膨化-浸出技术所建成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模(200 t/d)的单条米糠制油生产线.对米糠毛油采用半连续式物理精炼技术与混合脂肪酸连续精馏分离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在获得精炼米糠油的同时,还得到工业油酸、工业硬脂酸和粗制糠蜡等高附加值产品.
    关键词:米糠;挤压膨化-浸出制油;半连续式物理精炼;混合脂肪酸连续精馏分离
  • 2489.灰色链霉菌磷脂酶A1油脂脱胶性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将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Dx208-FH12菌株所产磷脂酶A1进行菜籽油脱胶的性能研究.通过Plackett-Burman (PB)实验设计筛选出对脱胶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为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和加酶量,再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对于初始含磷量为254.30 mg/kg的菜籽油,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菌株Dx208-FH12所产磷脂酶A1脱胶效果的模型回归方程,并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h,反应温度52℃,pH 5.0,加酶量1.8mL(50 g 菜籽油).在最优条件下,脱胶油含磷量最低可降至18.57mg/kg.
    关键词:灰色链霉菌;磷脂酶A1;油脂脱胶;响应面
  • 2490.酶法水解芝麻粕制备芝麻多肽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以芝麻制油后副产物芝麻粕为原料,采用蛋白酶水解法制取芝麻多肽.在水解酶筛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肽产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芝麻粕制取芝麻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pH 9.0,料液比1∶20,加酶量11 000 U/g,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65℃.在此条件下,多肽产率达到3.51%.
    关键词:芝麻粕;芝麻多肽;酶法水解;正交优化
首页  上一页  ...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