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技能获得的“食品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实践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10-15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食品类专业学生进行食品研发与创新的必备技能,能有效保障专业学生形成扎实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针对食品专业本科生“食品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自建教学资源、实施多元化考核手段,建立了灵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举措显著降低了课程难度,综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达成了学生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技能的习得与
-
基于产教融合的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海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24-10-15
学生实践能力养成已成为新工科背景下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教学实际和岗位需求分析,将信息技术与“海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以期推动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和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实景链和虚拟链有机衔接、常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融合共享,从而保障人才
-
“互联网+”模式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15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采用“互联网+”建立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资源短缺、过程评价滞后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弱等缺陷。通过“互联网+”与翻转课堂、协同式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教学模式融合改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互动频率,拓展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改变教学考核方式。期望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教学质量,最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基于“校地”融合视域下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路径探讨——以食品微生物学为例
来源: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15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力,推动学生就业、企业转型、地方繁荣,实现校地融合共享式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育人资源和调整考核体系四维度入手,提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一是注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大学生自信心;二是注重培养大学生多角度思维,提高自我认知,拓宽就业渠道;三是注重整合地方优势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培养大学生创
-
“互联网+”模式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15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采用“互联网+”建立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资源短缺、过程评价滞后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弱等缺陷。通过“互联网+”与翻转课堂、协同式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教学模式融合改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互动频率,拓展学生知识获取渠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改变教学考核方式。期望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教学质量,最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化工院校安全监测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上海化工 发布日期:2024-10-15
安全监测与控制课程对于培养高级化工安全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应用性极强,为提升学生对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提出基于Lab VIEW软件,结合NI数采控制仪器和多类型传感器硬件操作,以应用教学为主导,贯穿理论教学的教改思路。
-
新工科视域下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发布日期:2024-10-12
基于新工科背景,研究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改革如何服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专业人才的根本任务,食品微生物检验以“课程思政融入”“检验技术串引”两条主线贯穿应用型教学内容,采用“4+4”项目式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分析和翻转课堂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学习效果与课程教学效果来评价应用型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课程建设充分调动教师
-
化工系统工程混合式教学应时改革探索与成效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4-10-11
在教育信息化趋势下,高等教育正面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全面变革。文章针对化工专业核心课程化工系统工程,深刻剖析了混合式教学在疫情时期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变化,通过思考、调研与探索,从课程教学安排、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相互促进和反馈优化,形成“教学-反馈-改进-教学”的闭环模式,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思政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活
-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10-11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控制技术领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文章致力于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方法改革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包括将最新技术趋势融入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导向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结果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能力,能更好地满足新工科背景下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最后,文章对未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持续改革和发展
-
德国“双元制”模式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10-10
汽车产业是一个涵盖汽车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的综合性经济领域,涉及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制造、配件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财务和后市场服务等。作为现代产业的支柱,汽车产业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众多高校纷纷开设汽车类相关专业。然而,汽车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车型、新技术层出不穷,导致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基于