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92 篇 当前为第 258 页 共 280

所属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71.无溶剂体系酶促酯交换合成富含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催化山嵛酸甲酯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合成富含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BOB)的工艺,考察了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的初始水分活度对BOB和甘油二酯含量影响.以甘油二酯含量较低而BOB含量较高为优,确定理想的工艺条件为:Lipozyme RM IM添加量10%(以底物质量计),底物(山嵛酸甲酯与高油酸葵花籽油)摩尔比2∶1,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65℃,酶的初始水分活度由LiCl饱和盐溶液控制.在理想的工艺条件下,反应产物中BOB含量为25.25%,甘油二酯含量为2.72%.
    关键词:1,3-二山嵛酸-2-油酸甘油酯;1,3-特异性脂肪酶;酶促酯交换;1,3-dibehenoyl-2-oleoyl glycerol;1,3-regiospecific lipase;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 2572.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产生乳状液的破乳方法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阐述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的主要破乳方法,重点对国内外在物理破乳、化学破乳和酶法破乳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论述和比较了各类破乳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展望了其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酶法;乳状液;破乳;研究进展
  • 2573.茶叶籽油水代提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茶叶籽仁为原料,进行水代提油研究.通过试验考察了茶叶籽仁粉碎细度、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茶叶籽仁提油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茶叶籽油提取工艺条件为:茶叶籽仁粉碎细度60~80目,提取温度90℃,水料比3.5∶1,提取时间3h.在最佳条件下,茶叶籽油提取率达90.2%.
    关键词:茶叶籽;茶叶籽油;水代提取
  • 2574.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甘油钠添加量和底物物质的量比进行了研究,得到选定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75℃、甘油钠添加量(油重)为2.4%、底物物质的量比(大豆油和甘油)为1∶4和甘油解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为53.1%.采用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单甘酯产品,粗甘油酯在Ⅰ级分子蒸馏(140℃)除去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在Ⅱ级分子蒸馏(190℃)纯化单甘酯,得到纯度为93.0%的单甘酯产品,单甘酯回收率为96.8%.
    关键词:甘油钠;分子蒸馏;单甘酯;sodium glycerinate;molecular distillation;monoacylglycerol
  • 2575.微波处理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为了改善小麦粉的品质,研究了微波处理对小麦粉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和粉质拉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小麦粉的糊化温度降低,黏度和回生值升高.经微波处理的小麦粉凝胶硬度和回复性下降,弹性和内聚性无显著差异.小麦粉经微波处理后面团吸水率和跌落值D250降低,面团的稳定时间延长.微波处理后小麦粉面团的抗拉强度、弹性强度明显增强,而面团延伸度有明显下降.初步研究认为,在微波功率400 W,处理时间为6 min时小麦粉的品质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微波处理;小麦粉;品质;microwave processing;wheat flour;quality
  • 2576.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豆粕中异黄酮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异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豆粕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乙醇体积分数79%,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52℃.在此条件下,异黄酮得率这0.412%,纯度为54.2%.
    关键词:豆粕;超声辅助;异黄酮;提取
  • 2577.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火麻仁油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Alcalase 2.4L碱性内切蛋白酶对火麻仁进行酶解提取火麻仁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火麻仁油水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7 100 U/g,酶解温度61℃,酶解时间3.7h,料液比1∶3.8,酶解pH 8.在此条件下,火麻仁油提取率为93.82%.所得火麻仁油呈淡黄色,澄清透明,具有火麻仁特有的香味.
    关键词:水酶法;碱性内切蛋白酶;火麻仁油;响应面法;enzyme-assisted aqueous method;alkaline endoprotease;fructus cannabis oil;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2578.食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针对食用植物油中存在多环芳烃污染和危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随机采集的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进行了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检测,以终生致癌风险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75份食用植物油样本中普遍存在PAHs污染,萘的污染程度最高,检出率为89.3%,平均含量为13.67 μg/kg;苊烯污染程度最小,未检出;食用植物油中轻质PAHs污染程度远高于重质PAHs;4类食用植物油中总轻质PAHs与16种优控PAHs总污染水平顺序均为: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总重质PAHs的污染水平顺序为: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食用植物油中PAHs污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其风险顺序为: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建议强化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控制和监管,修订相关标准,规定PAHs的最高限量值,确保食用植物油PAHs污染处在较低水平及其潜在危害处在可忽略水平.
    关键词:食用植物油;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污染
  • 2579.K2CO3/Al2O3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以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K2CO3/Al2O3催化餐饮废油和甲醇进行酸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得到生物柴油合成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餐饮废油质量的5%,醇油摩尔比15∶1,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86.7%.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生物柴油产率仍在75%以上.制得的生物柴油性质与0号矿物柴油接近,完全达到美国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生物柴油;K2CO3/Al2O3;餐饮废油;酯交换;产率;biodiesel;K2CO3/Al2O3;waste cooking oil;transesterification;yield
  • 2580.急性热应激条件下肉鸡骨骼肌谷氨酰胺代谢的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急性热应激对肉鸡骨骼肌(胸肌和腿肌)谷氨酰胺(Gln)代谢和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常规饲养至35日龄(d)的公AA鸡50只,预饲至42 d时,选取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0(Ⅰ组,室温对照组)、4(Ⅱ组)、8(Ⅲ组)、12(Ⅳ组)、16(Ⅴ组)h的急性热应激处理,采血清和骨骼肌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热应激显著(P <0.01或0.05)降低了血清的TP、ALB、GLOB、A/G、Gln、ALP,增加了血清Glu、GOT、GPT、CK,影响程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照组中,腿肌的CP、Gln、Glu、GS高于胸肌(P<0.01或0.05),Glnase低于胸肌(P<0.01).急性热应激对骨骼肌CP、Gln、Glu和Glnase有降低作用,对GS有增加作用,在处理16 h时均有显著以上差异.试验说明,34℃急性热应激对肉鸡血清和骨骼肌中蛋白质和Gln代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时间依赖性.
    关键词:肉仔鸡;骨骼肌;谷氨酰胺;热应激;broiler;skeletal muscle;glutamine;heat stress
首页  上一页  ...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