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篇
408 篇
12489 篇
2243 篇
346 篇
768 篇
1100 篇
396 篇
2189 篇
2540 篇
1190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89 篇
319 篇
757 篇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09-01]
在我国大力鼓励通信工程对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通信工程项目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遇。但是,海外通信工程受到当地条件、工程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工程项目单位受到了多种挑战。如何将国内成熟的经验带出去,同时结合当地的施工方法与管理手段,取得项目的成本与进度合理化控制,成为了目前摆在施工单位面前的课题。本文针对海外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海外工程的合理发展提供参考。
[金融业] [2021-09-01]
“当前,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这其中管理资产超过60万亿元的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8月30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首次就基金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门、全面、详细的阐述。易会满指出了一连串国内基金业的成绩和问题所在。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金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但是,整个基金业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例如,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机构基金销售过度娱乐化,基金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和投资行为短期化特征还较为明显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易会满提出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应当把握好五个“更加突出”的原则,并具体部署了四项重点工作,要求基金机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基金业更大的担当作为。简基金资深研究员张竹然表示,易会满此次的重磅讲话,肯定了基金是居民理财的一大渠道;其次,在肯定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针对一些基金公司单纯追求规模重营销不重投研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投资思想、加强财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业] [2021-09-01]
从真金白银加码研发,到真才实学强化队伍,再到真刀真枪干出成果,浸润资本市场的A股上市公司,用一系列看得见的“真功夫”,将支持科技创新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组数据,解码转型升级背后的动力源。截至8月30日21时,根据半年报披露数据,A股共有767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492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在10%以上,1188家研发投入同比增速逾50%。“含科量”的行业分布特征,折射出A股产业结构的变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行业既是上市公司的研发高地,也是人才的集聚地和技术成果的盛产地。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上市公司研发加码与产品迭代两大“齿轮”紧密咬合,推动着实体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9-01]
本报告认为,2017年2季度中国实体部门杠杆率总体态势趋稳、内部结构有所改善,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积极稳妥去杠杆,应实行“三步走”战略,关键要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改变信贷驱动增长的模式。
[金融业] [2021-09-01]
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后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经济结构转型面临巨大挑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全面发力,这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业] [2021-09-01]
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一度受到极大冲击。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守正创新,扎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围绕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重心,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迎难而上,精准施策,为辖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金融条件。本专题特约请人民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回顾总结一年多来辖内金融系统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效。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挑战和异常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总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辖区实际,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在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稳企业保就业的同时,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为江苏省夺取“双胜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综合] [2021-09-01]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前景光明,但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妨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在这个学科领域还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混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及其子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将新经济地理学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方向并过分追求模型化,三是重现实决策解读而轻区域管理制度基础研究与理论方法创新。中国区域经济学要有中国气派,就必须直面中国现实,反映中国特色,用中国理论与中国方法解释中国奇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必须避免上述三个方面的认知误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关系协调与区域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双黄蛋”。区域治理主要研究政府如何运用区域战略、规划与政策引导区域发展和调整区域关系。
[医药制造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1-09-01]
本报告基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的信息和数据,对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的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申请审核结果及关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提示医疗器械企业在申报上市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助于申报企业在申报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审核过程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包括毛利率及营业成本等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比情况、特定销售模式情况、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行业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具体影响等。
[综合] [2021-09-0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国家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在华南地区打造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此同时,粤港澳三地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启了三地政府合作的新篇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极具中国特色,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具有五大战略定位:一是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集群;二是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构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五是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秉承协同、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的理念,坚持中央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的“硬联通”和与粤港澳规则对接的“软联通”,综合区内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夯实科研与产业转化,创新区域治理制度,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机遇,加大科研投入,升级并延展区域内产业链,铸就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之长,服务国家之所需,打造中国“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样本。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探析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9-01]
为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贵州旅游行业带来的影响,基于PSR理论模型,研究疫情对贵州省旅游业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疫情影响居民出游意愿、消费意向;影响企业资金流;旅游业界响应积极;为实现旅游消费、供给在疫情压力下的耦合作用进行优化;旅游发展回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