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 篇
408 篇
12489 篇
2243 篇
346 篇
768 篇
1100 篇
396 篇
2189 篇
2540 篇
1190 篇
546 篇
186 篇
446 篇
80 篇
136 篇
288 篇
989 篇
319 篇
757 篇
[综合] [2025-03-17]
经济增长目标延续设定 5.0%左右,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条件之下,实现 5%的全年增长目标存在难度。但考虑到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等,维持偏高的经济增速必要性较强,延续 5%左右的增长目标才能更好实现产出缺口的收缩,促进就业环境的改善,为防风险和惠民生提供坚实基础。并且,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谋划之年,为实现 2035 年远景目标,2025 年需维持 5%左右的增长以衔接长期目标。实现 5%的增长目标,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的支撑,也意味着后续若面临不确定性冲击,政策对冲力度也将会随之加大。
[综合] [2025-03-17]
2025 年 GDP 增长目标设定在 5%左右,与过去两年目标持平。报告对当前经济环境 的定调中提及“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 击”,继续设定 5%的经济目标也或需要更强的政策支持。2025 年物价增长目标 2.0% 左右,较 2024 年下调 1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 2025 年通胀目标更接近实际情况, CPI、PPI 走势有望实现企稳回升;外部扰动尚不明朗,稳定物价水平或需更加注 重拉动内需;央行在 2024 年多次表示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若价格指标再度承压,货币政策响应或相对积极。
[综合] [2025-03-17]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优于中央。2024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约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速 (1.7%)高于中央财政(0.9%),地方收入占比 54.3%。然而,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等地的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甚至出现财政收支双降的现象。总体来看地方收入增速与 GDP 规模呈负相关。
[综合] [2025-03-17]
2025 年 1-2 月,我国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高点,但同比增速不及预期。一是美国对华关税落地前,进口商提前自华进口导致海外需求前置。二是海外需求旺盛,全球制造业 PMI 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三是在美对华关税政策影响下,产业链转移或加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外需出现回落,拖累出口增速。分区域来看,我国对东盟、美国、欧盟三大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均为正。分产品来看,机电产品占我国出口总规模的 60%,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分项。高新技术产品、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均录得正增长。
[综合] [2025-03-17]
2025 年 3 月 7 日,美国劳工部公布 2025 年 2 月非农数据:新增非农就业 15.1 万人,预期 16.0 万人,前值由 14.3 万人修正至 12.5 万人;2 月失业率 4.1%,预期 4.0%,前值 4.0%;平均时薪同比升 4.0%,预期升 4.1%,前值由升 4.1% 修正至升 3.9%。
[综合] [2025-03-17]
新增非农就业略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4.1%,时薪同比增速4.02%: 单位调查 (establishment survey)方面,2月新增岗位15.1万个,稍低于16万个的预期。1月新增就业从14.3万个下修至12.5万个,12月新增就业从30.7万个上修至32.3万个。非农时薪增速环比0.28%,前值略下修至0.42%; 同比增速为4.02%,近期变化不大。家庭调查(household survey)方面,失业率升至4.1%,高于4.0%的预期,劳动参与率稍升至62.4%。2025 年2月家庭全职就业总数环比减少122.0万人,1月家庭就业因年度调整上修238.6万人后出现回落;兼职就业总数仅减少1.7万人。
[综合] [2025-03-17]
就业广泛降温。家庭调查显示,2 月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 0.2 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 0.1 个百分点至 4.1%,同时,包含了边缘劳动力的 U6 失业率飙升 0.5 个百分点至 8%,取得 2021 年底以来新高,指向更广范围的就业降温。机构调查显示,2 月新增非农数据较上月回升至 15.1 万人,不过分行业来看,政府新增就业较上月减少,冻结招聘影响初有显现。未来就业仍然趋于降温,私营部门方面,2 月 ADP 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受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的影响,私营部门招聘陷入犹豫。政府部门方面,2 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创下 2023 年 2 月以来新高,反映了政府裁员以及联邦合同取消的负面作用。由于美国白宫的裁员行政令于 2 月 11 日发布,而每月就业数据统计截至 12 日当周,政府裁员影响或在未来数据中逐步显现。
[金融业] [2025-03-17]
当前 TMT 板块拥挤度偏高。2025 年至今,基于景气度-趋势拥挤度框架的行业轮动模型表现不错,相对 wind 全 A 指数超额 1.7%, ETF 组合相对中证 800 超额 4.8%,叠加 PB-ROE 选股组合后相对 wind 全 A 指数超额 0.2%,在二浪反弹时跟上趋势并且超额收益稳定。根据景气度-趋势-拥挤度框架,我们有两个行业轮动方案。从趋势模型来看,电子、有色、非银、银行和交运等处于“强趋势-低拥挤”区域,TMT 板块中通信、计算机和传媒估值和拥挤度偏高,
[金融业] [2025-03-14]
随着国内进入低利率时代,债市预期回报下降,冲击了传统的依附债市β获得绝对回报的配置模式,大量资金亟需其他可投产品以及低利率时代下实现绝对回报的新路径。结合海外的长期实践,绝对收益策略大致存在两种成熟的模式,一是提高风险资产的战略配比,通过跨资产、跨国别的多元化+被 动化配置,获得相对稳健的β收益;二是通过多策略对冲,依托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获得独立于市场的α收益。我们尝试构建了两个国内环境下的绝对收益策略,一是基于 ETF 基金,综合 TIPP 动态控制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平价多元化配置的思路,构建 TIPP-风险平价策略;二是基于主动权益基金,构建了简易版本的多策略组合,具备一定持续获得超额回报的能力。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5-03-14]
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全球领先。脑机接口正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6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25.22%。中国起步较晚,但政策支持力度显著:2024年工信部将其列为“十大标志性未来产业”,北京、上海等地提出2030年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及临床应用目标。中国围绕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实现弯道超车,首创实现“双环路”脑机交互系统,打破了传统脑机 接口的信息交互,并极大突破了操控时间的限制,该技术突破使得中国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