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1.米曲霉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分离纯化与抗氧化性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利用辐照诱发米曲霉孢子突变,筛选得到酶活力强且特异性高的米曲霉诱变菌株.利用米曲霉诱变菌株对豆腐皮加工后的剩余豆浆(下浆水)进行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发酵液,发酵液经超滤和凝胶过滤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测定法(FRAP法)和二苯基苦基苯肼法(DPPH法)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在1 000~10 000范围内的大豆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抗氧化性和稳定性最好的大豆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 200~1 400之间.
关键词:大豆肽;米曲霉;抗氧化性
-
1592.纸浆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研究了不同体系下的大豆分离蛋白、苹果多酚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加入量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性能的影响.以纸浆板的胶合强度、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黏度和疏水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最佳制作工艺:10 g大豆分离蛋白加入100 mL质量浓度为5 g/100mL的聚乙烯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1.0g葡萄糖和0.1g亚硫酸钠,经过90℃、20 min高温处理,冷却至室温,加入0.8g的苹果多酚静置2h,调节pH为8.0,添加0.20 g十二烷基磺酸钠与0.1g海藻酸钠,搅拌均匀,35℃恒温静置1h.此条件下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疏水性指数2 676.4,黏度1 683 mPa·s,纸浆板的胶合强度0.77 MPa,粘纸浆板效果较好.
关键词:纸浆板;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
-
1593.碱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籽蛋白比较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研究了碱提和超声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对菜籽蛋白的提取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提取的菜籽蛋白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好,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吸水性、氮溶解指数、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相对碱提法都有很大提高,而且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菜籽蛋白仍然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菜籽蛋白,不仅提取效果好,而且对菜籽蛋白起到了改性作用,提高了其部分功能性质.
关键词:菜籽蛋白;碱提;超声波辅助提取;功能性质
-
1594.磷脂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综述了磷脂分离提纯方法如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金属沉淀法、酶催化法和膜分离法等,以及磷脂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如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新兴的核磁共振法等的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分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磷脂组分分离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磷脂;分离;纯化;检测
-
1595.塑化剂与粮油制品的安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在释义塑化剂和概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的理化性质、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粮油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可能来源,提出了应对塑化剂污染的对策与建议.建议粮油加工企业应采用以下措施消除塑化剂对粮油制品安全生产的隐患:严格遵守我国对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有关规定,严把原辅料质量关,调整工艺更换设备及部件,改进包装形式和材料,优化粮油制品的贮藏条件.
关键词:粮油制品;塑化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食品安全
-
1596.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多环芳烃(PAHs)是指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对食用油中PAHs的来源、检测方法及控制和脱除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指出PAHs前处理方法和控制、脱除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食用油;多环芳烃;研究进展
-
1597.固体超强酸催化大豆油和大豆油脂肪酸酯化与酯交换制备单甘酯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采用固体超强酸催化大豆油和大豆油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和酯交换制备单甘酯,通过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单甘酯.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大豆油30.0 g,大豆油脂肪酸20.0 g,反应温度200℃,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添加量0.26%(占大豆油和大豆油脂肪酸质量),甘油添加量12.66g和反应时间4.81 h.在最佳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中,单甘酯含量达到69.82%.甘油酯混合物在Ⅰ级135℃分子蒸馏除去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在Ⅱ级185℃分子蒸馏蒸出单甘酯,得到产品中单甘酯含量为96.54%.
关键词:大豆油;大豆油脂肪酸;固体超强酸;单甘酯;soybean oil;soybean oil fatty acid;solid super acid;monoacylglycerol
-
1598.纳豆芽孢杆菌js-1固体发酵低温豆粕的工艺条件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低温豆粕为原料,采用纳豆芽孢杆菌js -1固体发酵,以Fe3+还原力评价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进行发酵提取条件优化.首先从装量、基质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5个因子中运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体发酵条件的重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Box - 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对固体发酵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的优化发酵提取条件为:基质含水量73%,接种量19%,发酵时间94.5 h,乙醇体积分数50%,液固比10∶1,提取时间90 min,提取3次.
关键词:纳豆芽孢杆菌;固体发酵;豆粕;抗氧化
-
1599.微生物固态发酵菜籽粕营养特性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及黑曲霉等菌种,通过单菌株与混菌株发酵试验,研究发酵对菜籽粕中粗蛋白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他菌株;混菌株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啤酒酵母三菌种组合发酵能较好地提高菜籽粕作为饲料蛋白的品质,此时其粗蛋白质增加率和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哑)唑烷硫酮(OZT)、单宁、植酸降解率分别为5.37、93.44、99.99、34.86、18.15%(干基).
关键词:菜籽粕;固态发酵;抗营养因子;粗蛋白
-
1600.流动注射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测定大米中的痕量铜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编结反应器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测定大米中痕量铜的吸力洗脱方法.进样流速6.0mL/min;进样时间60s,测定200μg/L的铜溶液,浓集系数(EF)由传统方法的4.5提高到13.5;检出限为5.4μg/L,测样频率为37/h,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2.3%,以0.01%的三乙醇胺(TEA)为掩蔽剂,铜在大米中的回收率为96.4%~97.8%.
关键词:流动注射;吸力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大米;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