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食品中铬形态的分析研究进展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3-10-23

    铬是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是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内容。铬在食品中存在不同的形态,形态不同,其生物可利用率、毒性和迁移性质也不同。本文从分离提取和分析检测两方面综述了食品中铬形态分析研究进展,通过对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浊点萃取等分离提取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联用分析方法等分析检测方法综述分析,为食品中铬形态的研究提供发展方向。
  • 食品添加剂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3-10-23

    目前,不少食品加工厂为了改善食品的口味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是过多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还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必须针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积极讨论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 食品包装材料氧气透过率对食品过氧化值的影响研究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3-10-23

    根据国家标准GB/T 1038.1—2022《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差压法》测定不同食品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对试验食品进行包装,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测定食品中的质量指标过氧化值,研究食品包装材料氧气透过率对食品质量的影响。研究也进一步为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的质量的监督抽查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保障产品的
  • 后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来源:食品科学 发布日期:2023-10-23

    后生元是由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的微生物细胞和/或其成分,以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等功效。与由活性细胞组成的益生菌相比,后生元更安全、更稳定、更有效和更方便。本文概述了后生元的由来、来源菌株、制备途径及其优点,并与益生菌进行对比,阐述了后生元的作用机制。此外,本文从功能性食品补充剂、食品品质改良剂、食品防腐剂以及食品脱毒剂4个方面介绍后生元在
  • 不同水分活度食品的货架期预测方法

    来源:保鲜与加工 发布日期:2023-10-20

    快速准确地预测食品货架期已成为消费者、生产者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水分活度对于反映食品稳定性是个十分可靠的热力学指标,是快速预测食品货架期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和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食品品质变化机理及货架期预测理论阐述了水分活度≥0.8、0.5~0.8及≤0.5三个区间对食品品质的作用和影响,以确定货架期敏感性指标,同时归纳和总结了不同水分活度食品在实际运用中所采用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 微波辅助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铅、镉、锰、锌

    来源:化学分析计量 发布日期:2023-10-20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样品,建立食品中铅、镉、锰、锌的原子吸收光谱快速检测方法。以1%(体积分数)硝酸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温度为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样品质量为0.2~0.3 g的条件下,食品中的铅、镉、锰、锌提取率均能达到81%~109%。铅的质量浓度在0~10μg/L范围内,镉的质量浓度在0~2.00μg/L范围内,锰、锌的质量浓度在0~1 00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
  • 国际食品安全文化建设进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23-10-20

    为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本文收集整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澳新、美国、英国等组织和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资料,从食品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文化评价原则、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评估时使用的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城乡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了
  • 核磁共振碳谱法在多种食品药品蔗糖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来源:食品科技 发布日期:2023-10-20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3C-NMR)的脉冲序列,分别以苯磺酸钠和蔗糖为内标物和对照品,建立了蔗糖含量的直接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多种食品和药品中的蔗糖进行了测定。13C-NMR测定参数为:谱宽–15~235 ppm,脉冲角度45°,温度25℃,脉冲延迟时间1 s,采样时间0.8
  • 浅析食品、药品、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异同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3-10-20

    通过对食品、药品、化妆品三个品类微生物检验在检验依据、样品采集及检验用量、培养基、实验室环境、方法适用性、具体操作差异(以菌落总数为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浅析三个品类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异同,发现三品类微生物检验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总结经验、融会贯通,持续增强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用妆安全。
  • 干灰-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氯化物含量的研究

    来源:福建轻纺 发布日期:2023-10-19

    文章建立了干灰-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氯化物含量的方法,并对其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干灰-离子色谱法与GB 5009.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中规定方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干灰法前处理可有效去除食品中其他组分,能有效避免其它杂质的干扰及对色谱柱损害,该方法灵敏便捷、响应好、线性范围宽,适用于大批量食品中的氯化物检测。
首页  上一页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