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 发布日期:2024-08-28
食品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具有知识面广、难度大、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目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实验课程评价方式等问题,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应
-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24-08-28
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引领,针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食品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全面开展教学改革。改革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强化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以期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同时拥有良好创新能力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也为他们个人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奠定了坚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4-08-28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课程团队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思政内涵的基础上,将爱国情怀、科学思维、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职业素养五类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食品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从课程目标制定及大纲修订、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实践探
-
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案例分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4-08-27
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涉及学科数量多、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等挑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新时期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对人才需求,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阐述玉林师范学院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举措。分别就电子信息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智能制造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
-
“岗课证赛创”融合育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食品理化检测技术”为例
来源:食品与发酵科技 发布日期:2024-08-25
“岗课证赛创”是以课程为核心,将岗位、比赛、技能证书、科研融入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文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开设典型工作项目,以比赛、“1+X”证书为抓手,对标国赛和技能证书标准,规范化、标准化操作,通过以岗设课、以证促课、赛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方式,全方位实施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理化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岗课证赛创”融合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满足了行业
-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专业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思考
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4-08-25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塔里木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力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多元化教学模式、工程认证教学体系多方面,思考教学过程与考核结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执行方案,以期在培养更高质量的工科人才的同时能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三融”教学理念为基础
来源:食品与发酵科技 发布日期:2024-08-25
针对食品微生物学科前沿研究发展较快、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脱节、创新能力欠缺等学情问题,对“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与实践,提出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育相融合、科学研究和课堂学习相融合、食品产业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三融”理念。通过设计完整课程体系、引入课程思政、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质量、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和增设考核考查方式等六个方面措施的实施,对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改革,取得
-
信息化背景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职业技术 发布日期:2024-08-23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文章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工程背景、面向未来的数字信号处理实践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平台进行实践课程设计和管理,通过与工程背景的紧密结合,筑牢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字
-
纺织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原工学院为例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8-22
纺织实验教学存在设备陈旧,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学生重视度不够,以及解决纺织实验综合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了纺织实验教学改革方法和教学内容,探索和构建了一种具有聚焦性、开放性的纺织实验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应用型纺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该纺织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纺织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为相关院校纺织实验教学改
-
基于OBE理念的“纺纱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五邑大学为例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24-08-22
针对五邑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必修课“纺纱综合实验”的教学存在“知识与实际生产脱节、教学创新性不足、考核方式存在不合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等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将实验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实施,并细化了过程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对比近两年的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