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依托教学科研团队实施科研反哺教学在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天津化工 发布日期:2024-09-25

    在国家推行的“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指导下,本教学科研团队利用人才、项目和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过程,达到科研反哺教学的目的。以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中的“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用于石油馏分油催化裂化实验”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旨在提升学生在实验操作、知识运用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为例

    来源:行政科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4-09-25

    为应对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养与产业接轨的人才,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分析当前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 项目式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以汽车动力系统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9-24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项目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文章对项目式教学在高职汽车动力系统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教学设计时,参考市场上多元化动力系统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构,将课程模块化设计为1个大项目(多元汽车动力系统构造差异及程序化维修维护),贯穿所有章节知识点,在实施完整的综合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以实现理实深度融合,同时结合汽车
  • 新形势下食品感官评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9-23

    本文基于当前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目标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课程培养目标、改进理论教学和改进实验实践教学,总结了食品感官评价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以上改革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 基于化工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业催化》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4-09-23

    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以榆林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工业催化》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设计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优化等方面。通过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与反馈,做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智能制造背景下融合思政创新创业教育的化工材料类课程改革实践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4-09-22

    文章以“材料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为例,探讨了智能制造背景下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通过对教师的企业横向课题进行教学化、项目化改造,引入线上教学平台与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合理设计复合材料制备流程、开展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并给出科学的设计实践报告。同时,本文以碳纤维无人机外壳、汽车引擎盖模型等两个教学案例,展示了学生设计与制作制品的整个过程。课程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
  • PBL教学法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4-09-21

    文章综合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内容及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努力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过程,重点探索了PBL教学法在促进工程教育类专业大学生提高对工科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一探索结果有利于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环境下工程教育专业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 基于“两性一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

    来源:河南教育(高教) 发布日期:2024-09-20

    为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针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固化、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基于“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构建研究性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研究性实验装置,改革评价机制。通过开展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启发性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 基于“大食物观”下的“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改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9-20

    “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与“大食物观”的诸多理念高度契合。文章从“食品营养学”课程的特点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方法陈旧等现状和不足,深度解析了基于“大食物观”背景下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融入“大食物观”,以促进学生对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重要性的理解,旨在培养出更多具备食品营养学专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
  • 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技术原理”为例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9-20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更高要求的教育理念,从“育人”根本要求出发,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所遵循和提升的重要内容。“食品技术原理”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承载着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食品工程人才的责任。文章以“食品技术原理”课程为例,首先阐述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融入课程思政常用的教学方法,并深度挖掘采用适宜的教学形式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最后
首页  上一页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